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年終獎金有幾個月?長榮海運去年祭出45個月年終羨煞眾人,據報導,今年除了公股銀,航空、餐飲、汽車都有望迎來「報復性年終」,其中和泰車有望上看14個月、兆豐挑戰9個月年終。究竟全台年終領多少?年終獎金什麼時候發?最新資訊及年終獎金懶人包不斷更新!
文/《104職場力》小編
除了年終總是豐厚的公股銀行之外,隨著疫後復甦,今年航空、餐飲、汽車都有望迎來「報復性年終」,其中和泰車年終加紅利有望上看14個月、兆豐挑戰9個月年終。
本文依據104人力銀行調查及最新新聞資訊,整理台灣各公司年終行情,提供準備求職、換工作的讀者參考!
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調查,《2023-2024台灣地區薪資福利調查報告》及《2023企業年終及2024薪酬趨勢大調查》指出,2023年平均年薪總額69.4萬元,比上年增加2.5%;而今年有99.6%企業預期會發年終獎金,雖然年終幾乎人人有獎,不過年終平均1.08個月,創下10年新低。
歷年薪資福利調查報告點此查看:
104人力銀行《2022~2023台灣地區薪資福利調查報告》:各產業年終行情金融業2.07個月居冠、半導體以1.78個月位居第2、第3名由營建業以1.68個月奪下
往年年終皆為產業前3,年薪超過14個月,最高挑戰年薪21個月!資料不斷更新:
公司名稱 | 2022年終 | 2023年終 | 最新職缺 |
---|---|---|---|
兆豐 | 上看8個月 | 估8個月、挑戰9個月 | 薪資福利→ |
第一銀行 | 上看7個月 | 估逾7個月 | 薪資福利→ |
華南銀行 | 上看7個月 | 約6.5~7個月 | 薪資福利→ |
台企銀 | 應有6.5個月 | 約6.5~7個月 | 薪資福利→ |
彰化銀行 | 應有6.5個月 | 約6.5~7個月 | 薪資福利→ |
合庫 | 可望有6個月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中國信託 | 未公布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國泰銀行 | 平均6個月,最高領10個月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富邦金 | 平均6個月,最高逾10個月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延伸閱讀:公股銀年終最高衝九個月 一銀、華銀、彰銀、台企銀上看七個月
去年長榮海運員工「被錢砸醒」仍讓人記憶猶新,今年則是航空業績旺,傳出長榮年終有望衝高。資料不斷更新:
公司名稱 | 2022年終 | 2023年終 | 最新職缺 |
---|---|---|---|
長榮航 | 3個月 | 傳有望5個月創高 | 薪資福利→ |
華航 | 2個月 | 估約3個月 | 薪資福利→ |
長榮航勤 | 1個月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星宇 | 1個月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長榮海運 | 45個月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陽明海運 | 39個月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萬海 | 未公開,農曆年前入帳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延伸閱讀:長榮員工兩年拿100個月年終獎金 已躍升求職第一志願
餐飲市場爆發性復甦,今年不少餐飲集團積極調薪、發年終留才搶才。今年餐飲業者築間率先宣布發出8500萬元的年終獎金,最高能領到3個月。更多資料不斷更新:
公司名稱 | 2022年終 | 2023年終 | 最新職缺 |
---|---|---|---|
築間 | 1.2個月起、最高2個月 | 1.5個月起、最高3個月 | 薪資福利→ |
漢來美食 | 未公布 | 最高2.5個月 | 薪資福利→ |
瓦城 | 1個月 | 1個月,加發月、季獎金 | 薪資福利→ |
王品 | 1.5個月 | 估約3個月 | 薪資福利→ |
揚秦(麥味登等品牌) | 2~3個月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六角集團 | 2.2個月、最高6個月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鼎泰豐 | 估1.5~2個月以上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馬辣 | 1.6個月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乾杯 | 未公布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延伸閱讀:2023餐飲戰國七雄出列!這集團上半年營收破百億,精選職缺福利一次看
車市今年表現大好,四大車廠年終衝高,其中和泰車年終加紅利獎金有望上看14個月。更多資料不斷更新:
公司名稱 | 2022年終 | 2023年終 | 最新職缺 |
---|---|---|---|
和泰車 | 3個月 | 年終加紅利獎金有望14個月,年薪上看26個月 | 薪資福利→ |
三陽工業 | 6個月 | 上看8個月 | 薪資福利→ |
汎德永業 | 4個月 | 有望優於4個月 | 薪資福利→ |
裕隆集團 | 未公布 | 估優於去年 | 薪資福利→ |
公司名稱 | 2022年終 | 2023年終 | 最新職缺 |
---|---|---|---|
台塑集團 | 目標4.5個月 | 尚未公布 | 薪資福利→ |
A:大多企業會於過年前發放,部分企業會同該年末薪水一同發放。發放日期還是要依各公司規定,可詢問公司老同事或人資財務最為清楚。
A:部份公司以「全薪」計算;為工作未滿一年,多按比例計算(實際到職天數X日薪;或是到職月數X月薪)。
A:依公司規定,法規上除非於勞動契約上特別確認為固定薪水的一環,才能依法確認應得比例。
A:台北市勞動局長陳信瑜表示,若員工於育嬰留職停薪的期間,依照《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1條規定,「雇主不得因育嬰留職停薪視為缺勤而影響其全勤獎金、考績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依此,雇主不可以因為缺勤而扣減全勤獎金、影響考績或做出其他不利的處分,更甚者影響年終獎金的給予。(看全文)
A:就勞基法規範而言,只要符合「年終結算有盈餘」、「全年工作」以及「無過失」等三個構成要件,雇主即有依法給付年終獎金或是分配紅利的法定義務。
但是在公司法亦規定「依各公司章程辦理」,因此常見的爭議是公司得自訂章程敘明員工酬勞分配規則,並經董事會決議及報告股東會後發給,相較於勞基法規範,公司法賦予雇主自主設定個別勞工發放條件的權利。
就現今的判決案例來看,年終獎金之發放標準及方式,勞動基準法並無強制規範,可由勞雇雙方自行協商,訂入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中加以落實,但公司仍應謹慎因應,留意勞基法第29條的強制規定。(看全文)
《勞動基準法》第29條: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除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