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業過的人都知道,待業的心情曲線就如雲霄飛車一樣,當初離開職場的興奮爽感,到放鬆愜意,隨著時間推移倍感焦慮。這段時間也是人生難得喘息的機會,如果離職前先規劃好完整課表,或許能有效降低待業期的求職焦慮。
2019.08月,我決定從待了2年的公司離職。離職總有個理由吧,有些人是受不了公司的文化、體制、人際關係,有些人嫌工作太忙實在累壞了,有些人覺得自己「停滯了」想要獲得新動力。馬雲曾經說過一句話:
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
如果說日常職場生活是一片祥和的「平凡世界」,那我肯定是看到了這段話讓我下定決心,要再次脫離舒適圈到「冒險世界」去闖一闖。
如果有一個神奇力量,突然給你兩個月的假期,讓你在這兩個月內可以拋開一切責任想幹啥就幹啥,你會幹啥呢?
如果你是一個成年人,我相信你不會把這兩個月全用在吃喝玩樂上。你肯定有很好的計劃。我有個朋友說他想以普通打工者的身份體驗一下中國各地各種人的生活。也許你想去哪個寺院當兩個月和尚。也許你可以去土耳其和沙特冒險。也許你可以學習一個新的技能。也許你只不過想讀一本早就想讀的書。也許你想研究一個什麼東西,憋個大招!也許這兩個月就能讓你的人生狀態發生根本的改變,最起碼能讓你的職業生涯上一個台階。
某大學號稱要“為國家健康工作五十年” — — 在你五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兩個月真不算什麼。那你為啥沒幹這些事兒呢?你為啥就沒有這麼兩個月呢?
- 摘錄自 萬維鋼《怎樣不做“必須做的事兒”》
是呀,我怎麼就沒這兩個月的時間,讓我去「升級一下」呢?
在正式決定離職前,我們有許多的事情要先想清楚。這篇文章不是單純鼓勵你想離職就離職,而是分享「如果你想離職的話,在離職後可以做些什麼?」
就像多數事情一樣,離職是一個選擇,是一個「機會成本相對大」的選擇。看得見的成本有「薪水」,看不見的成本有「年資、成就感、工作成果、輿論壓力、生活水準…」等,隨著年齡愈大,這些機會成本也愈高。
那為什麼要離職呢?因為要獲取「收益」,包含了成長、薪資漲幅、福利漲幅…等。
我認為,對於年輕人來說,最應該把握的是「成長收益」,其他收益則是成長收益的附加價值 。至於機會成本,「看得見的成本」相對低,「看不見的成本」相對高。也就是任何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的機會,都應該去把握。
因此:
若成長收益 > 機會成本(看得見的成本 + 看不見的成本),則應該選擇離職。
這也間接說明了為什麼年紀愈大,要做離職選項的決定就愈難,因為「看不見的成本」可能高到>成長收益了。
至於離職後的「收益」是什麼,就要看你的目的了。這邊不討論「離職後直接就職(無縫接軌)」,而是將重點放在「離職後有了空閑時間,可以做些什麼」。若你已經考慮萬全,決心要踏出「離職」這一步時,就可以開始進行以下的規劃。(推薦文章:「不想撐了,我明天就提離職!」別衝動,5件事先評估你最適合的下一步)
當還在工作崗位時,就應該進行工作事項的交接準備,可以參考《經理人》2019/29期的建議:
離職後的每天生活模式很重要,因為人的天性是很容易偷懶的…。還記得小學時代的「課表」嗎,就是那個「每天何時要做些什麼事情的表格」,我們可以應用在離職規劃上,例如:
課表是一種「指引」,告訴我們現在幾點了、應該做些什麼事情,這個在意志力不堅定或是徬徨時特別有效。但實際在執行時不用太死板,某個時段的事情想要移動也是沒問題的,因為我們需要的只是一種「確定感」。
如果你想要趁離職期間進修、加強某項技能,那麼一定要將「想要進修什麼課」、「進修課程的內容」列出來,例如我在筆記中列下線上課程的大綱。
規劃完離職這段期間要做些什麼事情後,最後還要想一個重要問題:「我預計何時上工?」,可以用離職總時間來反推。
我將離職總時間拆解成 :T(離職總時間) = T(專心做想做的事情) + T(找工作) (T為時間的意思)
建議如下:
這邊有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應該邊做想做的事情、邊找工作嗎?
我的答案是:不建議。原因是「找工作」其實非常耗費精神力與注意力,從編修履歷、瀏覽人力銀行、投遞履歷、面試、等待面試結果…等,一連串的過程,其實 非.常.的.痛.苦!因此我推薦專心地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再開始找工作。
小結論:「可視化」非常重要,盡量將能事先得到的資訊都列下來,也就是「將規劃與執行拆開」!千萬別相信自己的大腦可以同時規劃又執行工作任務。
當提出離職申請,跑完公司一堆可能卡死你時間的行政流程後,你就正式獲得了一個新職業身份:無業遊民。
這個階段的心情變化有點像是下圖:
離職初期真的很開心,終於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但這段時間不會持續太久,隨著每天的進度不斷前進,我們的情緒與滿足感也慢慢打到了最高點,接下來會開始往下坡走…
此時心裡面會開始出現:
心態的維持在這個階段特別重要,如果你已經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例如我要完成想上的課),那其他人的聲音就當參考就好。但我認為靠意志力堅持下去是不太可能的,必須要結合一些「儀式」與「習慣」,才能維持自己的好心態。
你可以這麼做:
如同前面所說的,每天按照既定的「課表」來過生活是最有效抑制負面情緒的方式。
在每一天的下午或傍晚,可以幫自己做個「日檢視」。這個名詞來自於《子彈筆記思考術》中的「日誌」,也就是在一天中固定的時間,回顧今天做了些什麼事情。當我們具體看到「今天又完成了些任務」時,心中才能獲得確切的成就感,這是單靠回憶無法辦到的事情。
因為這就像是一種「儀式」,提醒我們的大腦與身體「今天又完成了些任務(確定感)」,對於心態上的維持有很大的幫助。
運動是很好轉換心情的媒介,每天盡量都抽出30–60分鐘去運動吧!不管是要去跑步、健身房、自己喜歡的運動都可以。分享一個小秘訣:如果你是去跑步或是騎腳踏車,可以試著更換運動路線,會讓過程有趣的多。
在工作的時候,每天都會接觸到同事,至少還能夠跟人講講話。但離職待在家中後,能講話的對象變得異常的少,久了也是會悶出心病的!
我建議可以透過寫網誌來抒發心情、紀錄今天自己的學習進度、分享吸收的新知,社群網路(FB、IG、Blog)都是很好的管道。我在離職的這段期間,意外地聽到一位名為「 蕭景宇」的Podcast分享,她分享過去一年每天寫作分享的經驗,這個挑戰可以訓練我們觀察與紀錄生活的能力。(延伸閱讀:我至今持續181天的寫作)
以上是我這離職180天的心路歷程,雖然過程中負面情緒、不安全感隨時會出現打擊我一下,但完成自己離職前的規劃真的非常開心,這或許是我職涯生活中的「最後一次任性」,只希望自己在過程中創造了更多的價值。
萬維鋼在《怎樣不做”必須做的事兒”》講到:
所謂成年,大約就是習慣了做“該做”而不是“想做”的事吧。
那兩個月的夢想是你*想做*的事。你做的全都是你*必須做*的事。而且你連必須做的事兒都做不完,所以你需要“時間管理”。
以我之見,時間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做必須做的事兒。
沒有必須做的事,你就有了選項。所謂“決策”,就是看看自己有什麼可選項,從中選一個最好的。絕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時候根本談不上什麼決策,因為你沒有可選項!你的日程表早就排滿了,你只不過是隨波逐流而已。只有在某個神奇的、空白的日子裡,你才有可能抬起頭來想像另一種可能性,你才用得上“決策科學”。
最後,讓我用這段話作結:
“當你謹慎評估完並選擇離職這條路,請好好善用這段神奇的空白時間,因為這個時候我們在做的都是我們想做的事!”
(原文標題:離職,然後呢?寫給離職人的離職說明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