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生因為經歷的不同,對於生涯規劃也會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是否延畢是許多學生會考慮的問題,若延畢了會不會對未來求職有影響?修補學分期間能做什麼事?本集邀請三位有延畢經驗及需要延畢的嘉賓,分享他們如何在延畢期間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以下,精選本集「部分精華節錄」。想知道更多,快去收聽完整版的 EP106「青春通識課」Podcast 吧!
Uma 分享了自己的經歷:由於大三到新加坡實習,導致學分要移至大四時修,但衝堂的關係,有 4 學分要再延一學期才修完;Uma 也提到了去新加坡的原因,除了能讓自己身處英文溝通的環境外,落地後第一個月就能進職場也是重要因素。
文廷在醫學院體系,大一 4 學分必修,大三開始必修 14 學分,於大一下時考慮是否輔系後便發現在學分安排上注定要延畢,修輔系心理系後,考量自身學習情況,再轉至不分系。
光浩決定延畢原因除了學生身份能有的福利外,也能繼續申請不同的實習機會,探索自身更多的可能性,因為對影像有興趣,也會到清大修關於寫劇本、拍片等課程。
Uma 意外延畢的那一學期,仍然工作學習兩邊跑,面試時跟公司方說清楚目前的情況,也順利找到能夠接受的公司。
有的學生可能會在意延畢是否會影響公司對你的看法,Uma 談起邊補學分邊找工作那段時間,公司並沒有很在意新鮮人是否還有學分沒修完的情況,仍然是比較注重進公司後有沒有熱忱,職場裡的態度最為重要。
文廷對於延畢的看法是學生時期可以做很多為自己而活的事,像是跑社團、舉辦活動;出社會後則是要考慮為公司做了什麼,不完全是為了自己,延畢不一定是需要焦慮的事情,反而可以把握這段時光做更多職涯探索。
對於計畫性或非計畫性延畢的學生來說,看到身邊的同學比自己早進入職場,難免會焦慮,Uma 則是把焦慮轉化為動力,在意外多出來的學生身份期間面試正職工作,不預期公司會不會介意工作期間仍然要回學校上課,展現行動力,不陷入自己的情緒漩渦。
文廷所讀的不分系,學生們都會有對於學經歷有不同考量,因此許多同學也會有延畢的打算,所以有「不分系有三高,轉入高、轉出高、延畢率高」這樣的說法出現。
光浩認為延畢的缺點是心態上的調適,身邊的人都先離開了,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優點是可以盡量利用學生身份福利;雖然造成延畢的因素有很多,導致學生面對這件事的心態不同,仍然可以趁這段時間多利用學校資源。
Uma 補充說明,雖然她屬於意外延畢,但想起出國實習的經歷,當時若已知道自己會延畢,仍然會選則出國。
Uma 從職場經歷發現到,公司面試時幾乎不會問學生是否有延畢,更在意新鮮人對於工作有沒有熱忱;主持人也提醒學生,學歷與學校經歷適用期很短,能讓自己在職場之路有長久優勢仍然是看你的工作態度及累積的能力。
文廷認為延畢有好有壞,但在自己的時區裡,你永遠不會遲到,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時區,不用跟別人做同等比較,了解自己為了什麼而延畢,大學釐清想做什麼再畢業。
延畢與否其實也只是人生漫漫長路上的的一個小小選擇,只要知道自己為什麼做了這樣的決定,想好自己要做什麼,不管要不要延畢,其實都是人生經驗的累積,延畢或許看似比身邊同期晚一步進職場,但其實也可以是對未來職涯能更好銜接的選擇。
更多精彩內容,都在完整版的 EP106「青春通識課」Podcast !
追蹤我們的 IG @104youth 跟青春通識課一起全台錄音走透透!
更多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