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為我們貼上「藍領」標籤,付出與地位不相稱的族群:做工的人

這個社會上對於藍領階級的關心,似乎永遠略嫌不足,特別是在台劇《做工的人》放映後,叫好之餘、似乎也沒有掀起太多關於劇情以外的社會討論。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是用勤勞、刻苦、認真生活作為依據,為什麼社會上對於「做工的人」的地位,始終無法和他們的付出相等呢?

文/職場讀書人 由方格子授權轉載

2020年台劇「做工的人」在HBO首播,寫下平均0.92的成績,同時也成為影音平台 my Vedio 拿下2020上半年最受歡迎的戲劇。這部以台語為主的戲劇創下佳績,身為台語母語者固然感到高興,卻又為其過度強調的娛樂性感到惋惜,但或許為了獲得大眾關注,如此的表現手法也成為必要之惡。

2017年出版的原著小說《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透過身為青年監工的特殊身份與視角,寫下主流社會長久忽視的底層勞工階層。比起改編後的戲劇,林立青的文字寫實許多,也更加未經修飾。相對於戲劇觸發的同情心,書中不只承載了對於弱勢的關懷,更有著因為藍領階級養尊處優的社會,無法輕易迴避的批判。

有些人認為工地現場的師傅容易疏於照顧兒女,但就我的觀察似乎沒有太大根據。和大多數的偏見一樣,這其實只是歧視下自以為的優越。

不論是外表、經濟,甚至是給予教育的能力,社會對於藍領階級的想像並不友善,在某些情境下他們甚至成為隱形人,彷彿現代社會的一切便利都是憑空而生。

然而,當有藍領打破框架(如「泥水工週薪十萬」的新聞出現時)卻又帶著嘲諷與獵奇,彷彿他們僭越了自身的身份價值。雖然在書中解釋,十萬是高成本的產物,但試想房價動輒千百萬,工地師傅也學有專精,他們的專業與如此的薪水,真有如此「稀奇」嗎?

除了工地藍領階級,書中探討的還有以工人為核心,向外延伸,同樣弱勢、被主流社會屏棄的拾荒者、性工作者、看板人、移工及外籍配偶等。藉由作者細膩的觀察,他們為了生活勤勉工作的樣子,不再被忽視,透過各種作者的反思與控訴,也挑戰了台灣社會充滿矛盾的價值觀。

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是用刻苦,是用勤勉,是用力爭上游的努力和對於生活的認真,去決定一個人的品格,那我們不可能看不出來她們值得擁有尊敬,我們又怎麼能夠允許這個社會將她們分別列上不同的標籤呢?

《做工的人》如書名,描寫的是透過勞力,賺取生活所需的族群。

書中描述了他們的生活樣態、喜怒哀樂,也解釋了他們的外在表現是如何社會刻板印象。但在他們備受歧視的同時,不論是體恤超商工讀生的辛勞,或是對於彼此之間的情義相挺,卻也是現代都市社會中,少見的人性光輝。

「這社會要求他人有尊嚴活著的,幾乎都是不需為下一餐煩憂,並且收入穩定的人。」林立青在書中的這句話,或許正能總結整本書,想要傳達給自己同溫層外的訊息。他與這本作品的出現,讓我們開始看見「做工的人」,也提醒了生活在水泥叢林的我們,應該對於這群長久被忽視的「叢林培育者」,相應的尊重與疼惜。

(原文標題:【職場讀書人選書】關於這個社會上 付出與社會地位最不相稱的族群-《做工的人》)

更多 百工的一天 《104職場力》推薦好文

追蹤【104職場力】粉絲專頁、職場更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