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4報導 經濟日報記者胡順惠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企業或執行業務者提撥勞工退休金至專戶,應留意列報費用時有兩大原則,首先,每年提撥金額以當年薪資15%為限,其次,若勞退舊制員工將於次年退休,公司補足尚未足額提撥金額,則不受15%限制。
延伸閱讀:勞部:雇主勞退提撥範圍 缺明確規定
高雄國稅局指出,為保障勞工退休金權益,根據勞基法規定,雇主須每年檢視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提撥狀況,若發現有以前年度提撥不足額情形,應在規定期限內補足。
企業提撥舊制勞退列報費用規定
項目 | 內容 |
---|---|
提撥義務 | 雇主每年應檢視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的提撥狀況,若不足,須於規定期限內補足 |
提撥上限 | 一般情況下,每年提撥額度不得超過當年度已付薪資總額15% |
補提撥規定 | 若員工將退休且專戶餘額不足,雇主可一次或分期補足,補提撥金額不受15%上限限制,皆可列報 |
根據營所稅查核準則、執行業務所得查核辦法等規定,適用勞基法的業者,依法提撥舊制退休金,或依《勞工退休金條例》提繳的勞工退休金或年金保險費,每年度可在不超過當年度已付薪資總額15%限度內,以費用列支。
若舊制退休金員工次年將退休,其專戶餘額不足,為補足差額而一次或分次提撥金額,可在實際提撥年度以費用列支。
舉例來說,某建築師事務所雇用員工阿華,該員工適用舊制勞退,2024年薪資支出總額100萬元,在2024年1至11月,事務所已為阿華提撥10萬元退休準備金到專戶。
阿華預計2025年退休,但根據阿華年資計算,其退休金共需150萬元,事務所檢視至2024年11月止,阿華專戶餘額90萬元,意味還缺60萬元退休金,事務所2024年12月一次性補提撥60萬元,將專戶餘額補足至預定金額。
該事務所在2024年除前11月提撥的10萬元外,另提撥60萬元,合計提撥70萬元至專戶,可全額列為費用,不受薪資15%限制。
國稅局表示,對於即將退休的員工,在依法提撥及補提撥過程中,應留意相關費用列支方式,以保障自身權益。
勞動部日前提醒,企業若有雇用適用勞退舊制且符合退休條件的勞工,應於今年3月底前補足勞工退休準備金。
勞動部表示,當適用勞退舊制的勞工在次年度符合自請退休或強制退休條件之一時,雇主就應將其納入足額提撥估算範圍。
勞工退休金條例2005年7月1日施行,此後到職勞工一律適用勞退新制;若是2005年7月1日以前到職勞工,若沒有選擇適用新制,就是繼續適用舊制。
教育部體育署為打造健康活力職場,推出「企業聘用運動指導員」專案,114年度現已開放申請,截止日至9月14日,本文整理專案的申請資格、流程、細節及相關QA,歡迎企業把握時間踴躍提出申請。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今日發表《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企業未宣布AI相關的發展策略,2025年的表現亦僅37.6分,尤其零售貿易服務業僅13.7 分,表現最低。顯示目前多數企業仍停留在工具與技術的輔助層級,尚未建立完整的AI導入路徑圖。且各產業在數據治理與依循AI準則的表現皆偏低,超過四成企業表示沒有或不確定採用AI準則,平均分數更為所有指數中最低(20.4 分);即使ICT 產業也僅20.3分。
美國關稅戰波瀾不斷,造成全球產業供應鏈與經濟預期陷入高度不確定性,面對變局,104人力銀行指出,目前整體徵才市場狀況平穩,建議企業不急削減人事成本,回顧四年前疫情期間裁員後的復甦階段,企業經常面臨「人才補不回來」的困境,2023年人才平均招募天數為54.4天,若裁撤過急,恐影響企業未來接單與產能調配能力;現階段,企業應審慎盤點營運與人才需求並以「人才投資」角度厚實人才資本,提升長期競爭力,同時善用政府補助,透過現金流量化等工具模擬分析,理性應對不確定風險。
勞動部日前預告修正「就業保險促進就業實施辦法」部分條文,將放寬僱用獎助的申請資格。過往同一名失業勞工若受僱於不同雇主,僅一名雇主可請領僱用獎助,往後將放寬讓各別雇主都可請領,藉以鼓勵雇主多聘僱失業勞工。
輝達串聯台積電、鴻海、緯創、日月光集團旗下矽品等台灣重量級夥伴,攜手在美打造AI超級電腦,首度達成輝達AI超級電腦一條龍全數在美生產的里程碑,預期未來四年內將合力在美生產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約台幣16.5兆元)的AI基礎設施。
【產業新訊】若您願意提供更多的產業趨勢、業界人才動態、工作機會等資訊至《職場力》 >> 歡迎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