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世代求職】你跟上一個面試的人有什麼不同?劉安婷:講自己的故事,不要怕犯錯

為台灣而教基金會創辦人劉安婷,自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回台創辦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致力改善台灣教育資源不平等的問題。她想跟今年經歷新冠肺炎的畢業生分享她的求職面試經驗以及與夥伴創業改變教育不平等的初衷。創業前的她,曾經想跟別人一樣,最後才發現,原來當她坦承自己的脆弱,反而讓人看見她的自我覺察力。

她想對所有懷抱夢想的年輕人說:不要害怕犯錯,那可能才是你最珍貴的故事。

口述/劉安婷 文/胡詠晴

犯錯,是年輕的幸運

到了三十歲,回頭去看,我想對二十幾歲焦慮的自己說:「事情通常真的沒有你想得的那麼嚴重,你不會因為做錯一個決定,一輩子就毀了。」

當你將人生的時間軸拉長後,會發現沒有所謂「對」或「錯」的選擇,而是自己「如何面對」每一個選擇,對每個選擇的承諾、認真與開放,加總起來,不論是在高山或低谷,都會是很精彩的、無愧的故事。尤其當我們年輕,相對的包袱比較少,我們還有相對多的時間、也相對比較不用考量對家庭的影響,錯過了這些時刻,年紀越大,雖然一樣都能「犯錯」,但需要付上的代價可能就越大了。

很多人說「中年危機」,常常指的是,人到中年驀然回首,人生所剩不多,而自己卻一直在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其實近年也有人說「中年危機」提前到「四分之一人生危機」(Quarter-life crisis,指25歲左右),講的便是一樣的概念,而這也是我想給年輕人的鼓勵:「不要等到有危機感、似乎來不及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別人的期待裡面」,你活在這世界很獨特,應該去寫自己的故事。

為什麼最幸運的學生,卻選擇最安全的路?

大學四年級前的暑假,我在瑞士的日內瓦實習,那是一個國際性的非營利組織。

實習結束,我的主管帶我去一個餞別的午餐,用餐時他問我畢業後要去哪?我說我不知道。他大罵了一聲Shxx,我嚇了一跳,我以為他是一個很疼愛我的主管,怎麼會突然罵我?

這個主管認真地跟我說,他看著一批又一批像我一樣得到很好教育機會的年輕人,憑著亮眼的畢業證書以及各種不錯的資源開始準備求職。這樣的我們是一群最有能力承擔社會風險的人,也是最幸運的一群人。講難聽一些,就算一時「失敗」了,我們也一定不會養不活自己。但我們卻因害怕而陷入茫然,最後選擇了「最主流的道路」,而這條路,未必是我們最喜歡的,但卻是最安全的。

現在回想起來,他是好意的想提醒我: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思考,為了自己、也為了我們的社會,能不能不要只選最安全的路,多冒一些風險,去走一條別人不一定走過的路呢?

更何況,「安全」時常是個假象。例如,我大學畢業前後,正好遇上金融海嘯。跟現在的疫情一樣,原本你以為安定的路,不一定那麼安定,原本以為主流的選項,其實也不一定永遠存在。

追求安全沒有錯,但我們應該正視的是那背後可能有的恐懼。我認為,出於恐懼做的選擇,其實時常是低估了自己的價值。就像我看每個教室裡的學生,我深深相信每個孩子受造都是極其特別的無價之寶,我同樣也是這樣看我自己與身旁的「大人」。

當我知道我的生命是如此「高價」的、珍貴的,而且這份價值是與生俱來的,不是靠我的「表現」或別人的眼光換來的,那麼我更應該有冒險的勇氣,透過我的一個個選擇,抬頭挺胸的將這份價值極致的活出來,而不是讓恐懼左右了我。在這個前提下,我在大學畢業時投了非常多不同產業的履歷,從優衣庫的店長,到廣播電台的助理,顧問公司、政府機關,我不設限地嘗試。因為這個過程,才能從挫折中長出現在的自己,引導我選擇出現在看來我一點都不後悔的道路。

許多學生曾經問過我,「難道你不會去計算這些選擇中的機會成本嗎?」聽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好奇,你的機會成本的「算式」長什麼樣子呢?有些人認為放棄一份高薪的工作是極高的機會成本。但放棄一個你不做一輩子會後悔的工作,這個機會成本真的有比較低嗎?你會願意用多少錢去換「無悔」?

就像是在電影「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 中,男主角有一句很經典的台詞,他問一個在某公司中工作了非常久、害怕離開的資深員工:「How much did they pay you to give up on your dreams?」(他們付了你多少錢、買走了你的夢想?)工作佔了我們成年後絕大部分的時間,這些時光可以說是最大的成本。若有選擇,你是否有把生命「浪費」在真正有價值的事呢?

你跟上一個我面試的人,有什麼差別?說出專屬你的故事

當年找工作時,走進面試間,我看見二、三十個跟我穿得差不多,連履歷表的格式都很像的年輕人。

走進去面試時,我以為我是準備好的,照著學長姐的建議,講出一個我練習很久,背得滾瓜爛熟的版本,但是我眼前的面試官卻頭也不抬地說:「你跟上一個我面試的人有什麼差別?」

是啊,從我的服裝到我的答案,我都在複製別人,而非呈現我自己。我們只想給別人看他們要的樣子,但最後卻變成每個人都長得一模一樣。

我當下意識到,我並沒有認真花時間探索自己在追求什麼?我以為我在為自己的人生做準備,其實我只是在模仿別人的人生樣板。

在這一些挫折的面試經驗背後,我發現,履歷表其實只是講故事的一個工具,重點不只是它的格式,重點也不是背出別人喜歡的答案,重點是到底我夠不夠認識「我是誰」?履歷表乘載的其實是關乎我的一個個選擇。在這一個個選擇背後,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相信什麼?我能不能清楚地把這一些故事講出來?甚至,我能否意識到,能夠有選擇權是多大的幸運,而我又拿我的幸運為別人、為大於自己的目標做了什麼?

當年的我,錄取的關鍵在於「坦誠自我的脆弱」,用現代的話來解釋,我們在徵才的時候,都希望年輕人具備高度的自我覺察,我們希望人才不只能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而你能夠不卑不亢去看待自己,才是重點。

換位思考讓履歷脫穎而出

這幾年,我收到上千份履歷表,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履歷表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不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寫,而是懂得從組織的角度去寫,懂得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資訊,能夠用精準合宜的篇幅讓我們看見你是誰。懂得從對方的角度思考,這會是很大的加分。

第二,自我覺察。很多年輕人會展現自己的優勢,但裡面卻看不見你的想法,你的人生價值,你對職涯的期待在哪裡?你想要做的事情,透過什麼樣的角色,最能發揮。

最後,不論你來自哪一個背景、領域,身為此時台灣的年輕人,要擁有責任與使命感,眼界不僅止於自己的前途、組織,心中要有更大的圖像。這是我心目中對卓越的青年人才的定義與想像。

WP1312X600-20200702

為什麼後來的我,選擇與夥伴一同「為台灣而教」

因此,接續著「我是誰」的自我對話,我常常反思,我為自己土地上的孩子做了些什麼?我的成功,不完全是靠我自己的努力而來,某種程度,我就像中了人生樂透,有愛我的家庭、有充足的教育機會,才能夠成就今天的我。所以我的起心動念是,我能為這塊土地的孩子做些什麼?憑著這個信念回到台灣。

我在學生時期去了很多發展中國家,在非洲的迦納、加勒比海的海地、或者法國的貧民窟,這些地方都很需要教育資源的投入。而回到台灣,我同樣看見一個孩子的出身,可以決定他的教育品質,以及他對未來的選擇權。這樣的教育過程,並沒有隨著台灣的經濟發展而縮小差距,反而,越拉越大。

同時,因為我自己的母親是個小學老師,她當了25年的小學老師,我看著她對每一個接觸過孩子帶來的關鍵影響,往往不是因為教了他什麼知識,而是因為看見他的特別,看見他們未來可能的樣子,相信他們、支持他們,陪伴他們做人生重要的選擇。

最後,我也期待自己可以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不是只為了一個飯碗工作而已。在TFT的我們相信,多數當代社會重要的社會議題,追根究底,都跟教育有關。雖然教育能看見成效的時間最長,卻是影響社會最有效的做法。要改變社會,就從教室開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設計 TFT 計畫,希望邀請更多夥伴加入我們的初衷。

想加入TFT計畫要怎麼準備?沒有相關學經歷怎麼辦?

第一個建議是”Start with a why”。

我時常建議在思考自己的「為什麼」的人可以參考一個「三圓」的模型,這也曾經是我的一個主管跟我分享的。

第一個圓,是「我想做的」(What I want/like to do)。

以申請TFT為例,你可以回顧你的人生經歷,為什麼你對教育或不平等議題產生興趣呢?不管是你曾經碰過很好的老師、或是你曾經有照顧弟妹、當家教的經驗,或在輔導別人的過程中發現,這個議題是你有熱情的、或是教學的角色是帶給你成就感的…等。又或是你從不同的社會議題裡發現,教育是很多問題的根本,你切身的看見教育資源不均所造成的影響,而這是你在乎的。不管你的原因是什麼,從回顧的經驗去找到這個決定跟「你想做的」是有關聯的。

第二個圓,是「你能做的」(What I can do)。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能力、特質,去支持我們可以把某個角色扮演的特別好。比方說,在TFT的甄選過程中,我們重視「領導者」的六大面向,包含「系統思考」、「溝通協調」、「自我覺察」、「擁抱挑戰」等。你可以檢視自己過去,是否在哪個經歷中累積或展現了這樣的能力?或是你從哪些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優勢在哪裏?足以讓你有一定自信「能夠」勝任,這便是第二個圓。

第三個圓,是「他人需要你的」(Where I am needed)。

再次以TFT為例子,若是一個人只看得到自己「想做」與「能做」的,我們認為他可能也是個相對「自我中心」的人。而在TFT,我們相信一個好的「領導者」,非關他的位階,而是能在別人的需要中看見自己扮演的角色,進而帶動實質的改變。所以,你是否花了足夠力氣去理解TFT計畫這份工作要回應的需求是什麼?你是否能換位思考,充分同理需求端的視角,而不是只是一廂情願的「投射」自己的想像?

綜合以上三個圓,若能盡可能找到交集,便是一個完整的「為什麼」。以上是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建議。

第二個建議是,要成為一位好的老師,首先必須是一位好的學習者。

你最能證明自己可不可以成為一位好老師,從準備面試開始,關於偏鄉、關於教育或關於不平等你有什麼看法?透過主動蒐集資料與吸收資訊,成為一位優秀的學習者,你就有機會成為一個很好的老師。

最後的建議是心態。

很多人從一開始就根本的否定自己,比如:我不是相關科系畢業、我沒有相關的經歷,偏鄉很遙遠⋯⋯其實偏鄉並不遙遠,所謂,心遠地自偏,你必須要先有成長型的思維,你才有機會成為帶給孩子生命改變的好老師,也有機會能在未來成為改變教育不平等的領導者。

給新冠世代:真正的勇敢是帶著恐懼向前行

最近這波疫情,讓許多人內心難免感到更多恐懼。我想分享這段期間一直很激勵我的一個畫面,是在我很喜歡的電影《魔戒》中,電影中男主角佛羅多滿懷恐懼地帶著巨大的使命踏上旅程,在極為痛苦的時刻,好友山姆告訴他,每個偉大的人物都曾經恐懼、想要離開,他們的偉大並不來自完美,而是在可以選擇離開的時刻,選擇留下來。

人生旅途中有恐懼,是非常正常,甚至珍貴的事。正視恐懼,但不要被恐懼阻撓你想走的路,

「真正的勇敢是帶著恐懼向前行。」

時代的變革已經快速的在打破產業區隔,未來的產業界線會越來越模糊。過去讀金融系,畢業後從事金融業順理成章,但現在再也沒有什麼產業是不變的,可以一路不變做到老,也沒有什麼工作一定要是某個科系畢業才能做,甚至很多工作開始連大學文憑都不需要。

世界在快速變動,在已經發生的事件裡,你用什麼樣的特質應對這個變動的世界?你的心態是否足夠開放去面對未來的變動?將更為重要,擁有開放的態度,能夠面對高壓環境、能解決衝突、能同理別人、建立信任、並持續學習,將是任何組織都需要的人才。

除此之外,你的故事不會結束於任何一份工作。你的人生是拼圖,你或許不知道你會拿到的下一片拼圖是什麼,但你可以去記得你希望看見拼圖最終的圖像,一塊一塊的拼下去,有一天回首,你會發現這個圖像正在實現。

最後,我想推薦大家去讀一本書《第二座山》。《第二座山》談的內容是,人生能夠滿足的重點從來就不是「我」,不論是「我」的外貌、工作成就、財富等各個我們可能追求的面相。真正快樂的人,是找到一個更大於自己的使命、需求或呼喚,這個大於自己的東西可以讓人看到更深層的自我價值,而不單單只為了自己而活。

我很喜歡金恩博士說的:「直到一個人知道你會願意為何而『死』,他都不曾真正『活』過」(No one really knows why they’re alive until they know what they’d die for)。

如果可以找到「第二座山」,你的人生才會得到滿足與意義感。所以,不要只看你的履歷表,要去想像你的墓誌銘。

你覺得你的墓誌銘會寫什麼?你是一個勇敢的人嗎?你是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嗎?這個世界因為你活過,所以有什麼不同嗎?你希望墓誌銘寫些什麼,再回過頭來看你現在的選擇,應該會更清楚一些了。


履歷為何被已讀不回?第一份工作怎麼談薪水?最新職業開箱都在《104職場力》

追蹤【104職場力】粉絲專頁、職場更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