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A(pick up artist)一詞原本是指情侶之間感情的操控手法,衍生到職場上也處處可見,以主管對部屬的操控居多,例如否定你的表現、扭曲價值觀,讓你喪失自信,進而願意順從指令,本文專家教你判斷是不是遇到職場PUA,以及正確的處理方式。
文/黃揚名(英國約克大學心理學博士)
放春假時,以前畢業的學生來找我,雖然面帶笑容,但他整個人感覺很疲憊,我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回答我,他最近剛換到一家新的公司,薪水漲了不少,可是主管的管理方式讓他很不能適應。在他報到的第一天,主管沒有特別告訴他事情該怎麼處理,他虛心詢問,主管卻叫他自己決定。結果他上班第一天就加班,想要把事情做到完美。想不到呈上去之後,上司發現不是向來習慣的格式,就先數落他做得真差,馬上把任務交辦給其他人。他覺得自己確實表現得不夠好,所以也很積極的去參考同事做的版本,提醒自己未來可以做得更好。
聽完,我告訴他,「你正在經歷職場PUA啊!」學生有點驚訝的看著我說,「老師,你說的是情侶之間的那種PUA嗎?這怎麼能用來描述職場上的狀況呢?」我跟他說,如果從PUA初始的定義去理解,確實會覺得職場PUA不合邏輯。但是,PUA的定義已經從早期談論怎麼運用一些技巧,來讓別人對自己著迷,演變為一種有點病態,明明被欺凌,卻覺得對方是因為愛自己,所以才會有這些看起來像欺凌自己的舉動。像是有些男人會挑剔女友的各種小事,讓女友覺得自己真的很糟糕,但男友還是對自己不離不棄,所以依舊很愛自己的男友。
他聽我這麼一說,有點頓悟。我提醒他,之後工作上如果遇上什麼狀況,不知道怎麼處理,一定要尋求協助。 其實不管是大家熟悉的PUA也好,或是職場PUA也好,都跟一個心理學現象有關係,就是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所謂的認知失調指的是,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的態度和他展現的行為大相逕庭。
其實職場PUA有很多形態,我學生經歷的是蠻常見的一種:不斷否定你的表現,透過這樣的做法,讓你喪失自信,進而願意順從主管的指令,因為你自己的做法一定會被否決,所以不該採用這種方法。
另一種職場PUA,也是對你的否定,只是否定的是你個人的特質。比如說,有人會說你怎麼做事情這麼沒效率、你怎麼那麼粗心、你怎麼學習新事物總是那麼慢……聽到這些批評的時候,你很容易就會被說服,尤其如果很多人都這樣講,你就更容易相信這樣的評價是真的,也會認同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還有一種常見的職場PUA,就是扭曲價值觀,明明是找你麻煩,卻會說他是在給你練習的機會,一切都是為了你好。資淺的時候,你很容易忽略這個類型的職場PUA,因為認為自己真的需要多練習,主管給了練習的機會,還不收學費,感謝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還提出抗議呢?有些企業端看準了實習學生的心態,會對實習工作提出很多不合理要求,說難聽一點,就是壓榨。
我有一個學生很想要成為網頁工程師,於是他參加了一個培訓計畫,後來分配到一家企業實習。他做的事情跟全職員工沒多少差別,領的薪水卻只有全職員工薪水的五分之一不到。他的同學看不下去,請我提醒他,不能別人叫他做什麼,都不懂得拒絕。我找他來問,他跟我說,雖然很累,偶爾也會覺得自己做很多、賺很少,有點不公平,但他覺得自己在過程中學到很多,而且自己做的成果也還不夠好,有這樣的待遇已經不錯了。聽他這樣講,我也只能提醒他,不要太順從,否則久了會習慣被這樣對待,是不好的。
或是,有些老闆會先肯定你的工作能力,然後順勢要求再多做一些事情,你也很容易會因為覺得自己若不答應,好像很不給他面子,於是就成了職場PUA的受害者。
不管你經歷的是哪一種職場PUA,有一件事很重要:不要把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合理化,認為是理所當然。你的直覺不會騙人,所以如果你覺得不舒服,就要相信當下的情境有問題。有這樣的感知很重要,千萬不能習以為常。因為我們都很容易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如果從一開始面對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採取的態度就是忍耐,那未來面對更強烈的不舒服感受時,你有很大的機率會繼續忍耐。就像有些襪子,一開始很緊,但是你的腳把它撐大了,襪子就變鬆了,道理是一樣的。 但是,有感知不代表你就一定要即刻反擊。你應該先瞭解事情的全貌。有時候,你以為自己已經表現得夠好了,但實際上因為經驗不足,你的表現真的只能算差強人意。你覺得其他人在為難你,其實是你做得不夠好。遇到任何批評,如果不先自我檢討就反擊,下場反而可能更慘。
如果你確定自己經歷了職場PUA,一定要先做兩件事。第一,保存紀錄,不一定要用錄音或是其他侵犯別人隱私的做法,但至少要記錄自己當下的遭遇,以及你自己的感受。之所以要做紀錄,是因為我們很容易記憶扭曲,有可能把這個狀況記成沒那麼嚴重,也有可能誇大它。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在當下趕緊做紀錄是最好的。 第二,要讓別人知道。讓別人知道你經歷了這樣的狀況,一方面是別人的觀點會比較客觀,更能夠幫你做出合適的判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當你哪天需要人證的時候,這些人或許幫得上忙。
人生想一想
我希望多數的朋友,在職場上如果真的不開心,就對自己寬容一點吧,不要為了賺錢而做出太多犧牲,你如果為工作賣命而忽略其他,最後承受最多損失的就是你自己。因為企業可以找一個新員工來遞補你的位置。但是,哪天你的健康沒了,或是出了什麼狀況,誰來做你的遞補呢?
節錄自:商周出版《 午夜時分的心理課/黃揚名 著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