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60

2020.10.27 | 4859次觀看

40萬與400萬的距離-台灣何時能掙脫低薪魔咒?|觀點

文/Daniel Chang 原文出處

40萬 vs. 400萬

去年趁出差空檔,約了好久不見的微軟老同事 Jason,他幾年前離開微軟,去了矽谷的Google工作。

天氣雖然濕冷,仍可以感受到『他鄉遇故知』的溫熱。

「在Google的新鮮人,年薪大約多少呢?」我雖然時有所聞,仍然好奇地打探。

「如果是好學校畢業,年薪大約是在NT$360萬到NT$420萬左右。」

「不過這樣的薪水要買房子也是不太容易,附近一間house,差不多要NT$6,000萬到NT$1億。」

「你看。附近有很多露營車,其實就是一些人臨時的家了。」

矽谷所在的灣區幾乎聚集了所有的頂尖高科技公司,在方圓二十英里內就有Mountain View的Google,Cupertino的Apple,East Palo Alto的Facebook,Palo Alto 的HP,Redwood的Oracle,San Jose的Cisco,Los Gatos的Netflix,Fremont的Tesla(台達電美國分公司也在這)。還有其它總部雖不設在這,但也設有分公司的微軟,Amazon及其它的高科技公司。

在這方圓百里內,人才召募競爭之激烈,可想而之。

如果不用高薪,開放自由的文化,令人稱羡的福利,優雅的工作環境(Apple總部簡直就是一個藝術品),實在很難爭取到一流的人才。

跟灣區相比,台灣的平均薪資無疑是一個強烈的對比。

走在Palo Alto 攘往熙來的大街上,心中不禁想著:「台灣何時能夠掙脫低薪的魔咒?」

台灣就像瓦干達有許多長處與實力,卻還是留不住年輕優秀的人才?

我曾在之前寫的一篇文章『如果我們一直拿錯尺去量了呢?』中提到台灣有很多實力及優點,還有領先全球的許多指標。

「台灣就像電影《黑豹》裏的瓦干達。台灣有許多長處與實力,只是沒被外界看到,且台灣雖然在外界看來只是小國,但卻有著讓外界驚嘆的實力。從外界的眼光來看,瓦干達看似落後的國家,但卻深藏先進的技術,對照到台灣,乍看之下台灣建築物、街道跟機場航廈老舊,多數人還在使用現金交易,『看起來時間好像凍結了』,但如果深入探究,其實台灣擁有多項領先全球的數位服務以及數位經濟。」

但既然有這麼多的優點,為什麼還是留不住年輕優秀的人才?這些人又為何要離鄉背井去異地打拼?我想偏低的薪資應該是主要的癥結點。

台灣低薪的主要原因

關於台灣低薪的討論有很多不同的論點,但我個人認為其中最大的原因有二。

1. 製造業『Cost Down』的迷思

關於這點前富智康總裁程天縱在他的書『程天緃的經營學』也有提到。一些公司為了追求營收及規模最大化,不惜以低價搶單,在低毛利的情況,不得不想儘辦法壓低成本,而人力成本當然也是其中之一。

2. 沒有吸引足夠的外商投資

台灣當然有一些外商,但很多都將大中華區或亞太區的總部設在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台灣分公司的資源很多都集中在區域總部 (包含Headcount)。如果你去LinkedIn 看一下外商在台北召募的人才,相較以上幾個其它的城市,很容易感覺到落差。

台灣何時能夠掙脫低薪的魔咒?

產業極需轉型,朝更高毛利發展

台灣的半導體及製造能力已是世界頂尖,如果可以厚植軟體人才,軟硬整合,由產品朝解決方案及服務轉型,才能提升毛利,並回饋到人才的薪資,創造良性的循環。

改善投資環境

政府應該思考如何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提供外商更好的條件,包含好的基礎建設,優良人才的培育,合理的租稅,相信以『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可以吸引更多投資。如果有更多的外商進駐,對人才的需求也會更大,在人才競爭之下,薪資自然會往上帶動。

這篇文章是在矽谷回台北的飛機上完成。一如以往,無論是去哪出差,每當我降落桃園機場時,總是有一種 「真好,我回到家了!」的感覺。

希望在異鄉打拼的遊子,降落台北時也可以心想:「真好,我回到家了。而且不必再飛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