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21.10.18 | 5065次觀看

出國工作才能國際化?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在台灣就可以改變世界

Cheers快樂工作人
2021.10.18
5065次觀看

「當年在Google台灣, 我要訓練台灣一群最優秀的工程師,其中最困難的地方,是讓他們相信在台灣就可以改變世界。」簡立峰說台灣人最困難的地方,是以為自己只是在台灣,其實你在蓬勃的東亞市場中心。不要被海島疆界限制了思想,只要善用中、英文語言優勢,加上網路突破同溫層,在台灣就能做全世界的生意。

文/賴若函 圖/廖祐瑲 由Cheers授權轉載(此文發表於2020年)

15年前,簡立峰從學界被借調到Google成立亞太基地,是第一個台灣員工,到今年他退休時,Google台灣已有3,000人規模。

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曾是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台灣大學教授。在他於Google台灣工作任內,曾收購HTC的手機製作團隊,並前後在彰化、台南建置資料中心,一步步把Google台灣帶領到「亞太區最大研發基地」。

57歲的他,在今年1月底卸下體制內重任,將退休後目光轉向新創產業。簡立峰擔任沛星(Appier)與愛卡拉(iKala)兩家新創公司董事,在他眼中,「新創,就是皇冠上的珍珠,有了珍珠後,皇冠就有價值,儘管這顆珍珠占的面積很小。

在人才培育端,他在過去30年採取「私塾式」教學,成為約1,000個優秀年輕人的導師。簡立峰毫不藏私,樂意以自身經歷,循循善誘新世代。

接受採訪時,簡立峰可謂知無不言。他自承是個「樂觀」的人,看事情都以正面角度思考。談及疫情後的世界,簡立峰相信,在短短5~10年內,台灣就有機會因應周遭中國14億、東亞8億人口的市場,培養出20萬名「在台灣做世界生意」的年輕人。

「我就是沒有出國工作過,卻在台灣做國際事情的案例!」他認為,台灣位在亞洲的中心點,要看見自己的優勢。

而年輕人擁有差異化競爭力的關鍵是,勇於擴展心中的望遠鏡,跳脫台灣作為島嶼的疆界,用想像力連結世界。只要抓住中文、英文兩種語言優勢,加上運用網路,連結同溫層以外的群體,就有機會做全世界的生意。


以下是簡立峰受訪時的精彩重點整理:

當年在Google台灣, 我要訓練台灣一群最優秀的工程師,其中最困難的地方,是讓他們相信在台灣就可以改變世界。

當時101是世界最高的大樓,我放一個望遠鏡在Google台灣的101辦公室,每一個同事進來,都會讓他們做一個小小測試,問他們,從101往下看,你會看到什麼?大部分的人說淡水河、最遠是新竹寶山。

很多人的想像力很難離開台灣。明明他的知識是夠的,想像力卻沒有到。

我會說,我看到了上海、東京。原因是台北到新竹寶山,車程是一個半小時。但是從台北飛出去,一樣是一個多小時就到上海、兩個多小時就到東京。就好像當年我老闆並沒有告訴我在「台灣」成立基地,而是在「東亞」成立基地。

我的老闆每次從美國來亞洲,常常人在日本時,說要過來台灣一下。對他們來講,日本、韓國和台灣都在同一個地方。有一次很有趣的經驗是,大老闆臨走前,跟我說你們那邊很棒,有磁浮列車,我說沒有啊,那是上海。他的回應是,那就在你們旁邊啊。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其實你在台灣可以代表東亞。

一封蘋果邀約信,重新定位與世界的距離

小時候因為家裡照顧的太好,我不太能到處跑,成天透過家裡的大片玻璃往外看,想像跟別人一起玩。這個概念如果一直應用下去,在工作中就能一直看向遠方,機會就會愈來愈多。

人生中,第一次讓我覺得把心中的望遠鏡望遠、又打出一張不一樣的牌,是有一天收到一封從蘋果公司寄來的郵件,邀請我加入他們。

當時我博士班剛畢業,他說讓我們一起改變世界,我覺得鬼扯,是廣告行銷信吧!信中寫的很認真,但我覺得自己哪有這個膽子,蘋果已經很出名了,後來我沒有回那封信。

之後有一天,有個人碰到我,問我為何不回那封郵件?原來是他推薦我的,我才知道不是詐騙集團,是真的有這回事。不過,我沒有後悔,因為我還是覺得我沒有ready。

第二次,是微軟李開復找我的時候。那一次我認真考慮後,也沒有回信。真正來講,是到Google找我時,我才有動作加入。所以我(用望遠鏡)看遠方真的有感覺,應該是從蘋果寄來的那封信開始,只是最初我膽子不大,不相信自己。

我要改變大家一個概念,擁有一個望遠鏡,就是要重新定位你所在的位置。不只是與時間的距離、也可以是和空間的距離,還有別人認定他與你的距離。台灣人最困難的地方,是一直以為自己在台灣,其實你在東亞。你所在周邊的市場、是全世界最蓬勃的市場。

如果再看遠一點,差異化就出現了。若你有這種思維,你就不一樣,擴大了自己的想像。

最近我常講「台灣加1」。過去20年,很多人西進中國。中國是一個14億人口的市場。可是如果你不看中國大陸,周邊也有8億人口的市場:日韓加上東南亞。我們在中心點,卻好像看不到這些人的存在。有能力又稍微往外看的人,在過去幾十年都得利了。

如果我們用日本人的思維角度來看,台灣人可以講中文、英文,比日本人整體來講的溝通能力好;如果不小心還會講一點日文,其實有很大的優勢。

未來,當更多遠距工作機會來到台灣時,這兩個語言會造成我們更驚人的優勢,為什麼呢?中國是個不斷變化的龐大市場,而中文會帶給我們市場經驗,而英語帶給我們從台灣出去的溝通經驗,這兩個都加在一起的話,台灣人就會變得很有優勢。

突破國界與同溫層,不只看到更要想得到

我的工作始終沒有離開台灣,但我做的都是台灣以外的事。因為網路就是一個望遠鏡,而且那很簡單,Google一下就有了。這就是你突破同溫層的能力來源。

現在年輕人的科技能力強,但要找到新的同溫層,不只台灣人,而是一些有在特殊鑽研的人。

當你在網路上認識很多不同跨國界的團體,就有突破同溫層的可能。所以你加入的社群,要是你原來土地裡碰不到的人,才是培養自己差異化能力的關鍵。

因著那群人,讓你的知識、興趣提高,之後你認識的世界也會跟著改變。可惜目前台灣這種現象比較少,因為我們用的是中文,又跟中國採取某種分離,這使得我們的空間被限縮了。如果愈來愈多的企業都朝這個方向走,這就會帶動質變跟量變。

疫情後,歐美企業開始習慣員工遠距工作,並把大量工作機會往亞洲搬,因為亞洲是市場所在,這給台灣帶來好處。5~10年後,你可以觀察,台北市裡會有兩種人,一種人在台北做全世界的事情,一種在台灣做台灣的事情。

以Google台灣來講,就是在台灣做全世界的事情,有些新創公司也是,例如愛卡拉。這樣的人在台北市現在恐怕有幾萬人;5~10年後搞不好是十幾、二十萬人,那會產生很不一樣的發展,開始有更多人相信在台灣可以做全世界的事。

這帶來兩種衝擊,一是薪水的落差、再來是視野的改變。我覺得這是良性的,會讓人更深刻地體會到台灣是個島——我們無法游泳出去,只能靠網路。

5年後,可以在台灣做全世界事情的人,英文能力一定要好。能力怎麼培養?就是開始關心外國資訊。我在Google台灣的同事原本英文能力不一定好,可是當你每天需要用它,久了就好了。

我說的這個望遠鏡,範疇不只限於地理,更是超越時空。大部分時間,我都在模擬,想像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如果是新創團隊,你要想像韓國人、中國人,他們需要什麼、在想什麼,你才能賣東西給他。不是看得到就夠,你還要想得到。

離開Google,簡立峰用其科技專業,推進台灣新創團隊的全球布局,走向下一個MIT獨角獸

望遠鏡教我的事

從小因為不能出去玩,簡立峰總是從家中大門往外望,想像朋友玩樂的場景。

這種看不到、卻運用想像力連結世界的能力,讓他成功在台灣打造國際科技研發基地,就像他在Google台灣位於台北101大樓辦公室置放的望遠鏡,不只是鼓勵員工從地理上看遠方,更要在心理上,預備自己突破舒適圈、出去冒險,在思考上連結世界。

(推薦閱讀: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就算沒有出過國,在台灣也能做國際的事!


推薦閱讀:

台灣最大工作人交流平台,協助新世代透過學習、成長,實踐熱情工作與快樂生活。是對年輕人最具正向影響力的媒體,創造企業與人才間的對話,克服學用落差,推動世代互助與典範傳承。在人生每個重要時刻,給予工作者實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