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在英國面試了13家公司、近60場面試,本文作者、資深數位產品設計師分享「如何從面試被拒的經驗吸取養分」,3個階段包括:從面試完到等待結果的期間、收到婉拒結果之後、再次準備面試,每個階段可以準備的9項心得。面試後收到拒絕通知,是讓自己提升的機會,盡可能收集反饋,再尋求協助,才有機會變強!
文/Jo Chang
相信大家已經在社群上看到很多設計師分享自己如何準備面試,成功收到錄取通知的各種好文。但成功背後,一定有很多辛苦的準備和可歌可泣的經歷,譬如面試後,被發無聲卡(ghosted),或是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收到recruiter的email,信件內容卻是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we decided to move on with other candidates (…)”。
而我自己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度過了過去這半年……
註:以下內容從作者求職經驗出發,原文撰於2022年10月。
先簡述下自己的背景經歷,我在數位產品設計領域約莫8年的經歷,在去年加入一間位在倫敦的跨境電商新創,加入約莫半年,由於大環境景氣不佳,公司在今年初人力資源調整,有了一波資遣潮,雖然自己留下了,但擔憂狀況若未好轉,自己被bye bye, 所以從今年4月到現在10月,開始找其他的機會,很剛好這半年的時間又遇到景氣衰退,有些公司甚至面到一半,就說職缺被凍結,其實找機會算是挺吃力的(有種跑馬拉松,跑到最後發現終點線不見的感覺)。
這半年的時間,實際面試了位在英國或是有分佈在英國的13家公司,將近60場的面試,從獨角獸新創,中型上市公司到大型科技公司。
不敢說能分享什麼厲害的面試技巧,畢竟我也是收了蠻多「謝謝你來面試,慢走不送」的類似拒絕信,但我從「第一批次」面試到最近,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身邊友人幫忙模擬面試後,也感受到我的表達比之前從容和清晰(小提一下,真人模擬面試真的很有幫助)。
那在進步之餘,到底有沒有實際顯現在成果上?我目前是獲得了兩家公司的錄取,一家是剛躍升獨角獸的Fintech新創,另外一間則是上市的旅遊電商公司(若有興趣公司細節,歡迎來信詢問)。
這幾個月下來,有些感悟和心得,於是起心動念,趁記憶還鮮明,想用這段相對密集面試的期間,分享給大家自己如何從失敗被拒的經驗,擷取養分,應用在之後的面試上。(由於網上已經有各種好文講述如何準備設計面試各個關卡準備的技巧,此篇並不會聚焦在這類的資訊,我會在最後附上相關資源,給大家參考。)
接下來的內容,是依據我在英國尋找資深產品設計師(數位)的經驗,其他地區和領域可能略有不同,若有任何建議,歡迎留言指教。
先簡單提下我自己經歷的的面試流程關卡。
從這13家公司,我的個人經驗長度,快則2~3週,慢則2~3個月,通常在最後一關面完後,一個星期大多都可以知道結果。
通常是3個主要階段:
主要是招募人員篩選(screening):主要聚焦在背景經歷、換工作動機、是否需要贊助簽證等基本條件篩選的問題。
這部分多數是設計主管或是資深設計師1對1或是1對2進行。我經歷到的有:
*這個部分多數公司已經盡量避免,防止候選人認為公司佔便宜,讓他們免費幫公司做專案。
這個階段,除了設計主管,還會有其他領域的主管,像是研究、開發、產品的主管,進行1對1或是1對2的面談。
通常大規模的公司,整個流程跑下來,最基本會有5–6關的面談,審核完畢後,若符合他們的標準,還會再安排團隊媒合的面談(若沒有合適的團隊,可能就無法得到任何結果); 中小型規模公司,大概2–3關,就會知道最後結果。
依據面試過程的時間點,將我的建議和心得區分成三大塊:
面試完,在還未知道結果前,多數心情都是忐忑不安,每當有email跳出,都會心臟蹦跳幾下,心想是否是面試結果。後來想想,與其擔憂結果,不如好好自省面試中的表現,思考下次如何進步。
在每次面試結束後,除了喘口氣喝個水之外,我會盡量在一個小時內,把被問到的問題和自己的回覆,記錄在面試筆記中。
這樣做的直接好處,是之後若進到下一關,再被問到同樣的問題,可以提醒自己,確保提供的答案是一致的(有些公司在最後會把每關面試官聚集在一起討論,這時候若發現類似問題,但面試者講的答案不一樣,可能會減低公信力)。
公司面試你,你也同時在「面試」公司是否適合你。
我自己覺得把問題記錄下來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在事後比較冷靜和全面了解公司想要找的側重方向。畢竟在面試中,你一來我一往,忙著思考怎麼回覆,常常會忽略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想要探究什麼。
像是其中一家,就問到「若是在設計過程中,沒有任何數據或是質化的調研資料協助你做決策,你會用什麼方法進行?」
雖然現實中,可能不會遇到這麼極端的狀況,但這類假設題,目的是在看你是否能夠利用你的產品力和自身知識,快速決策,產出成果,也可以由此看出這間公司很側重在效率和速度,若你需要很多輔佐資訊或是很久的時間進行調研,才有信心開始設計,可能這個缺就不是這麼適合你。
我自己常常在面試之後,會心想「我怎麼沒提到這個,嘖,可惜……」,但這些「悔恨不已」通常都在我的腦海一段時間後,就灰飛煙滅(金魚腦的好處)。
在有把自己的回覆紀錄下來的習慣後,我開始比較有意識的分析自己的回覆是否有可以加強的地方,或是改成更直接、強而有力的故事,去彰顯自己的長處,這一點對於在回答行為問題(behavioural questions)的時候,很有幫助。
像是我曾經被問到 “Tell me a time when you have to work with team across time zones?”(可以分享你過去跨時區工作的經驗?)
我當下聽到,就開始用平白直述的方式,講我會怎麼做並補充了我的過去經驗,洋洋灑灑講了快要5分鐘。(根據indeed career guide,30秒~4分鐘為理想的回覆長度)
在講到一半時,我看得出來面試官其實想喊卡,但基於禮貌,還是讓我講完,並在之後再追問幾個澄清的問題。我事後把自己的回覆紀錄下之後,發現其實自己沒有把重點先扼要的陳述出來,導致讓聽者會很容易在中間疑惑迷路。
我把問題和回覆紀錄完畢後,通常會再次模擬情境,思考下次若再被問到類似問題,會怎麼回覆地更好(這部分我會在後面補充,從網上和身邊友人取經學習到的,如何簡潔地將自己的故事說精彩)。
收到拒絕信,相信大多數的狀況通常是失望、沮喪,會開始懷疑是否是能力不足、不夠好,更可怕的是開始貶低自己,變得不敢再次嘗試,擔憂是否會再次收到拒絕信件。
不過我這樣面試下來,發現收到拒絕,很多時候其實是自己的技能/經歷與工作職缺的需求沒有媒合(mismatch),像是有一家公司在拒絕信中就提到,因為面試的職缺需要跨部門與眾多設計師合作,我目前新創一人設計師的經歷,不是這麼適合。
當有這樣的認知後,我的心態立刻調整,理解自己是缺了某塊技能或經歷,接著再進行評斷,是否是自己所需或所想發展的地方,再進行加強(譬如從現在的工作中或是進行side project,找尋機會鍛鍊)。
這個階段,真的要告訴自己,儘管收到拒絕通知,負面能量大噴發……但有試就有機會,並且從過程中讓自己能夠進步和成長,也可以從中了解產業和所需人才資訊,就算是收到拒絕信,也是一種收穫學習,賺到免費coaching看作品集或是練英文的機會(誤)。
這個部分,很看面試公司的文化和政策,我大多數的拒絕信中,都只提到很制式的「因為其他候選人的經歷比較適合」或是「經歷並沒有符合」等反饋,其中有間公司更是在面試之前要求簽署保密協議(NDA),其中一條就是需要同意他們在面試後不給feedback這件事,需要同意才能開始進行面試。
我的經歷,只有極少數會提到是哪一部分的技能和經歷缺少了,並提到若我還有興趣,可以在6~12個月後,再次申請。
而我通常收到拒絕信之後,都會回覆感謝他們給這個機會,讓我更了解公司和職缺,並且再追問是否可以分享多一點反饋。通常收到再次回覆的機率不高,但聊勝於無,一方面也可以展現自己的禮貌和想要提升自己的積極度,或許會讓招募人員留下好印象,為之後的機會鋪路。
通常面試,除了「運用什麼工具」、「有幾年經歷」這類很直接的問題,有另外兩大類問題,我認為蠻需要運用框架結構來回答的:行為式問題(behavioural questions)和假設性問題(hypothetical questions)
-行為式問題(behavioural questions)
有在進行面試的同學,相信對於STAR的結構不陌生,情境S(Situation)、任務T(Task)、行動A(Action)、結果R(Result),這對於回答行為問題(Behavioural questions),蠻有幫助,可以防止沒目標的亂聊,讓回覆變得沒有結構。
但我發現自己在情境(Situation)及任務(Task)這部分,有時候常常無法分清或是讓回覆變得很冗長,最後看到有網友推薦用CAR結構來替代,背景C(Context)、行動A(Action)、結果 R(Result),譬如被問到 “ Tell me a time when you disagreed with a decision” (請分享你曾經反對某個決定的經歷),以下是運用CAR方法,來講述我的回覆:
架構 | 回答範例 |
---|---|
背景Context | 「在某次的一個改版專案,因為經過了長達3個月的迭代,在多次的AB實驗中都不見效果,於是團隊想要放棄這個改版計畫,進行其他優先級比較高的專案。 但我堅持團隊應該要繼續進行迭代。身為一個切身了解用戶痛點的設計師,我清楚知道這個改版的重要性,因為從使用者訪談中得知,用戶在這個階段真的有使用上的痛點。」 |
行動Action | 「第一,我再度拿出用戶訪談時的痛點,讓團隊了解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團隊與我達成協議,再給一個sprint的時間來迭代。 第二,這次,我邀請工程師一起發想,定義新的假設(hypothesis),並且提出一個低成本開發的設計版本,運用AB實驗,測試假設是否成立。」 |
結果Result | 「經過兩週AB實驗後,我們新的假設得到很好的反饋,證明這個新的方向是受到肯定的,於是我們基於這個同樣假設,繼續迭代一個使用經驗比較完整的設計,再跑一次AB實驗,最後的結果非常令人滿意,這個改版專案也正式上線。 另外一個更大的學習是,與工程師一起發想,運用低成本小步迭代的方式測試想法,是讓團隊執行更有效率的方式。」 |
回答這類問題推薦的長度是 2–4分鐘,若還有時間準備的話,我也很建議在開頭的部分,先一言以蔽之,概括要講的故事,讓面試官有個頭緒你接下來要講的是有關什麼; 接著在最後的部分,再用一、兩句話總結,幫面試官再度畫重點。
-假設性的情境問題(hypothetical questions)
這類的問題,若剛好問到的是自身經歷過,可以用上述STAR或CAR的方式來分享。
但若很不巧的,自己完全沒有遭遇過這樣的狀況,這時候往往都是手心冒汗,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譬如我曾經被問到這個問題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r team member is not happy in the team?” (若你的團隊成員在團隊工作中不開心,你會怎麼做?)
這個聽似簡單的問題,但其實背後面試官想考察的是你個人特質是否與公司文化吻合,可以說的很多也可以說的很少……
我從網路上和身邊一樣在面試的朋友那邊取經學習到一個框架,來回答這類問題:
架構 | 回答範例 |
---|---|
澄清 Clarify | 首先,若可以,跟面試官澄清問題,這樣的表現除了讓面試官理解,你是有在思考這個問題的其他面向,而不是拿題就解。 譬如:「這個同事是只有在我們團隊不開心,還是從加入公司後就不開心?」 |
重點簡述你會怎麼做 High level framework | 澄清過後,我會花幾秒鐘時間,很概括式的提出我會怎麼做。 譬如:「我會先與同事進行1:1溝通釐清狀況,再協助他/她一起溝通關係利害人,尋求資源幫忙改善問題。」 |
假設情境 Assume | 接著我會假設一個比較實際的情境,讓面試官比較有畫面,我會怎麼進行。 譬如:「假如同事對於工作沒有任何動力,是因為每次提的想法都被忽略,沒有被看重」 |
解法 Solution | 「第一:我會與同事進行1:1的溝通,了解他的想法是什麼,我身為設計師,是否有相關的調研和資源,可以協助他,讓他的提案更完整,更能說服團隊提高優先級。 第二:我會與同事一起邀請團隊重要決策人士,像是產品經理或是tech lead,協同他一起提案,了解決策者的想法。」 |
總結 Summary | 「透過溝通,瞭解全貌,再採取對的行動,協助溝通和安排資源,會是我針對這個情境的做法」 |
我實際運用了這兩個框架之後,我發現我在回覆面試問題時,比較不會講到中間,發現自己好像都還沒講到重點,變得慌張。畢竟面試時間分秒必爭,有個框架在腦子裡,回答起問題相對也會比較從容。
延伸閱讀:面試「情境考題」需分析規劃,面試官想聽什麼?5重點找想法
除了框架之外,累積自己的故事很重要,尤其是行為性的問題,需要透過過去經歷來佐證,才會更有說服力。
我自己是把網上很多題庫的問題拉出來,分類在Figma board,後來大致分出了以下幾項:
再回想過往的經歷,運用CAR(背景Context、行動Action、結果Result)的結構,將故事寫下來,整理在表格中。
不過每家公司的面試多少不同,問題當然不限於這幾種類型,只是這些若能事先準備好,在因應面試公司重視的部分,稍加調整,相信可以在回答問題上,顯得更從容。
身為非英文母語人士,在面試時,能夠看小抄真的幫助很多。我在疫情前,曾經有現場全英文面試過,現在一比較起來,發現線上面試實在讓人相對安心,因為螢幕上的小小視窗可以擺上準備好的小抄,以免詞窮或是忘記要講的故事。
至於小抄如何編排,非常看個人習慣,也會因爲面試關卡內容不同,而有所調整。
我通常會把內容依以下的分類順序,整理在表格中:
類型 | 小抄內容 |
---|---|
自我介紹 | 自我介紹內容 |
動機 | 為何想面試這個職缺、為何想離開現在的公司 |
專案相關 | (若面試是介紹過去作品專案)會先提前列好可能被問到的問題,例如:若重新來一次,你會用什麼不一樣的方式來進行這個專案?或是 你從這個專案學習到了什麼? |
Story bank | 將剛剛上述提到的Story bank內容,分門別類的列在這個區塊 |
你想問的問題 | 通常面試官最後,都會預留時間給你提問,這個部分我認為是很能夠表現你對這間公司的熱情和企圖心,像是可以詢問:「目前XXX公司內,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設計師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而小抄的內容,都會是條列式的重點(bullet points),這樣就不會有照著稿念的不自然感。
小抄擺放的位置也是很關鍵,我建議可以接近攝影機鏡頭的地方(我自己通常是右側),後來使用trackpad 去瀏覽(若你是使用筆電的話,這樣不會有按滑鼠的噪音),這樣你在偷看小抄時,會比較自然。
不只是自言自語,找到夥伴協助模擬面試更是關鍵。
我最初在準備面試的時候,都是把答案放在腦袋裡,心想「被問到這類題目,我一定可以回的很好」的這種自信,但面試當下,由於面試官的信格和談吐都是不熟悉,常常會有表現失常,導致常常在面完之後,會心想「我怎麼沒提到這個,嘖,可惜」的悔恨感。
後來我發現模擬面試,真的幫助蠻大的,雖然很耗時間,也需要其他人的配合(我都是找前同事和身邊設計師友人),但真的可以幫助你在實際面試時,少一點未定性,多一點穩定度。
尤其是像Whiteboard和app/web design critique這種高度互動的面試環節,在練習的時候,有個人真實地在那邊互動跟你練習和給你反饋,會比自己自言自語的方式來講,幫助更大。
我後來也看到一些網站社群有在提供模擬面試的練習,像是ADP list的mentor(免費)或是Exponent peer mock interview(付費),我自己是兩個都有試過,對於比較單純的行為式問題,我覺得蠻有幫助,但若像是白板挑戰(whiteboard)或是設計評判(app/web design critique)這種時間長、互動頻率高,我建議還是找自己身邊同樣領域的朋友,比較能夠深度挖掘自己需要加強的地方。
小編推薦:104履歷診療室,免費線上一對一模擬面試
對我來說,面試是一個消耗大量心理和身理能量的活動,不管是事前的準備或是進行面談(再加上是用非自己母語的英文),往往每場一個小時的面試之後,就是呈現死魚狀態,接著又得焦躁等待面試結果,等到最後卻收到拒絕通知,整個過程下來,對自己的情緒造成不少的負面壓力。
但這樣的負面壓力,其實往往也是會反映在之後的其他面試,導致表現失常或不理想,所以我漸漸讓自己轉換心態,認爲面試,也是給自己一個契機省思過去,更是讓自己了解產業領域和市場需求的一個好機會。而收到拒絕通知,是一個讓自己提升的機會,盡可能收集反饋,再尋求協助,看如何加強。
從「面試被拷問」轉換成一個「免費上大師班,提升自己戰鬥力」的心態,我發現這樣一個轉念,讓我在準備過程中,少了很多壓力(當然不是百分之百,但起碼會是一個帶著期待和好奇的心情,進行面試,想看看自己這次是否有所進步)。
以上這些內容,希望給正在找尋下個機會的同學們當作參考,祝順利!
附上面試準備的參考資料:
(原文標題:Rejection = Redirection 如何從面試被拒的經驗吸取養分,調整心態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