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找工作難嗎?把青春奉獻給國家,多年後選擇退伍的熱血官兵,往往會面臨什麼求職問題?想提升競爭力具體又該怎麼做?準備步驟與可應用資源,《104職場力》都幫你整理好了!
文/《104職場力》
本文導覽
因為軍隊文化及作業模式與一般企業不同,當習慣了長期單一的軍旅生活,退伍軍人轉職往往會面臨個人、技能、社會上等多重困境,最常見的是「年齡因素」和「缺乏專業技能」。
許多退伍軍人將青春奉獻給國家,退伍後和一般就業者相比,年齡可能較大,如果是求學時期簽下志願役,可能還有學歷不足的問題,這會導致他們在求職時面臨競爭劣勢。
其次是軍隊訓練的專業技能與民間職場需求之間存有差距,即便軍旅資歷深,習得的技能在民間市場上並不被廣泛認可或需要,無法直接轉化成可應用的經驗或知識,加上習慣於固定的工作模式和服從,讓他們需要投入更多心力適應講求快速、彈性的企業風格。
再者,社會對軍人的刻板印象有時也會影響雇主、HR的看法,甚至造成偏見,成為退伍軍人們在轉職路上的障礙。
另外,如同新鮮人剛出社會不太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一樣,退伍軍人對職涯的發展想像普遍也較模糊,甚至當初就是因為沒有想法而從軍,如今因種種原因退伍,又回到原點重新探索,無論在自信或情緒上都需要支持鼓勵。
不少退伍軍人曾在104職涯診所上發問,內容不外乎是「不曉得自己該走哪個領域」這類對職涯的迷惘,綜合大部分Giver的意見,都以「找出方向」為第一優先,以下歸納出幾個實用的步驟和建議:
如果有初步想法或資料,但需要第三人來協助釐清,不妨善用104職涯診所平台,提問時所提供的背景資訊、具體需求或特定的情境描述越詳細豐富,得到的回答就越精細。
在面對截然不同的職場環境前,完善的準備是成功轉職的關鍵。當明確職業方向後,就可以根據所需的條件或不足之處進行規劃,並按部就班展開行動,為自己打造一條平穩的轉職之路。
部分機構提供專為退伍軍人設計的職業訓練課程,涵蓋各種領域,不僅對提升專業技能、考取相關證照有幫助,也有專業人士和同袍陪伴前行,其中國軍退除役官冰輔導委員會就是最常見的職訓管道,且提供就學補助(教育部核准立案之公、私立專科以上學校,不含空中大學、空中專校,以及教育部認可之國外研究所),鼓勵退除役官兵重返校園。
建議退伍軍人積極參加與自身專長相關的證照考試,上手較快,也能更順利轉換到民間職場;如果密集參與課程,除了線下各類證照培訓班,不妨善用線上學習平台彈性分配時間,精實自己的課程規劃,例如:104學習精靈。
若退伍軍人對民間履歷如何撰寫毫無頭緒,可把握以下原則強化內容:
有個值得考慮的策略是,先從助理職或實習職位開始。相較於直接挑戰正職職位,從基層做起能有效降低轉職壓力,邊打工邊準備證照考試的可以解決經濟問題,還能避免因壓力過大而影響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這能讓自己更深入了解該領域的實際運作,確認工作內容是否真如自己所想。
此外,不同的企業文化也會影響工作體驗,因此在選擇工讀或實習時,務必挑選與自身價值觀相符的環境。若能在工讀或實習期間表現良好,不僅有機會取得證照,更有可能在通過相關考試或公司出現職缺時,直接升為正職,為自己的職業生涯開啟新的篇章。
退伍軍人雖與民間職場較陌生,但還是有很多特質能成為求職時的優勢,以下這些軟實力可以試著在履歷中強調:
軍中對交付任務「使命必達」的特質,放在民間企業的專案進行也同樣吃香,嚴謹的工作態度、遵守規則的能力,再加上社會普遍對軍人有自律、可靠的印象,這對於需要遵循標準作業程序的職位是很棒的特質。
艱困、高壓的環境,對軍人而言是家常便飯,因此面對工作上的變數與挑戰,在情緒上與工作表現上會相對更能保持冷靜,並迅速應對突發狀況。
無論是軍中的訓練還是經年累月培養出來的特質,軍人需要全面思考和快速反應,以便順利完成指派任務,過程中需要迅速蒐集資訊、分析情勢、找出解法、排除阻礙,這放在民間各職務上一樣是優秀的能力。
服役期間長期處於強調「團隊至上」的環境,讓他們在跨單位協作、化解衝突、保持團結,例如參與聯合演習時,需與不同兵種(如通訊、後勤、作戰單位)協調,整合資源並調整分工,確保任務達成;日常勤務中透過輪值制度與共同目標導向,強化團隊互信與支援意識等。
服役很久的退伍軍人,通常具備扎實的組織與執行經驗,以達成人力資源優化(制定輪班表、訓練計畫,管理排級以上單位等),確保最大化運用有限資源。這項邏輯和掌控能力,在專案管理、人力調度上會特別吃香。
更多特質歡迎點選延伸閱讀:從戰場到職場:軍人為企業帶來的獨特價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