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60

2021.03.04 | 34751次觀看

「就是開不了口讓你知道」員工開會不開口的5大原因

員工沉默是目前職場上,尤其是亞洲主管面臨到的最大問題。許多員工,甚至主管不在公開場合或開會當中表達意見,大多是怕問出「蠢問題」,讓人質疑工作能力。

又到了主管會議時間,不見口沫橫飛的對話,取而代之的是讓人冒冷汗的沉默。總經理問大家有沒有什麼意見?個個悶聲不吭;問大家有沒有問題?個個緊閉雙唇眼望地上。總經理有點惱了,因此開始要求至少一級幹部要提出想法。

「研發部主管,對於年度目標有沒有意見?」他開始點名。

「報告老闆,沒有!研發部一定全力以赴。」總經理的嘴似乎一下子被堵死。

「那,行銷部經理呢?這個目標還可以嗎?有問題要現在講呀!」總經理急了。

「報告總經理,目標有點挑戰,因為今年上游的廠商訂單來得比較少,這是大環境的改變,我們知道問題了,會想辦法克服的。」

總經理對於這個充滿自我激勵的對話,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評論。開會時都沒意見,可是底下的員工怎麼做起事來,又抱怨一大堆⋯⋯?


員工建言,對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資產。但,員工沉默是目前職場上,尤其是亞洲主管面臨到的最大問題。

如果你曾經擔任主管或是主持會議,你應該有很高的機率,會碰到「沒有反應」。主持會議的你,可能會著急,可能會生氣,你不斷問:「請問有沒有問題?」、「哪個地方需要再說明?」你語帶威脅地說:「沒問題我就要開始進行下一個階段囉。」、「不要現在不說,然後之後問題一大堆。」你知道沒用,但你還是繼續問,畢竟,接下來你也不知道要說什麼。

了解員工不開口的背後原因

到底為什麼許多員工,甚至主管,選擇不在公開場合或開會當中表達意見?根據我長年觀察,以及學術的研究,綜合出以下五個原因。

1. 不敢問:擔心自己問錯問題

這是最常碰到的狀況。尤其是資深員工或主管,很怕在公開場合問一個「蠢問題」,讓人質疑工作能力。有這層擔心後,因此,選擇先「觀其行」,自己再決定要如何回應。此種姿態可以讓自己立於不敗,減少犯錯。

2. 不敢問:擔心說了會有情緒反應

許多同仁或主管其實已經知道原因,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心裡也知道一旦這件事在公開場合被提出,會惹主管不高興,所以寧可不發言。如果之前有被斥責的經驗,更會選擇不開口,自保為上。

3. 不懂問:擔心誰說,誰就要做

發言代表提出意見,有時還得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結果攬下更多責任,自找罪受,實在划不來。

4. 不想問:刻意給予冷暴力

故意不表態,刻意不說話,也許腦中有想法,也許曾經有經驗,但是決定「視而不見」,以冷暴力表現。此種不理會、不表態、不給意見的行為,類似隱性的報復,目的要讓對方精神受創。問話的人可感受到冷冷冰冰的敵意,但卻說不出具體,抓不到把柄。

5. 牽扯到私領域

「私領域」是每個人存在腦中的生活概念,是一個不想被公眾干擾的生活領域,在許多案例中可以觀察到,員工沉默並非他刻意的敵意行為,反而是因為有難處,擔心他的發言會揭露或影響他的私領域,而不方便開口。例如,員工希望未婚生子也有育嬰假、希望少加班完成EMBA 學業等。

如果你擔任主管職,想要改善員工的沉默狀況,我建議從軟性溝通開始處理這個問題。


建立平台

建立平台是創造有效溝通的方式之一,平台的建立與否,主控權來自於主管。假如主管不做這件事,員工刻意和主管建立平台,就會變成「拍馬屁」。很少有員工承擔得了這個字的非議,因此,主管有必要把非正式溝通視為管理手段

主管和下屬建立平台的關鍵,就是要放下主管的身段。例如:在中午時間和部屬吃個飯,透過午茶和員工聊聊家庭生活、休閒生活,不談公事,就只是增進彼此了解。久而久之,員工卸下心防,你也比較知道為什麼之前某個員工對某件事會有那樣的反應。

當雙方都處在非正式的溝通環境中,真實的情緒會以禮貌的方式釋放,你和下屬的情緒有效地交流,溝通自然順暢,情緒耗竭得到疏通。

有時,員工要的只是一個吸引他跟隨的理由,身為主管要留意的是,不要覺得公司大、招牌亮、薪水高,永遠可以找到替代的人,就無視員工的心理需求。

每個員工都是公司的資產,都承載公司的知識,要尊敬員工,謝謝他們的付出。當一個主管能在合適的時候放低姿態,不帶預設立場,員工自然樂意跟隨。

拒絕職場情緒耗竭

節錄自:天下雜誌出版《拒絕職場情緒耗竭 / 張敏敏 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