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進入職場,面對與校園截然不同的生活,職場文化、主管同事人際關係、個人技職進修乃至職場穿搭,許多看似稀鬆平常卻易忽略。了解同事聚餐進退眉角、職場穿著顯現個人形象,增加更多職場經驗值。
這是於某天通勤下班騎車返家時突然靈光乍現的感悟,原來在職場滾著滾著,竟然也快十年了啊!過程中不免有些擦傷,卻也獲得不少經驗值。
比起在學時就開始打工的朋友們,我算是較晚才正式進入職場,為了因應未來職場瞬息萬變,除了年資的增長,能力也必須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如同股神巴菲特的「雪球理論」,透過夠長的時間與適當的投資產品就能獲得「複利」的結果。
若將這個理論運用在職場上,也絲毫沒有違和感,只要你願意在職涯的每一個十字路口,做出能夠讓自己成長的選擇,你只會愈來愈強大。
這段工作時間,懷抱著大學剛畢業的熱情嘗試了本業的醫療管理領域,接著於在職完成碩士學位後毅然決然跳出熟悉的產業圈,〈那年夏天,我跨過了台灣海峽〉選擇了一條有關創業基地推廣的全新道路,及受疫情影響返台後居然〈成為我最不想要成為的公務員〉,以工程行政的角色開啟職涯旅程的新境界。
職業種類也許早已超過了俗語說的三百六十行,畢竟在10年前還沒有網紅、數位行銷、機器人工程、AI工程、數據分析等職業領域,即使有雛形,發展也尚未純熟。
而儘管有其他收入來源的可能,例如:投資工具產生的被動收入,或是成為部落客、技術接案等兼職自雇,但在還沒有完全達成個人設定的財務自由目標之前,大部分的人,也包括我,都選擇成為「受雇者」-我們以時間、勞力或腦袋為老闆工作來換取酬勞。
如此的「正職工作」,不論公司規模大小,員工都不需要首當其衝面對大環境的威脅,穩定地定期收穫薪資,排除工作中難免遇到人際、溝通、適應、環境等問題,身為「受雇者」最大的風險就是-永遠只將自己視為受雇者。
「食、衣、住、行」是與我們最相關的事。
關於生活、家庭、當然也離不開職場,隨著我們的年齡、所在的場景、所處的階段,喜好與習慣也會隨之變換,能分享的內容太多,本文情境設定優先以自己最熟悉的「辦公室」作為主軸。
不論你是不是在這樣的產業裡奮鬥,都鼓勵繼續看下去,也許會有不謀而合的發現!
進了職場,工作日的午餐時光該不該一起用餐閒聊,還是獨守個人座位追劇?關於下班後的聚會,你聽不聽得懂同事們的「邀約」?
在每個職場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解讀,我的建議是:
另外,臨近歲末,各科與處室的尾牙時間接二連三敲定,自從參與過人生第一場職場尾牙,就知道這不只是個單純吃飯的場合,令人雀躍的是抽獎,讓人厭惡的是陪笑敬酒以及各單位必須忙碌一番的串場表演。
但與其總是想著要用什麼藉口逃脫,要如何以禮貌又不失風度地微笑面對,才是我們在這類與長官同事共處的場合必須具備的技能。
如果沒有規定制服,你會穿什麼去上班?
久違見面聚會,朋友的孩子正處牙牙學語年紀,面對每位詢問「今年幾歲」的叔叔阿姨沒有一絲不耐煩,臉上還掛著一抹微笑,嘴上說著3,小手也比著示意數字3的「OK」手勢。
反觀社會總是以年齡來定義「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才會讓「年齡是女人的秘密」這句話在我心裡更顯得無理取鬧,但還是不想向不相干的人輕易透漏。
在廈門工作期間,發現原來自己也深受「年齡」的固化思想,卻也因此開了眼界。遇見的同事儘管實際年齡比我小得多,但打扮起來卻顯得專業成熟,少不了襯衫、套裝、首飾與妝容,在我得知年齡時總是「哇!哇!」驚呼連連,當地稱之為「著急」,意即外表看起來大於實際年紀,而他們卻樂此不疲,我才驚覺之間的差距。
我們只顧追求外表怎麼看起來年輕,而不是怎樣比較得體。
回想總是在上班日翻找衣櫥的自己,鮮少更新治裝,衣櫃中的款式以輕便休閒為主,而非以塑造職場形象為第一優先,不論年齡與否,進了職場,都應該找到切合自己且適宜的穿著方式,那才是獨特形象的展現。
從現在起,出門前,問問全身鏡中的自己:今天,你想展現怎樣的你?
職場翻滾久了,偶爾倦怠感來襲,不論餐敘或外型,如此看似每天都會遇見的瑣事,是否因為工作時間久了而忽略了其中的重要性?
在工作上,若每一件事都以工作職掌範圍或薪資多寡來做無情的理性切割,切斷的不僅是自己的人際關係,也為工作前景徒增荊棘,而「事不關己」正是對自己最不負責任的方式,不如從中找到能夠點燃工作熱情的因子,讓自己持續成長茁壯吧!
(原文標題:職場打滾,關於2件容易被忽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