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新】我確診了,該怎麼辦?|「自主健康管理」最多5天!新冠肺炎(COVID-19)快篩陽性、確診懶人包

人資充電
2023.09.26
82696次觀看

新冠疫情進入「防疫新生活」後許多民眾反映:快篩陽性、確診後反陷入「所以我現在該怎麼辦?」的恐慌,提醒您:目前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者是「輕症免隔離」,健康管理天數「0+n」減為5天、期滿即可結束自主健康管理,並同步取消確診者的「支持性給假」!此外包括「還要隔離嗎?」、「可以搭大眾運輸嗎?」、以及通報、就醫、家人親友等密切接觸者該如何計算隔離時間?請別驚慌,《104職場力》依據最新指引,為您「不斷更新」符合最新版本的「確診者指引」,供您參考。

文/《104職場力

如果確診了新冠肺炎(COVID-19)該怎麼辦?

隨著新冠肺炎的疫情不斷變化,許多民眾因滾動調整的政策而對防疫措施感到「霧煞煞」,更有許多人是「遇到了才需要緊急查找答案」,這些都是防疫時代常見的狀況。

提醒您,確診或快篩陽性請別驚慌,歡迎參考《104職場力》依據衛福部疾管署的指引,為您整理「不斷更新」、符合最新版本的「確診者指引」。

★ 可至104職場力的本文「點選星號」、加入您的專屬收藏清單,即可隨時登入查找唷!

我確診了,該怎麼辦?

確診者「0+n」:輕症免隔離,快篩陰或發病滿5天即可結束自主健康管理

確診者如為輕症,疾管署宣佈自2023年8月15日起「免通報、免隔離」,確診者採「0+n」隔離模式,n最多改為5天,如隔離期滿(或提前快篩陰性),則可自行結束自主健康管理、不需特別回報。

n天自主健康管理● 輕症/無症狀。
● 無症狀或快篩陰性,可正常生活,建議民眾有症狀時在家休息,待症狀緩解才外出。
▲ 依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公告(2023/8/1)

0+n自主健康管理調整為5天
▲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不過特別要提醒您,如您是屬於「COVID-19重症高風險對象」,建議仍應盡速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以保安全。

COVID-19高風險對象包括:

  • 65歲以上。
  • 具慢性病: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30、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
  • 孕婦、產婦(產後6週內)。

新冠快篩陽性就醫建議
▲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延伸閱讀:COVID-19降級後,哪些狀況下仍應立即就醫?|新冠快篩陽性就醫建議


快篩陽性,該如何看診?

指揮中心調整因應COVID-19疫情之「視訊診療」措施,並取消居家照護遠距諮詢。

未來看診將回歸一般看診流程,民眾有症狀須至醫療院所就診(若是在偏遠、山地或離島地區,按照現行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民眾仍可視訊看診)。

由於新制上路後,並無「居家隔離」的限制,民眾外出不須要特別經過通報或主管機關同意,因此就醫可循一般常規方式前往各級醫療院所就醫看診(如遇緊急狀況,可撥打119叫救護車前往醫院,或由親友接送、自行前往就醫)。

問題:我確診了,該如何看病拿藥?
解答:持快篩陽性證明(或照片)至實體診所看診,就醫模式循一般常規方式前往各級醫療院所,醫師判定後會依症狀給藥,不須特別開立診斷證明書、並已取消視訊看診。


確診者處置方式

對象收治地點解除隔離條件
重症患者/經醫師評估需住院者醫院1. 退燒至少1天、症狀緩解,且追蹤1次PCR陰性或 ≥ 30。
2. 距發病日或確診採檢日達15天,且追蹤1次呼吸道檢體PCR的Ct值介於27-30,經醫師評估適合轉出。
3. 解除隔離後仍須自主健康管理7天。
非重症/無症狀確診者居家照護篩檢陽性輕症個案免通報、免隔離,採自主健康管理「0+n」天。
▲ 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公告更新(2023/3/9)


取消軍職、公務員、教師、學生等對象「支持性給假」措施

同時,原本軍職人員、公務人員、教師、學生等對象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所給予的「支持性給假」措施(自快篩日當日及隔日起5日內病假,不列入全年度/全學年度的病假或全勤獎金計算等不利處分),也因目前疫情下降,在諮詢專家並與教育部、勞動部、國防部以及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共同討論研商後,決議取消措施

未來相關對象的請假作業細節,將依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規定辦理。

原措施8/15起調整措施
各類對象自快篩日當日及隔日起5日內之病假,不列入全年度/全學年度病假或全勤獎金計算等無不利處分之支持性給假措施。軍職人員、公務人員、教師、學生等對象,COVID-19快篩陽性後取消給予「支持性給假」措施。
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如有請假需求,請依各類主管機關規定之假別辦理

取消自主健康期間之支持性給假措施
▲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我沒有確診,是「密切接觸者」或海外入境,該怎麼做?

對象防疫措施
同住密切接觸者(被匡列)
家中有居家照護確診者
● 無論是否打滿3劑,自主防疫7天(匡列為接觸者當天快篩1次;2天內快篩陰性可出門)
同班同學或座位鄰近同事列「自主應變對象」,依感染風險實施防疫假或停課。
有接觸確診者但非密切接觸● 自我健康監測(可正常生活但避免餐廳內用、聚會)。
● 與確診者同場域工作、無適當防護接觸超過15分鐘者,若無症狀且接種3劑疫苗滿14天,監測至最後接觸日滿7天。
● 有疑似症狀應就醫,並告知可能的接觸史。
接觸到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 自我健康監測(可正常生活但避免餐廳內用、聚會)。
● 若接觸對象篩檢陰性可解除監測。
● 若接觸對象確診,依狀況列居隔或自主應變等對象。
海外入境或歸國● 入境免持2日內PCR報告(在境外採檢陽性者,採檢日起7日內應暫緩搭機來台)。
● 入境時無症狀者免機場唾液PCR檢測。
● 無症狀入境者免居家檢疫,僅須7天自主防疫:有症狀才使用快篩篩檢,維持社交距離。
● 除飲食需求外應全程戴口罩,避免接觸長者,幼童等高風險族群。
● 如需前往醫療或長照機構,當天須快篩陰性。
▲ 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公告更新(2023/3/9)

重要補充說明:「自主防疫」和「自我健康管理」差在哪?帶您看懂防疫7種檢疫強度與6類主要對象


最新HR新知,【人資充電】上都有!

★ 小編精選專欄,趕快追起來! ▶ 點我馬上去

人資的各種疑難雜症,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優質文章、產業新訊、各式人資工具以及時事議題,幫助您有效做好人力管理,歡迎一起了解人資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