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電子五哥」是指仁寶電腦、英業達、廣達電腦、緯創資通及和碩。那原本是誰?為何沒鴻海?目前電子五哥排名如何?有哪些職缺?《104職場力》整理了電子五哥由來及其主要服務、5年營收狀況和職缺資訊,有興趣的讀者歡迎參考。
文/《104職場力》
本文導覽
「電子五哥(電子代工五哥)」最早是指「廣達、仁寶、華碩、明碁、鴻海」這5家電子代工製造企業,是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先生在2003年主持自家股東會議時所提出的稱呼。
由於當時郭台銘先生在相當推崇廣達,便稱呼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先生為「一哥」,其次稱呼仁寶總經理陳瑞聰先生為「二哥」,「三哥」是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先生,「四哥」則是明碁董事長李焜耀先生,「五哥」則是帶領鴻海的自己。
有趣的是,由於鴻海後來的營業額遠遠超出其他企業,在國際上大放異彩,逐漸跳脫了「五哥」的範疇;另外隨著局勢演變,各家企業調整策略後發展狀況不一,也讓這個名號的代表重新洗牌。
當前媒體跟民眾熟悉的「電子五哥」已經改為這5大企業:
雖然「電子五哥」的名單發生變化,但這也同時展現台灣電子製造業是如何透過不斷的自我革新來維持全球電子產業的領導地位。
現任電子五哥—仁寶電腦、英業達、廣達電腦、緯創資通及和碩聯合科技,不僅在產品創新和技術發展上持續領先,也在全球市場中積極擴展影響力。這個段落統整了這5大企業的服務方向、主要業務領域,以及近5年的營收趨勢,也提供有興趣了解電子五哥薪水、職位、工作內容的民眾相關資訊。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Compal Electronics)創立於1984年,即將邁入40個年頭。從電腦周邊製造發展成長,至今已成為橫跨通訊/數位媒體/智慧型裝置/車用電子產品/機構零組件/面板/網通等5C領域的整體性解決方案提供者。創新、和諧、超越的企業精神,促使仁寶掌握潮流、創造契機,邁向更寬廣的格局。
身為全球筆記型電腦以及智慧型裝置產業的深耕者,嚴謹細密的研發能力與卓越的經營管理團隊,使仁寶穩居世界500強企業。集團在大陸、越南、美國、巴西、波蘭及墨西哥均成立據點,持續精進研發製造及健全的全球化運籌體系,提供客戶彈性及快速的服務。
當年累積營收 | 年增率 | |
2024年 | 910,272,717 | -3.85% |
2023年 | 946,714,800 | -11.79% |
2022年 | 1,073,246,876 | -13.15% |
2021年 | 1,235,682,098 | 17.80% |
2020年 | 1,048,929,251 | 6.99% |
沒看到有興趣的職缺嗎?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Inventec)成立於1975年,在亞洲、北美及歐洲皆設有營運據點,專注於筆記型電腦、消費性電子與伺服器產品的研發和製造,近年也持續朝車用電子、AI及元宇宙等高科技產品領域邁進。
從研發、設計、生產、到配送及技術支援,英業達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全球營運為考量,從軟體到硬體、從台灣到全球,致力於提供全方位的產品設計及解決方案服務。
當年累積營收 | 年增率 | |
2024年 | 646,286,449 | 25.55% |
2023年 | 514,745,351 | -4.98% |
2022年 | 541,748,059 | 4.24% |
2021年 | 519,731,824 | 2.25% |
2020年 | 508,294,896 | 1.46% |
沒看到有興趣的職缺嗎?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Quanta Computer)於1988年成立,以領先群倫的技術與堅強卓越的研發團隊,雄踞高科技市場領導地位,也是全球各大頂尖科技品牌最重要的研發設計服務夥伴。
從全球最大的筆記型電腦設計製造跨足到雲端,積極研發與創新,廣達呈現的是再一次的出擊,穩健地引領時代前進,站在雲端制高點,廣達擘劃下一個30+計畫,積極進行AI戰略全球布局,開拓全方位的AI產品。
筆記型電腦、AIO、Chromebook、平板電腦、POS機、Camera、穿載式裝置、智慧家庭系統、健康照護系統、車用系統、4G/5G連網設備 、雲端產品如Server、 Storage、Switch 等。
當年累積營收 | 年增率 | |
2024年 | 1,409,105,160 | 29.80% |
2023年 | 1,085,611,049 | -15.29% |
2022年 | 1,281,564,549 | 13.47% |
2021年 | 1,129,454,645 | 3.54% |
2020年 | 1,090,864,091 | 5.95% |
沒看到有興趣的職缺嗎?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Wistron)專注於資訊及通訊科技產品,提供客戶客製化的產品開發及服務,為ICT產業全球領導廠商。全球超過8萬名員工,分布於12個製造基地、10個研發及技術支援中心及14個客戶服務中心,遍佈於歐美及亞太地區。
業務涵蓋科技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製造與客戶服務,到專注於發展5G通訊、AIoT技術、專業顯示技術,結合工業物聯網(IIoT)與數位轉型等前瞻性發展,深耕智慧交通、智慧製造、智慧家庭、智慧醫療,打造未來智能生活。亦提供技術服務平台與創新整合解決方案,建立新的教育及企業服務、醫療等技術產業鏈。
當年累積營收 | 年增率 | |
2024年 | 1,049,255,609 | 21.08% |
2023年 | 866,582,627 | -11.97% |
2022年 | 984,397,684 | 14.31% |
2021年 | 861,150,088 | 1.91% |
2020年 | 845,010,900 | -3.79% |
沒看到有興趣的職缺嗎?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egatron Corporation)成立於2008年1月,秉持著豐厚的產品發展經驗及生產流程的垂直整合製造能力,致力於提供客戶從極具創意的設計到系統化的生產製造服務一貫流 程,完整而有效率地滿足顧客的所有需求,使其享受「一次購足」的便利性及專業性服務。
和碩堅強的研發陣容、親切與快速的服務品質,並結合了EMS與ODM產業,已成為全球最具代表之DMS(設計服務製造)公司之一,也因此能領先競爭者提供最先進的產品及有利的商機給我們的合作夥伴。
「追求世界第一的品質、速度、服務、成本;躋身世界級的高科技領導群;無止境地堅守正直、勤儉、崇本、務實的正道;培育、珍惜、關懷員工,讓和碩人盡情地發揮最高潛力」是我們的生活圭臬。和碩將秉持與上下游夥伴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在日新月異的科技領域,共同開創美好未來。
當年累積營收 | 年增率 | |
2024年 | 1,125,349,286 | -10.46% |
2023年 | 1,256,699,463 | -4.62% |
2022年 | 1,318,378,765 | 4.33% |
2021年 | 1,263,713,489 | -9.69% |
2020年 | 1,399,314,888 | 2.42% |
沒看到有興趣的職缺嗎?
1.廣達 | 2.和碩 | 3.緯創 | 4.仁寶 | 5.英業達 |
1,409,105,160 | 1,125,349,286 | 1,049,255,609 | 910,272,717 | 646,286,449 |
1.廣達 | 2.英業達 | 3.緯創 | 4.仁寶 | 5.和碩 |
29.80% | 25.55% | 21.08% | -3.85% | -10.46% |
1.英業達 | 2.仁寶 | 3.廣達 | 4.緯創 | 5.和碩 |
1975年 | 1984年 | 1988年 | 2001年 | 2008年 |
1.廣達【2382】 | 2.緯創【3231】 | 3.和碩【4938】 | 4.英業達【2356】 | 5.仁寶【2324】 |
266 | 116 | 97 | 46 | 38 |
備註:股價參考2025年2月20日當日價格,非固定數值。
延伸閱讀:
在服務業人才流動高的年代,王品集團旗下品牌「石二鍋」以實際行動打造新世代幸福職場!相較於薪資、升遷等傳統吸引力,現代員工更重視工作的體感與生活品質。石二鍋從第一線餐飲人最切身的需求出發,推動「員工休息空間」與「宿舍改造」計畫,攜手IKEA共創真正舒適、實用且溫暖的環境。《104職場力》帶您一探這個由聆聽展開、到落實空間,「不只是工作、更是安心落腳所在」的文化變革。
我最近聽到一段由《中年的選擇》作者/現代長者學院(MEA)創辦人奇普康利訪談《紫牛》作者/行銷大師賽斯高汀的podcast,聊到關於「低潮期」、「第二曲線」、「退休觀念」、「年紀增長的優勢」,聽完特別有感,因為我發現自己過去幾年的轉型歷程,正好也在走這幾個階段(和踩坑)。
全球供應鏈重組與AI應用擴張,推升半導體徵才需求快速攀升,工程、製造、研發等職缺持續擴大缺口。《2025半導體人才報告書》揭示四大人才警訊,解析中小企業如何在人才市場競爭中突圍:包括技術職供需失衡、跨域整合人才興起、雇主品牌吸引力不足,以及穩定任職與職能適配的重要性。本文提供半導體招募趨勢與策略建議,協助企業提升招募成功率、強化職缺吸引力與留才力。
外籍人士如受聘來臺工作,多數情況下須由雇主聘僱並與簽訂聘僱契約,同時準備相關文件以申請「聘僱外國專業人員工作許可」,另外部分身分與職業則可由外國人⾃⾏向勞動部申請⼯作許可。《104職場力》為您簡單整理相關職業身分與申請方式,,也歡迎您參考【外籍人士就業】專區,獲得更完整的資訊!
AI大幅降低了寫程式的門檻,工程師該如何在AI時代中保有競爭力?作者、資深工程師指出,現在市場受到AI衝擊最大的是「新手工程師」,因為較難判斷AI答案的品質與正確性。他也建議,工程師與其害怕被取代,不如開始思考:什麼才是真正不可替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