維他命C是人體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維生素,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而需攝取食物吸收。除了市面上許多維他命C營養品,食用蔬菜水果是最為簡單的方式,但也並非吃愈多吸收愈多。幾種維他命C常見疑問,吃的正確才能有效吸收、發揮功效。
維他命C(Vitamin C)又稱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是人體每日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維生素之一,也是最不穩定的維生素,易溶於水,易為光、熱、氧、鹼、氧化酵素與微量金屬如銅、鐵所破壞。在乾燥狀態或酸性條件或低溫時較為穩定,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所以必須由食物中攝取,市面上也因此出現許多維他命C補充劑。
維他命C的功效包括:
很多人一聽到維他命C就會聯想到檸檬,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絲頁表示,但其實生活有許多常見蔬果,每100公克所含維他命C劑量,都遠遠超出檸檬,並整理如下:
人類、猿猴、天竺鼠、一些鳥類及魚類,因為身體缺乏可以合成維他命C的酵素,必須完全由食物來供給。因為維他命C溶於水,又很容易被身體消耗。維他命C的吸收率與攝取量有很大的相關性,隨著攝取量增加,吸收率反而會越來越差。
國民健康署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取維他命C攝取量為100毫克,可達到80~90%的吸收率,屬於理想的狀態,而攝取量達到200毫克時,身體吸收率可達飽和狀態。然而,當攝取量為1500毫克時,吸收率為50%;攝取量為6000毫克時,吸收率則只有16%。
也因此,高敏敏建議,成年人1天只要吃半顆芭樂或1顆奇異果,就可以達到維他命C的建議攝取量,讓身體更有效吸收。
維他命C若攝取過量,容易造成胃腸道不適,例如噁心、嘔吐、腹部痙攣、腹瀉;對於一些身體狀況特殊的族群,例如血色素沉著病患 、蠶豆症患者及腎臟病患,也應特別注意攝取量。
維他命C是水溶性維生素水煮環境,隨著烹調時間越長,營養素流失也越多,建議烹調時可使用「涼拌」或「微波」方式,保留住最多的維他命C含量,而「大火快炒」也會比「小火慢炒」同樣也能減少維他命C的流失。
維他命不只屬於食品,高濃度產品也是藥品的範疇,不當使用恐造成與藥品的交互作用。舉例來說,一般常見的胃藥成分「鋁制酸劑」,若與維他命C併用會使鋁的吸收度上升,造成副作用增加,因此本身腎臟功能差的人,應盡量避免合併使用。
(原文標題:維他命C怎麼吃最有效?營養師提醒:超過「這劑量」反而難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