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職場力

當主管一定要請客?自掏腰包聚餐卻被員工「當凱子」點最貴的,怎麼辦?

主管約聚餐被當凱子?

歲末年初免不了部門聚餐,有位主管打算自掏腰包請客好好慰勞部屬,卻遇到屬下起鬨、拱大家豪點數千元套餐與酒水...。面對這種情形,如果沒有即時制止可能讓場面一發不可收拾,但嚴肅起來或翻臉卻也可能讓屬下留下不好印象。這位主管感嘆原本想犒賞員工的一頓飯,卻有一種被當凱子的無力感......

文/《104職場力》小編

歲末年初回顧這一整年的發展與成果,也為下一年度立下期許和目標,公司部門不免俗開始辦理聚餐,慰勞眾人的努力也增進團隊士氣。但聚餐一攤接一攤,連續下來荷包可能吃不消,身為主管一定要請客嗎?如果又遇上同仁毫無節制點餐,甚至不斷起鬨主管別小氣,該怎麼辦?

當主管需要請客嗎?被屬下當凱子荷包大失血,怎麼辦?

聚餐到底該不該請客?請客卻遇到屬下不會讀空氣隨意豪點而荷包大失血?平時需不需要請下午茶、點心、飲料?

身為主管職可能或多或少都遇過類似狀況,也有相同困擾者於《104 職涯診所》發問:

我是某小公司的中階主管,上個禮拜剛好想到我們這個區業績,已經連續3個月達標了,便自掏腰包請大家吃日式料理,想說慰勞屬下的辛苦。沒想到,卻差點沒被其中一位員工氣到吐血!

本來大家都正常點各自喜歡的套餐,結果輪到該員工時,他點了一客要4、5千豪華特餐,還起哄要大家點最貴的,反正是主管請客!大家看我笑笑的沒翻臉,可能想說好玩,還真的就都改成最貴的套餐,該員工甚至沒經過我的同意,擅自幫我開了4瓶幾千塊的酒…後續更起鬨要常辦、要大方一點…

我想讓大家吃得開心,也並非請不起。但那個員工的態度和起哄讓人很不舒服,有一種被當凱子的感覺,怎麼有人這麼不會做人?

是我太小氣嗎?遇到這種人該怎麼辦?以後我還能再請客感謝屬下們嗎?
(萬一他又再亂起哄,我真的會不知道該怎麼辦?)

104職涯診所 批發業 經營幕僚 匿名(31~35歲)

歲末年初慰勞部屬們一整年辛勞,也為下一年度目標齊力同心。

但面對這種情形,如果沒有即時制止可能讓場面更加不可收拾,但嚴肅起來或翻臉卻也可能讓屬下留下不好印象,甚至讓氣氛尷尬,令人困擾棘手。

有沒有什麼兩全其美或較妥適的方式呢?透過《104職涯診所》和《職場力》的整理資訊,看看職場前輩們有哪些實用的好建議。


事先訂好原則,或交予同仁以一定預算處理聚餐

面對臨時起鬨、意料之外的事總讓措手不及,但聚餐、請客目的當然是希望每個人都開開心心、凝聚部門向心力。

如何避免未來再發生相同狀況、讓大家吃得滿足、自己荷包也不會大失血?看看職場前輩們這樣說:


從聚餐請客,也能了解部屬的行為與個性

遇到部屬起鬨、總在這種場合佔他人便宜,使其他人感到困擾,其實也能因此看清其為人、個性,而未來不論公事、私事皆可有所應對。

透過一頓飯就可以清楚了解部屬的行為與人品,換個角度想反而是輕鬆掌握部門狀況、每個員工不同的個性,日後相同狀況或公司業務上得以因應。

進一步,主管如看到員工的錯誤、不當行為,更可以適當制止或提點。相反的視而不見、也不出聲喝止,也有可能讓其他員工感到心理不平衡。

元智大學管理才能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李弘暉指出,和西方文化相比,東方文化比較重人情。許多主管當久愈來愈不願意得罪人,猶豫講出員工不喜歡聽的話、糾正員工的表現,可能引來反對聲浪。但是:

「當部屬的或許可以說自己不要得罪人,但當主管的不行,出於好意、目的正確時,就算是逆耳之言,也要坦白說出來。」

延伸閱讀:別當爛好人!主管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做好事情


調整心態、人情社交

主管什麼事都有,職場前輩認為就當作「花6萬學一堂主管課程」。而前面也建議不少未來因應方式,可以先訂好預算、先請幾次小的、請信任的同仁協助聚餐事宜等。請客不外乎搏感情、拉近與部屬間的距離,但適當的請才能有效提升辦公室氣氛。

過去也有網友在網路論壇討論相關話題,表示常常被底下的人凹請客、請飲料、請小點心或吃飯,不曉得這種主管請客文化是台灣特有的,還是全世界都有?

而網友反應多數認為「錢能搞定的事都是小事」、「量力而為就好」、「偶爾花點錢搞定關係」、「見面三分情,未來做事真的會好做很多」、「帶心有很多種方法,這是最簡單的一種」。

換個角度從部屬看待主管請客一事,「如果上班有人請吃免費的,奇摩子真的差很多」、「加班時主管的午餐下午茶都不手軟,對員工來說這方法降(加班)火氣真的很有用」。或許平時請客一時之間看不出什麼效果,但當真的遇到事情時,這些日常社交可能就使同仁在感受上有所差異。


適時切換4角色做好團隊管理

另一方面,主管職位與一般職員的不同處,除了專業能力把事情做好,也需關注於能提供團隊什麼樣的幫助,除了「管事」還要懂得「理人」。

有時公司急於補上人力,還沒完整培訓便將有用之才拔擢為管理位階,但如果沒有仔細思考這個職位的意義,很容易落入「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因各種截然不同的困境而無法勝任。

《職場優升學》一書即提供一種思考方式,面對你的團隊夥伴時,可以透過4種角色來體現自我價值:

  1. 伯樂
  2. 教練
  3. 分析師
  4. 啦啦隊

作為一名「伯樂」辨識每個人的特長並將優勢正確運用;成為一名「教練」針對個別差異提出有幫助的建議;也是名「分析師」幫助團隊分析各種優劣利弊,協助成員並補足當前盲點;最後也是一位「啦啦隊」在團隊努力過程中就會陪伴與激勵,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獲得成就感,適時給予肯定與激勵,而非僅僅關注達標數字與結果。

進一步了解4種角色:晉升了,卻不知道如何當主管?適時切換4角色做好團隊管理


關於【主管帶人與管理】更多議題及討論,這些觀點供您參考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