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竄起的常見投資關鍵字,如「ESG」、「SDGs」、「DEI」、「CSR」,這些在商管刊物常見的「永續發展」關鍵字各自是什麼意思?經營這些「永續發展」項目有助提升整體品牌形象或發展雇主品牌嗎?《104職場力》為您整理與環境永續相關的關鍵字,包括「ESG」、企業社會責任「CSR」及與17項永續發展目標習習相關的「SDGs」,期望大家都能共同實踐「永續職場」、為人類社會發展產生影響。
文/《104職場力》小編
近年許多企業開始投入「企業永續發展」的經營當中,特別重視「ESG」永續發展,同時資本市場也受到許多投資人的重視,以台灣許多民眾投入的ETF市場而言,近期包括「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850元大台灣ESG永續」、「00692富邦公司治理」都是常被提及、與ESG永續發展相關的投資標的,甚至連金管會都要求實收資本額達2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必須編制、申報「永續報告書」,詳列企業投入「ESG」經營的相關說明。
這些都足見職場、投資人、政府與民間單位對於「ESG」等永續發展議題的高度關注,但是「ESG」的具體事項到底是指哪些事情?為何環境保護、社會責任等議題也會被納入?請看以下《104職場力》針對「ESG」、「CSR」、「DEI」等常見的永續發展關鍵字,所做的整理資訊。
「ESG」是什麼?
「ESG」這個概念,其實是指由三個英文單字的首個字母所組成的內容,分別為
- 「環境保護」(即「E」,指「Environment」)。
- 「社會責任」(即「S」,指「Social」)。
- 「公司治理」(即「G」,指「Governance」)。
2004年6月,管理資產合計超過6兆美元的20家金融機構共同推動「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提出之《Who Cares Wins》報告(Who Cares Wins: Connecting Financial Markets to a Changing World)。
《Who Cares Wins》針對不同金融部門給予一系列建議,特別是將「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 (Social)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這三大價值納入考量,提升金融市場研究、分析與投資,而ESG即為這三大價值縮寫。
2005年8月,在蘇黎世進一步探討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因素的關鍵因素與阻礙,研究「ESG」領域新出現的問題,如何得以克服。
至此,「ESG」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經營議題 ,鼓勵企業採取負責任的行動,也為投資者評估企業永續經營的指標之一。
「E」:環境保護(Environment)
環境保護議題上,關注企業於環境永續發展的推動與執行,如企業環境與氣候政策、能源耗費、廢氣與汙染、自然資源永續保護及生態保育等。透過ESG指標評估公司可能面臨的任何環境風險,企業又是是如何處理應對。
如當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議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狀況、減碳標準與方式、有毒廢棄物和氣體處理、遵循環境法規的情形就是關注重點。
「S」:社會責任(Social)
社會相關則關注於企業對內對外與客戶、投資者、員工、社區等關係,而需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常見指標或參考資訊如:客戶滿意度、資料保護與隱私、性別與多樣性、員工參與、社區關係、人權及基本勞動權益。
今日愈來愈注重勞工基本權益保障,工作場所所規劃的措施是否能充分反映員工身心健康與安全之重視?是否定期將利潤或一定比例回饋至社區發展?又與供應商之關係,是否要求該廠商遵守訂定的ESG標準?
「G」:公司治理(Governance)
公司治理很直接的關注於經營公司各面向和標準。如基本的組織、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組成、違法貪污或腐敗的狀況與監管、商業倫理及經營管理等。
簡言之公司在內部治理上是否能做出有效決策、遵守法律規範並公開透明的保障股東權益,與此同時滿足利害關係人利益。
常見的「ESG」企業經營項目整理表
名稱 | 營運項目 |
「E」:環境保護 | 空氣汙染 能源管理 自然資源永續保護 生態保育 廢氣處理 產品包裝 溫室氣體排放 汙水與廢水管理 |
「S」:社會責任 | 客戶滿意度 資料保護與隱私 性別與多樣性 人權及基本勞動權益 勞工關係 社區關係 薪酬與福利 勞工健康安全 |
「G」:公司治理 | 遵守法律規範 公開透明 保障股東權益 商業倫理與公平競爭 供應鏈管理 系統化風險 工作安全防護 資訊安全管理 |
企業經營重視「ESG」有什麼好處?
除了今日投資者評估企業永續經營的指標之一,消費者或客戶對相關價值重視程度愈來愈高,產品選擇上也可能愈看重「ESG」落實情形。
「ESG」不僅關乎於企業經營及發展,更影響著每個人生活。每個生活上所做決定、採用方式、購買產品或選用服務,著實在三大目標產生作用。科技發展、資訊傳播快速,企業舉動和行為易被放大檢視,戮力實現「ESG」不但能降低爭議與風險,亦能提升聲譽、價值。
延伸閱讀:ESG綠領人才「永續管理師」在做什麼?剖析相關證照與薪資待遇
「CSR」 是什麼?
「CSR」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簡稱,指企業:除了經營追求利益、對股東負責,更需重視自身對整體社會的影響,兼顧其他關係。
由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範圍很廣,因此CSR並不如「ESG」可以明確的切分出三個具體實踐的區塊(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但是基礎概念都是建立在「建立永續發展的職場環境」。
透過實踐「企業社會責任」,了解企業所處環境、社會、社區、家庭與員工間的連結,這樣如此自我調節的商業模式改善各個層面,同時提升企業品牌形象。而對內也能激勵員工、提升士氣,加深加廣工作場域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因此,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CSR)依然可大概分為四大類:
- 「環境影響與永續」:指「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 「道德責任」:指「Ethical Responsibility」。
- 「社會參與及慈善」:指「Philanthropic Responsibility」。
- 「金融財務責任」:指「Economic Responsibility」。
對比ESG,CSR概念較為廣泛,更簡潔即為「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環境責任(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環境責任指涉企業組織盡可能秉持著「環境友善」的信念採取行動,這也是最為常見之企業社會責任。而有些公司會以「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來代表這一系列的措施作為。
普遍企業實踐環境責任的方式,有減少環境汙染、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漸少一次性塑膠使用、節約水資源及減低浪費。
道德責任(Ethical Responsibility)
道德責任面向關注企業措施和行為是否合乎道德標準,以公平公理的方式維持組織運作,平等對待所有利益相關者、廠商、客戶、領導階層與員工。
如薪資訂定上更符合員工期待、滿足生活所需,尊重專業以更高薪資水平聘請員工;公司採購產品、原物料時,注重商品生產的過程合乎道德與法律規範,避免選購惡劣、不友善環境所出產的材料。
慈善責任(Philanthropic Responsibility)
「讓整體社會變得更好」即為慈善責任的核心宗旨。除了上述追求環境友善與道德常規的履行,實踐慈善責任的企業可能將部分營利用於社會,捐款給非營利組織、成立慈善基金會及參與社區活動等方式回饋社會。
如企業成立慈善基金會、教育基金會等,開辦課輔教育或設立獎助學金以鼓勵莘莘學子;捐款弱勢團體提供生活補助與急難救助;捐助物資及必要設備予警消、醫護單位。
經濟責任(Economic Responsibility)
為了達到環境、道德與慈善責任的目標,沒有公司財務運用也難以達成。因此經濟責任便是支持著以上社會責任實踐時的金融財務,讓人類、社會與環境更好。
「CSR」對企業經營的重要性
也如「ESG」,企業一定要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嗎?事實上,企業社會責任為了環境永續、更友善、共好的人類社會同時,也能成為一強大的經營行銷工具,提升雇主品牌使公司在消費者、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眼中留下正面評價。
一系列計畫也著實影響企業營運,提升員工滿意度、激勵並產生向心力,當然也於人才招募上產生助力,吸引具相同信念的人才。在此循環下,企業能更加審視一切行為與措施,不斷改善產生創新,對企業營運有所助益。
延伸閱讀:ESG、CSR 是什麼?中小企業這樣做也能跟上 ESG 潮流!
「DEI」是什麼?
「DEI」只要是從三個概念所組成,指「多元、公平、共融」(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早期所說的「多元共融」多簡稱為「D&I」,現今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研究後,納入「公平」(Equity)一併討論,因此落實而成三個概念。
近年除了「ESG」、「CSR」之外,「DEI」也是現代職場常被提及的觀念,主因在於包括性別平等、同工同酬、多元尊重等議題,企業倡議這些「進步思想」已是世界性趨勢,成為職場顯學。
現代化職場的多元已經不單純指種族、年齡,甚至包括性別、性取向等範疇,如何發揮共融價值建立「友善職場」,是每個企業都該思考的問題。
「D」:多元(Diversity)
「多元」反應的是員工多樣化的背景,常見的討論議題如:性別、年齡、種族、族裔、性取向、身體缺陷、宗教、政治立場、教育、國籍,它的根源思考在於「人們對勞動力多元差異的理解、接納和重視」,有些差異點顯而易見、有些則隱而不宣,但這些獨特的認同感,讓每個工作者獨一無二,甚至影響其工作方式。
而「多元化」的精髓就是在彼此尊重、充分理解的前提下,重視員工間的彼此差異,打造足以讓「差異化的彼此都能共同愉快共事」的職場環境。
「E」:公平(Equity)
「公平」指的是職場每個人都能獲得合理且機會均等的工作機會,實務上常說的「職場公平」不單指對員工的關鍵指標(如績效管理、錄取解僱等等),還包括男女性的比例、晉升機會等等。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公平」(equity)並不是「平等」(equality),不追求一視同仁的起跑線平等,而是強調「不依照個體的差異性而給予完全不同的待遇」,在組織內提供每個人都有公平的待遇、升遷機會、爭取權益的管道,重視「更實職的公平競爭環境」,而不是齊頭式的平等待遇。
「I」:共融(Inclusion)
「共融」則是「尊重、接納多元的員工」,公司建立可廣為包容、接納多元觀點的企業文化,鼓勵不同背景、特質的員工都能表達不同視角的觀點看法,建立「多元共融」的觀點,而且不會有人因此做出貶低他人言論、竊取別人工作結晶,拉幫結黨排除異己的行為。
「共融」價值讓多元個體能夠安心在組織中發揮自我,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而提高在此的歸屬感。
「DEI」對企業經營的重要性
企業實行完善的「DEI」文化,將有助於增加人才吸引力,讓多元的人才都能進到組織裡來,擴增其影響力,表達看法,進而激盪組織更多進步文化,提升決策的品質,不僅對於徵才、留才有顯著的影響力,求職者也會因此對於「重視DEI」的企業表達興趣,甚至有研究指出企業的「DEI」表現將左右求職者加入的決定。
此外,主張「DEI」文化的企業,往往具有更高的員工參與度,維持較高的留任率、完善的客戶服務,進額在銷售量和獲利能力也較高,當愈多元的員工背景都在提出他們的觀點、思考模式和生活經驗時,也能讓更新穎、更接地氣、更具挑戰性的論點和創新思維被提出,打造出更完善的產品。
延伸閱讀:「DEI」職場勢在必行 人力銀行:企業不改變將無人可用
「SDGs」是什麼?
由於聯合國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呼籲全世界共同採取行動,消除貧困、保護地球、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和未來,因此所謂的「SDGs」即是「永續發展目標項目」的簡稱。
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17項目標於2015年由聯合國所有會員國一致通過,作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組成部分。該議程為世界各國在15年內實現17項目標指明了方向。而2020-2030十年的核心是採取行動,消除日益嚴重的不平等現象,增強婦女和女童權能,應對氣候緊急情況。
「SDGs」17項目標:
1. 零貧窮 | 10. 減少不平等 |
2. 零飢餓 | 11. 永續城市和社區 |
3. 良好健康與福祉 | 12. 負責任消費與生產 |
4. 優質教育 | 13. 氣候行動 |
5. 性別平等 | 14. 海洋生態保育 |
6. 潔淨飲水與衛生設備 | 15. 陸地生態保育 |
7. 經濟適用的潔淨能源 | 16. 和平正義與有力機構 |
8. 尊嚴工作與經濟增長 | 17.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
9. 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 |
「SDGs」如何採取行動?
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看似可能需要不同層級組織共同合作,國際組織、國家政府、大型機構投入,而認為一般人難以產生影響。但是每個人都有著相同信念時,從日常生活中小地方做起,眾志成城產生的影響不可小覷。
聯合國提供「懶人救世指南」(中文頁面)(英文頁面)分成四個等級,無論是在沙發上、在家、在戶外及工作上都能做到的事情。
不論你我,民間社會、媒體、公司企業、聯盟及學術界等,都為各項具體目標做出行動產生貢獻。
延伸閱讀:企業需要有幾把刷子才能讓Z世代佩服!
- 參考資料:
ESG熱門課程推薦:
課程名稱 | 課程觀看次數 | |
---|---|---|
ESG永續規劃師認證班 | 超過15,000次瀏覽 | |
ESG永續管理師證照培訓班 | 最新上架 |
更多【企業經營及永續發展】相關資訊,都在《104職場力》
- 【公益捐款平台】8個教育及ESG非營利組織、網推10捐款單位整理|附愛心碼、捐款抵稅懶人包
- ESG綠領人才「永續管理師」在做什麼?剖析相關證照與薪資待遇
- 「DEI」職場勢在必行 人力銀行:企業不改變將無人可用
- 2023親子天下「友善家庭職場獎」26間企業入選,這些企業假最多、自辦幼兒園、生育補助最高12萬!
- 企業留才留心的關鍵秘訣:塑造人才認同的環境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