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典型的嚴苛外商主管,直到成為蠟燭兩頭燒的職場媽媽,才懂得同理心。她透過備援機制找到工作與家庭的平衡,也提醒職場媽媽一定要建立備援體系,「不要把所有事情攬在身上,才能走得長久。」
文/《104職場力》小編
午後,A小姐(化名,以下簡稱A)在結束前一個會議後帶著笑容現身,和我們聊聊職場媽媽身分為她帶來什麼影響。身為科技業主管以及4歲小孩的媽媽,她直白的說,職場與媽媽角色真的很難兼顧,「但頭都洗下去,孩子都生了,工作也是自己選擇的,只能盡力完成。」
初次見到A的感覺很和藹,但其實A一路在外商的經歷將近20年。處於外商公司注重KPI、成敗定生死的競爭壓力之下,她也曾經是典型的外商公司主管,直到當了媽媽才在職場上多了點同理心。
身份上的轉變,不只從家庭影響職場,職場角色亦大大影響了家庭。A提到,自己最明顯的變化包括同理心、備援機制、時間管理,這同時也是意想不到的優點,讓她更能兼顧職場媽媽角色。
「我以前是非常嚴厲的主管,拿很嚴格的標準在看人,會當面罵得你說不出話來。」
A自嘲過去的作風完全符合外商公司主管的刻板印象,對同事嚴苛、冷血,會把人罵得狗血淋頭。她當時並沒有自覺,生小孩後感到分身乏術,慢慢體會到同事為什麼有時不能來公司、無法配合加班,才真的有了同理心。
「我很急性子,以前會催別人『講重點、講重點』,但小孩你能這樣跟他講話嗎?」育兒經驗讓A開始學著耐心引導,也思考如果孩子以後上班被飆罵自己會怎麼想,讓她開始有了轉變。
有了同理心之後, A 更懂得備援機制的需求。職場媽媽都像八爪章魚,學校通知小孩生病發燒,工作又不能完全丟下,該怎麼辦?
於是她開始練習團隊的「備援」,分散資源及配套。她形容,當你在家帶小孩,生病時會希望有隊友幫忙,在公司也是同樣邏輯。不論同事需要照顧小孩或度假,當公司有了備援機制、有團隊能幫你Cover,就能夠暫時卸下一邊的角色,專心在另一邊。
「在兩個角色之間,你要把能用的資源跟能備援先想好。因為你其中一個角色很可能會突然失能,這時候有沒有人能幫忙?建立好備援機制後,你會發現很多人能幫你。」
不只家庭會影響職場上的工作模式,A分享,她會將工作的專案管理習慣帶回家裡,更特別要求小孩時間管理。「比如我們幾點要出門,我就會往前推,你應該要幾點吃完早餐,幾點起床穿衣服,再往回推到前一天要幾點睡?我一直灌輸小孩這個觀念。」
另一個常見的情境:老師告訴你「小孩今天東西沒吃完」,家長怎麼想?
A笑說,自己連跟老師溝通也會忍不住專業起來,老師會覺得只是告知家長結果,自己則會想要找到「根因」去解決問題,會想了解:小孩在學校東西吃不完,究竟是太難吃,還是孩子不餓,還是因為先吃過早餐才去學校?
「因為我只有解決問題源頭,才不會再發生。」聽著她津津樂道的分享,也能理解她所說,工作和生活的觀念交融和影響,反而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
不過,即使現在為自己建立了強大的備援體系,A曾面臨兩種身分難以平衡的情況。當時小孩還不到一歲,她換了一份堪稱鐵飯碗的工作,卻遇到比過去的自己作風還誇張、完全沒有同理心的主管。主管曾於半夜3點傳訊息問「報告寫完了沒?」,而在那個時間點,她還在餵奶。
「主管會覺得,明天早上不能餵嗎、不能找人幫忙嗎?明天董事長就是要看報告啊!」
經歷了那時的角色對換,才知道自己過去的行事作風對下屬來說會有多煩人。她也真正體認到,有時候我們真的不是「不願意」多投入在職場,而是「沒有辦法」,因為人生中可能還有別的重要事物要處理。有些事只有自己走過才知道,她說「同理心」是非常有感的變化,和團隊也建立起一個彼此信任的備援關係。
不論是職場媽媽或全職媽媽都有各自的辛酸崩潰,面對身分、職場的轉換更需要辛苦調適。如同A所說,職場媽媽一年能從兩個身分都休假的節假日大概只有五一勞動節,但能讓自己不那麼崩潰的方法很多。她提醒所有職場媽媽:「一定要記得,不要試圖把所有事情攬在自己身上,妥善的運用備援的資源、給自己足夠的喘息時間,才能走得長久。」
職場媽媽蠟燭兩頭燒,能夠幫助自己的方法,就是為自己建立一個「備援體系」。備援,可能是老公、可能是父母、可能是小孩本身(獨立)、可能是付費的機構(安親班、保母、學校、托嬰)、可能是公司的主管或同事。不要把所有事攬在自己身上,給自己足夠的喘息時間,才能走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