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很多人有錯失恐懼症(FOMO),不敢休假離開工作崗位超過一週,也有人急於升遷而拚命工作,但本文作者、Google首位韓裔公關總監指出:「倘若還打算繼續工作,適度休息是必要的,如此才能有更進一步的突破。」50歲的她向GOOGLE請了長假,踏上朝聖之路,獲得重新全盤審視自己的機會與勇氣。
文/鄭金慶淑
並不是只要有錢有閒,誰都可以去度假。很多人根本不敢以休假為由,離開工作崗位超過一星期以上。能力越強的人, 越害怕錯過某些事物, 也就是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這類型的人必須出席每一場重要會議,才會感到安心或覺得如釋重負。只要完成某項專案,就會開始著手進行另一項專案,無法忍受自己沒事做。即使順利升遷,也一樣對未來充滿擔憂,不斷思索著如何才能繼續快速升遷。一旦踏上這條不歸路,你的職場生活就變得令人窒息。
有些人醉心於在兩三年內迅速升遷,因此拼命努力工作,但這種做法並非長久之計。我經常勸誡後輩們:
「你們只打算工作兩三年就退休嗎?如果不是,就要好好照顧身體,不要只想求快。就像風箏一樣,若是把自己逼得太緊,很容易就會斷裂。」
倘若還打算繼續工作,適度休息是必要的,如此才能有更進一步的突破。拼命追求自我成長、事業成功、自我提升⋯⋯只顧著往前衝,就算是體力再好、善於自我激勵的人,也會感到疲倦。因此,對上班族而言,充分休息和工作一樣重要。
我希望自己能邁向「專業休息者」之路,無論是休半天、一天,或是一兩個星期以上的長假,都能把假期過得充實精彩。我在還沒進GOOGLE前,待在禮來製藥廠時,每年到了十二月初,由於公司全數停工,通常在十二月中比較能請兩三個禮拜的長假。不過,進入GOOGLE工作後,幾乎沒有人敢休假超過一星期以上。當時公司仍處於草創初期,再加上並無先例,大家都不太敢休假。身為主管的我,心想應該要以身作則,於是在年末時,毅然決然丟出假單,安排為期兩、三個星期的休假計畫。起初,大家很擔心請假會引來旁人側目,但漸漸地也開始陸續有一兩個人效仿,展開兩三週的長假之旅。
跳脫日常生活軌道
二o一八年是我在GOOGLE工作的第十年,當時我請了五個星期的長假,準備展開度假之旅。沿著西班牙聖地牙哥朝聖之路行走時,我享受著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年屆五十的我,希望藉由這趟旅行重新檢視自己,並思考未來五十年該如何度過。我預計每天走二十至三十公里,用為期五週的時間,從西班牙徒步走到葡萄牙。
我一個人獨自走了一個多月,但沿路上也認識到許多朋友。若是在大老遠看到前方有人,就快步跟上與對方一同前行;若是看到後方有人,就稍微休息一下等對方跟上腳步。在大約走了四百公里的那天,我偶然在路上認識了某位女性朋友,像往常一樣互相自我介紹後,開始與對方攀談。看起來像高中生的她,告訴我現在是她的「壯遊年」(Gap Year)。原以為她是趁上大學前,正要步入社會的這段期間,刻意給自己一段空檔,沒想到她卻告訴我她才國中剛畢業,正準備讀高中。我正想問對方:
「所以妳年紀比我兒子還小嗎?」但在那一刻,我突然想到,如果我脫口說出:「我有一個年紀比妳大的孩子!」她可能壓根不想跟我說話。於是,我趕緊轉移話題。
看來不管是十五歲也好,五十歲也罷,想要走得更長遠,任何人都需要稍微休息一下,讓自己暫時跳脫日常生活軌道。此外,倘若沒有來到這個地方,我也沒有機會和這些成熟的朋友們聊天,這樣的想法一直未曾離開過腦海。
在聖地牙哥漫長的假期中,我遇見了無數的人,也和許多人交談過,但其實我最常對話的人是我自己。在每天徒步行走二十至三十公里的旅程中,除了呼吸、休息、喝水、吃飯之外,沒有別的事情可做。剩下的時間裡,我不禁回顧過往人生。童年時的我、人生逆轉前的我、人生逆轉後的我、為人女兒的我、為人母親的我、上班族的我、身為社會一份子的我、開心時的我、難過時的我、孤單時的我⋯⋯在這五個星期裡,我不斷思考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呈現出來的各種樣貌。
在生活中,也需要保持距離
然而,當我們重新全盤審視自己時,對於過去那些羞愧、悲傷的回憶,也會改以正面的角度看待。事實上,由於我們每天生活步調緊湊,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幾乎不可能有時間和餘裕從各種面向自我檢視。
遇到部屬出言不遜時,平時或許會覺得:「為什麼他會用這種態度跟我說話?」但在旅行途中,讓自己有一些時間沉澱,能以客觀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情時,就會覺得:「啊!當時我如果能夠這樣回他就好了。」工作上也是如此,以前可能會認為:「只能做到這樣,真可惜!」後來則會覺得:「下次專案再朝這個方向改進就好。」
過去一直陷入糾結,心想:「為什麼當時這麼痛苦?」但現在回想起來,也會覺得這件事沒什麼好難過的,可能是因為太累了,才會過度反應。像這樣出自本能反應的負面思考,經過深思熟慮後,不知不覺也會轉化為正向思考。旅行過程中,也會讓我開始接二連三地思考過去待在公司裡不曾有過的念頭,開始看見過去看不見的面向。
不僅是在公司內,也會開始思考工作以外的事的我,不斷重新檢視自己時,過去從未想過,甚至是遺忘的回憶也一一浮現。就連國小五年級時,媽媽對我說過的話也湧上心頭。平時太過忙碌,不曾注意過自己,卻在旅行途中重新看見不一樣的自己。在疫情這段期間,大家或許也有過類似的經驗。藉由與熟悉的人或關係「保持距離」,不必在乎別人的眼光,就能更明確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如此一來,也能體認到圍繞在身邊的關係有多麼重要。
同樣地,旅行和休息也讓我們可以和熟悉的生活稍微保持距離,也可以稱為「總觀效應」(Overview effect)。就像太空人在空無一物的宇宙空間中,從太空俯瞰地球時,會由衷升起感動一樣;若能拉開距離,重新檢視自己過往的人生,被消耗殆盡的心力,也會稍微重拾力量。即使回到日常生活中,也有勇氣面對任何事物。
節錄自:采實文化《Google公關總監的職場慢爬成功學:四十歲學英文、五十歲前進矽谷,突破限制,打造不倦怠的人生動力/鄭金慶淑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