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職場力

給媽媽們一個公平的工作機會,倡導平權停止歧視,從你我做起|觀點

給媽媽們一個公平的機會,倡導平權停止歧視,從您我做起

當我們在談平權與歧視的時候,您想到的是什麼?同性婚姻平權?兩性平權?

文/Peggy

台灣不是已經做得很好了嗎?

依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最新編布的2019年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 GII),以生殖健康、賦權及勞動市場等3領域的5指標,衡量各國性別平等情形,將我國資料代入計算,我國性別平等表現較前一年進步3名,為全球第6名,居亞洲之冠

沒錯,台灣的整體氛圍,慢慢地朝著正向的方向發展,但我在職涯診所還是看到很多問與答,透漏著古老的偏見跟歧視,而大部分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些就是偏見與歧視。

請重新閱讀以上幾點,當把媽媽換成爸爸時,您覺得這些情境是否合理呢?

這些性別偏見建築在不平等的家事分工與家庭觀念之上,比性別認同與同性婚姻更難打破,層層堆疊出逼近歧視的職場環境,甚至不管男性女性都認同這些既定的框架跟偏見,一切被視為天經地義。

我們的亞洲之冠,來自於有一個女性的總統,帶動了女性參政比例,來自於年輕一代的女性受過高教育,而且拒絕踏入婚姻生小孩,拉高了許多項目的分數,在已婚已生的女性工作領域,與就業率/再次就業率,都低於其他國家。

所以,我想要倡導的是:

「給媽媽一個公平的工作機會」

一個追求職涯發展的機會,而不是被迫在生子與升遷中二選一。

一個績效導向的考核標準,評估整體工作績效與工作時數,而不是下班時間。

一個尊重家庭價值的工作環境。

一個同薪同酬的公平世界。

公平,代表的是不受到歧視也沒有優惠,有多少付出就多少收穫

已婚已生的媽媽們,在台灣是一個最辛苦的族群,雖然談戀愛結婚是幸福的,養育孩子延續生命是全世界最美好的事。

但相信我,若這些偏見與歧視無法改善,已婚已生的媽媽們,極有可能成為不婚不生的最大支持者。

「為什麼媽媽值得更好的工作機會?」

身為主管或企業主,媽媽朋友是您的好員工,穩定積極的人才

傳統思維覺得,事業與家庭是相對立的兩端。中國人歌頌了五千年,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深植人心,治理黃河拯救世界這麼重要,家人算得上什麼?根深蒂固,員工就是應該要完全投入事業永不下班,趕著下班去接孩子的竟會被視為混水摸魚。

若還秉持著這種想法,只能說大概是落後了現代社會五千年左右。

根據親子天下2020年的統計,婚姻與生子不影響工作表現,已婚已生的媽媽們工作表現更穩定,更擅長溝通,而且更願意爭取更高的位階與薪資。

我個人在生養過小孩之後,覺得這個結論完全合理。

我在科技業遇過最無理的客人,都沒有家裡的0-2歲幼兒難纏,不管客人講什麼語言,都可以溝通、合理等待,工作有同事跟團隊可以支援您;反觀嬰兒根本連人話都不會說,而且他立刻現在馬上要被滿足,還會不自覺的以死相逼只要媽媽照顧。「失職的母親」甚至會上頭版報紙被公審,除了在護理醫療第一線外,您有遇過如此棘手的職場狀況嗎?

養小孩是奢侈品。在擁有小孩後,基本上失去了任性辭職甩辭呈的權利,每個月都有托育費用,有吃喝拉撒,有學費補習費,單身一人可以勒緊褲帶,拖兒帶女根本沒有率性的本錢,為了爭取多一點的家庭收入,為了那一枝草一點露,有孩子的員工比其他人更競競業業。

身為主管或企業主,媽媽朋友是您的好員工,穩定積極的人才,多給媽媽一些機會吧!

身為父母,媽媽為了家庭收入,與下一代的發展,應該投入職場

傳統思維覺得,母親的身分與角色,應該大於工作成就。
父親投入工作是為了家庭犧牲,而母親投入工作是犧牲了家庭。
必須再強調一次,如今這種觀念真的過時了

根據蘋果橘子經濟學這本書的研究統計,高社經地位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成績成就「是」正相關;學齡前是不是母親身24小時陪伴「不是」正相關。翻譯成白話文:孩子是錢栽培出來的,5歲以前的陪伴雖然重要,但沒有您想像的重要,找專業的保母老師取代父母是一樣的。

除非家財萬貫真的不缺錢,母親持續投入職場,從事有價值的工作,能提高或維持家庭的社經地位,對家庭的貢獻是很高的。即便短暫來說,薪水差不多都支付托育,感覺很不划算,但職涯不中斷,10-15年後有機會踏上較資深或管理職務,在小孩最需要用錢栽培的時候,能提供職場的視野,以及財務上的後盾。

另外一方面,哈佛商學院最新研究指出,職業婦女的女兒們成年後全職工作、在職場位居高位的比例較高,平均收入也較家庭主婦的女兒們高。本研究同時發現,職業婦女的兒子們更顧家、願意花更多時間分攤家事及育兒責任。

媽媽們有工作,能夠自我實現,不斷的追求進步是很重要的,不管是為了錢,為了家庭,還是為了孩子。

身為台灣人,我們需要更多人投身父母行列,打造家庭友善的大環境

台灣需要提升生育率,人人有責,就讓我們從打造友善公平的職場環境開始。

當每個人都把養育子女與孝順父母,都當成是人生必要的過程,善待目前身邊有需要的同事。即便您現在沒有孩子,這種彈性也適用於未來每個人照顧的父母家人。

當同事有緊急狀況需要回家的時候,能不能想著,我的家人也有可能有這個需求,而多給一些體諒,大方的讓同事回家。只需要告訴他:有急事我會扣您,報告記得明天要交,寫不出來要說。

當職場的大部分人改變想法與態度,讓女性覺得結婚生子是職涯生涯的一個轉折點;讓更多父親覺得辭職在家,為家庭付出也是一種讓人驕傲的職涯選擇,絕對有助於整體社會價值觀的進步,讓更多人願意享受生兒育女的幸福美好過程。

我完全不是兩性平權的專家,這是我第一次為了相關的議題發聲。

我很希望,大家能給更多女性力量,跟男性一樣把長期職涯規劃,全心投入工作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更希望,能有越來越多人改變想法,讓台灣整體工作環境與家庭環境能更加友善。

希望在20年後,我們能不能讓不管男性或女性,有沒有婚姻、有沒有孩子,都能自由的選擇要投入家庭或職場,或更棒的在生活與工作中達成平衡,覺得孩子帶來美好的生活,而不是甜蜜的負荷,有更健康快樂的社會。


歡迎與謝宥淇交流 (點擊下圖發問)

邀請大家加入104 Be a Giver (點擊下圖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