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9報導 經濟日報記者邱琮皓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台灣自然碳匯還在起步階段,不過產業界已有高度期待。環境部官員指出,據了解,業者都期待環境部對於自然碳匯方法學能加速審查,有助企業投入,成為未來的減碳軟實力。
延伸閱讀:為何企業該追求永續發展?具備「永續思維」將讓品牌聲譽常保競爭優勢
目前國內新增屬於自然林業減量方法中,環境部僅正式公布「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其餘仍在審查或公告階段。業界普遍認為,可透過造林等自然碳匯方式小規模減量,甚至可結合台灣的海洋資源開發藍碳。
自然碳匯主要可結合生態,與現在業界追求的企業社會責任、ESG等行動相輔相成。據悉,不少科技業者表示,在製程、設備、建築減碳的同時,對於發展自然碳匯也有高度期待。
業者坦言,開發自然碳匯專案,每年獲得碳權(減量額度)雖然少,但可積少成多,對企業來說還可結合家庭日、員工志工服務等ESG活動,可說是一舉數得。
【產業新訊】若您願意提供更多的產業趨勢、業界人才動態、工作機會等資訊至《職場力》 >> 歡迎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