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漢鍾
原文標題:打完考績,為什麼員工總覺得主管的評核不公?
年終將屆,又是打考績的時候。許多公司做的員工滿意度調查項目中,員工對主管考核的公平性這一項應該是最不認同的。其實一般公司的績效考核方式與流程,都有幾個共同的問題。
也就是多以員工的最後工作成果或績效有無達到設定的目標,做為評核唯一的基準,不考核員工執行的過程是否努力與否。每個人都知道,工作成果有時未達目標是非戰之罪,譬如外部市場環境的因素,其他部門人員的配合,執行技術的困難度等,有時員工能掌握的程度到底有限,因此員工的達標與否,必須要同時評核其個人所投入的努力程度。
合理方式是將績效考核的分數結構,分成結果與過程兩項,結果的達標與否占70%,過程中個人的行為職能表現,如是否主動積極,不斷學習精進,願意承擔額外責任等占30%,如此才能讓認真的員工,雖然績效不佳,也能有加分的機會。
同一部門資深與資淺員工一起評核,資深員工所做的工作一定較為重要,相對於資淺員工其貢獻度也一定較高。如果同一部門的分數又採常態分配的話,資淺員工一定會被擠到後面,但這樣並不合理;資深員工經驗較多,薪資較高,所擔負工作一定較重要,資淺員工薪水較低,工作自然較為協助性工作,打考績時,一般主管很自然是用年度的貢獻度在評估個人的績效,不是把個人的貢獻度除以個人的薪資在評估,因此放在一起比較,資淺人員自然較為吃虧。
因此各部門主管打完自己員工的考績,人資部應該再把同一職等人員的分數,在公司的人評會議中拿來排列評比,資深人員與資淺人員各排一排,看看是否有些部門主管打的分數是否有相對偏高或偏低的現象,自己部門的優秀人員,與他部門的優秀人員是否相當,不要出現放牛班的高分者,比不上資優班低分者的情形;評比的同時,也可以聽聽其他部門的主管對同一員工的評語,而不是完全由自己的主管一手包辦評核分數,這也是另一種180度的評核方式。
延伸閱讀:績效管理淪為形式怎麼辦?三關鍵提升企業績效考核效能
許多公司主管評核完員工的考績,並沒有面對面的告知員工結果,員工常是在拿到年終獎金時,才知道自己的考績,如此方式員工如何了解主管是怎樣評核自己的呢?如果主管覺得自己打得很公平,有什麼不敢面告部屬的呢?有些是主管自己工作也不認真,擔心當面告知部屬,會引起員工反嗆,這種做法也可以逐步改變主管的行為,提升其工作能力。
考績被打好的人可能較滿意,考績被打不好的人,有可能心生不平,但是無論哪種情形,主管與員工雙方都應該有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大家把各自的觀點做個溝通,同時主管也有義務將自己的觀察及對員工的期望,明白告知員工,讓員工了解你是在協助他發現問題,提升他個人的能力,培養未來的競爭力,不是很好嗎?主管高高在上,說了就算的想法,對70後的上班族來說,應該已經過去了。
公司若真把人才當成是公司的資產,就應重視績效考核的分數結構與溝通的方式。先把員工的執行的成果與努力與否,納入考績分數的考量中,然後將同一職等的員工放在一起評比,並做常態分配,最後要求主管將考核的結果面告員工,讓員工了解公司對他的期望與計畫,按照這樣的步驟去打員工的考績,才可以提高員工對公司考核公平性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