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從講師視角看微課_第八關鍵:混成要有
所謂的混成學習,也就是美國教育界提出的「翻轉教室」的概念,讓「教室中的學習都圍繞在學生身上」,這就是翻轉教室的精髓,是強化學習的成效,強化教室學習的紮實度與內化度
「就是微課」這個副品牌也成立三年多了,服務了近百家的企業、近百位的企業講師與內部講師;我們的服務一直圍繞以講師視角上來建構,這一系列的文章就來分享一下講師在「微課」的領域中需要什麼協助吧!
在疫情剛剛爆發的 2020 年,培訓界大概是接著旅遊業、餐飲業後,受創最深的產業之一了,許多的課程邀約,都開始延期,甚至到後來,直接取消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受到波及的講師也都會私下聊聊,互相吐著苦水又損失了多少課程,或者,開始計算又不見了多少收入。當然,我們聊著聊著,也討論了一下各自的策略與作法。
有些講師決定先休息一陣,畢竟當下勢頭不好,說不定疫情兩三個月後消失了,到時到復出吧!(後來證明了,這是個落空的期待)
有些講師決定卸下講師的身份,回歸到一般企業界,做一名主管,畢竟拿著固定薪水,日子還是比較穩定的。(人心不再冒險,而祈求穩定)
有些講師開始研究遠距教學,串連群組進行線上平台的測試,試圖以遠距來取代實體教學。(這個想法風光了一年多)
那時的我,才剛開始把「微課」的概念,慢慢組建團隊中;我也不斷提議講師們,可以趁這一波「難得有空」的機會,錄製自己的微課。
然而,相較於遠距而言,大多數的講師卻對於「微課」抱以遲疑的態度,不能說的秘密就是:如果我把我的課程都錄影下來的話,未來疫情結束了,我賺什麼呢?
兩年過去了,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問題的答案吧!
講師有了自己的微課,可以賺什麼呢?
對於企業培訓端而言,講師可以賺的,就是混成學習的可能性!
所謂的混成學習,也就是美國教育界提出的「翻轉教室」的概念;讓學生們能在上課前,就透過影片的方式,先把「知識點」都進行了解與學習,而講師在課程中,要設計大量的問答、練習、討論、案例研究,甚至是一個一個實際操作來讓講師進行個人化修正。
讓「教室中的學習都圍繞在學生身上」,這就是翻轉教室的精髓。
在企業端,我們不會使用「翻轉教室」這個詞彙,普遍使用的就是「混成學習」,或是 O2O(online to offline);不用管這些詞彙的變換,但是骨子裡不變的,是強化學習的成效,強化教室學習的紮實度與內化度。
混成學習在 2016 年左右,開始慢慢成為了許多有制度的企業大學,開始放在他們改善「學程」的架構中。也就是說,一套學程的開始,不再開始於第一天第一堂課程「始業式」中,而是在學員選擇接受這套學程開始,他就可以登入到學習平台,先得到一系列的微課。
這篇文章寫於 2022 年,此時此刻,許多企業都開始有了這樣的認知了,也都希望講師們,能在實體課程前,都能先行安排一些前置資料。
若是講師們沒有自己的微課,那麼,只能有三種選擇:
第一項選擇是連自己都知道沒有效果的選擇,那就是「課前書單」,選擇一本書,讓學員們上課前能夠先行閱讀,但是大家也都猜得出來,學員看書的意願度與完成度了。
第二項選擇是尚算可以的選擇,那就是「課前文章」,自己撰寫,或者是找尋合適的其它文章,讓同仁先行閱讀,由於文字少(至少比起書本),大家的意願度會高一些。
第三項選擇則是去尋找其它老師合適的影片,但是問題是,這不就是把學員與客戶,送到別的講師的槍口中了嗎?
因此,對於講師而言,有了自己的微課的好處,就是讓自己可以處在混成學習的大門口,而你擁有進入的門票;相同的,一旦我們有了自己的微課,我們要做的,也是為這套微課,能設計出專屬於它的混成學習。
如此一來,講師們就有了三項可能的培訓產品,自己本來的實體課程,自己錄製完的微課,以及微課加上專屬於它的混成學習。
這三枚籌碼,將是我們講師朋友們,在未來不論碰上的是疫情的嚴峻,或是企業各種需求的挑戰,都有著自己的優勢可以得到發牌權。
翻轉教室在 2007 年提出來時,那時我剛出道做職業講師沒有多久;有人提到這樣的模式,並詢問我的意見。
那時的我覺得,在企業界可能不大可行,因為沒有任何講師,願意讓自己的知識教材被數位錄影化。
但是過了十多年,我的想法改變了,我們必須把知識點被數位錄影化,因為,企業方會需要我們提供更細膩更互動化的實體混成設計。(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