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個個專案餵養出夢幻產品,ARTOGO養活一支團隊還跨界殺進線上策展產業|台灣新創

ARTOGO帶你看展,是一個讓你坐在家裡就可以逛遍全天下的展覽的平台,只要透過瀏覽器即可使用,不必下載任何APP或軟體。 聽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聽起來有點像是給一小撮藝術人士使用的產品,必須仰賴政府補助才能活下來的藝術專案? 不,ARTOGO看好「看展」如同「上課」。他們認為,線上看展,將是下一個大爆發的新型態線上學習方式,而線上學習單單在台灣就已經接近千億產值。

文/Mr. 6 劉威麟

ARTOGO的共同創辦人Howard楊仁豪的學歷與專長背景,就會嗅到ARTOGO不只是一個文創或藝術項目。

楊仁豪不是瀟灑的藝術家,而是一位嚴謹的法律工作者,東海大學法律系畢業後,楊仁豪先留在學校工作,就近在台中創辦了他的第一家公司,專接企業法務外包。不過,冒險心在心中無法自我澆熄的他,看到數位科技成長速度「一日千里」,再看到自己所在的枯燥的法務本行「數十年如一日」,受不了趨勢之火的感召,於是,才剛畢業就想轉行,楊仁豪將自己豪擲投入科技創業。

數位內容平台,就是楊仁豪當時鎖定的。

當年看到對岸中國在線上學習的發展非常先進,直播、podcast,都是他們先做,台灣步調已慢,現實面覺得,這不是機會,什麼才是機會?但,當時仍是雨後萌芽階段,雜音不少,很多人對線上學習有問號,當時Youtube已不少免費影片,誰會付費上課?七年之間,楊仁豪親眼目擊了線上學習從小到大,去年2023年已有超過200萬線上平台會員數,還不包括教科書的線上學習。他自己也創辦了他的第二家公司參與線上學習市場,只可惜,錢燒光,沒有成功。

比線上學習更厲害的「線上看展」

這次,是楊仁豪的第三次創業。

圖/楊仁豪提供

他思考,什麼產業,在2024年,將有機會如同線上學習的2017年呢?

楊仁豪做了一個大膽的假設──線上看展,是下一個潛力。

看起來好像一個大、一個小?

一個是實際學習(上課),一個只是休閒娛樂(看展)?

事實是,一般消費者逛展的實際需求,遠高於一場線上課程。邀請一位講師來台灣做收費課程,不如將國外的一個展,整個「搬」來台灣收門票,一家子一家子的買好幾張票進場,排隊都願意。如果不是礙於策展的巨大硬體成本與風險,或許很多公司都想要辦展呢。當ARTOGO出現在市場上,讓這些實體展館可以二度「搬」到網路上,就幫助了已投入巨大硬體成本的展覽可以賣更多票、賣更久的票、賣到全球任何角落。

「藝術展覽和線上學習的發展,其實是一模一樣的。」楊仁豪認為。不同的是,課程以影片或文字資料呈現,展覽則以立體空間呈現。展覽賣的是有故事的知識,一場展覽就是一堂最豐富的課程。

在線上辦一個展,其實有分「純線上」以及「實體轉線上」,ARTOGO也從經驗漸漸找到了它們之間的差異──若是「純線上」,用戶會期待它像3D遊戲一樣,由於全部的虛擬設備皆「無中生有」,製作成本就會很高,且這種展還不一定賣得好。但,若是將已經實體化的展,透過3D拍攝,變成線上,還加入語音導覽,以及引導動線……「重點就變成是『說故事』。」楊仁豪用了一個很特別的比喻,說明了ARTOGO如何讓一場實體展線上化以後變得更精彩、更高人氣。

「國際太空站」策略,一點一點拼裝出更好的產品

一個讓民眾線上看展的平台,應該長什麼樣子?沒有「前人」可以借鏡,才剛剛創業失敗的楊仁豪又沒有資金,他用了一個很特別的方式建立起ARTOGO。

楊仁豪用的是「國際太空站」策略,一塊一塊的慢慢組裝、慢慢建。

圖/楊仁豪提供

回顧2020年過年後,算是ARTOGO的起始,當時,已身無存款的楊仁豪,先申請10萬元的政府紓困貸款,此時楊仁豪已經做了兩次DEMO,有藝文場館主動來詢問,用專案的方式,和這些場館合作,於是,第一版的ARTOGO就有機會實現了。

來自第一批客戶的專案收入,楊仁豪大約拿兩成當自己生活費,八成給其他的夥伴。創業一定辛苦,楊仁豪事後計算過,那六個月期間,他自己平均每個月只拿到約1萬多元,但這樣的方式,ARTOGO的平台,就慢慢的建立起來了。

案子一個一個的接,就這樣,過了一年多,來到了2021年四月,楊仁豪覺得可以設立公司了。此時,資本額先新台幣50萬,成立後,立刻就去申請新創貸款100萬,然後,跟一年前一樣,拿這些專案收入分給夥伴們,繼續為新客戶開發專案,一邊補強ARTOGO的產品技術。

「這錢花得很快。」楊仁豪說。

但,每一次花錢,ARTOGO的系統就更完整了

半年後,楊仁豪拿著更完整的產品,再去申請更大一筆的青創貸款500萬,進入2022年,專案開始變多,產品也愈來愈完整,到了去年2023年,第一輪募資更迎來了1000萬,楊仁豪與團隊終於達到財務上的穩定里程碑,可以開始減少專案製作,更全力去完善他們的ARTOGO平台,將主要收入來源慢慢往使用者付費的方向前進。

如今,貸款已還了一半,也陸續開始上線更多的線上展,楊仁豪表示,單單去年底的幾個月,就談了十幾檔的內容。

從ARTOGO我們學到的是:心中有一個點子,其他人都質疑,沒關係,只要有專案案主願意付錢來得到它,那,這個點子,就有成形的機會!

以「專案」養「產品」,就像國際太空站,最後拼裝出一個驚人的成品。尤其,ARTOGO是平台概念、模組化的經營,成本只會愈來愈低,當流量也跟著愈來愈大,就等待著利潤爆發的那天了。

「我是冒險家個性。」楊仁豪說,看到很多同學都當律師了,都自己開事務所;他家算是傳統家庭,家人多是公務員,沒有什麼商業背景,楊仁豪很感謝家人不反對這麼一個奇葩的他,對他來說,「不反對」就是最棒的支持,加上經濟上家裡也沒有給他額外負擔,他只要算好自己的生活費,就一點一點的建造這平台,精密的計算下,一點一點的安全的進行他的冒險之旅。

如何組成一支高意願、一起奮鬥的年輕技術團隊?

由於楊仁豪做的不是一個大家已熟知的平台類型,一個像ARTOGO的看展平台,到底應該長什麼樣子,沒人知道。因此,ARTOGO要成功,其實需要整個團隊維持高意願「一邊做一邊修改」

楊仁豪到底怎樣組成一支一起奮鬥的團隊呢?

ARTOGO團隊目前大約六個人,由今年37歲的楊仁豪,帶領一群20幾歲的年輕夥伴,這樣的組成,也教了我們,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率團隊。

圖/楊仁豪提供

在台灣,觀察過往,許多高效率團隊都是由一群學長姐、學弟妹組成,只要彼此之間從學校就認識,默契佳,一起工作既開心又不分你我;不過,學法律的楊仁豪,其實沒辦法認識這麼多數位科技相關的學弟學妹,可以一整串的帶出來創業。好在,由於上一個創業的數位內容公司,楊仁豪因此認識了一位實習生,也就是後來ARTOGO的共同創辦人Walt。

當時Walt還是大學生,在行銷上面很有天份的他,後來,就找了他在成大的同學或同學的朋友,讓這群同學,組成了ARTOGO的團隊骨幹,其中包括可以寫前端程式、後端程式、UI/UX的都有。原本大家不支薪,每一個人都是股東,後來慢慢的縮到只有兩個共同創辦人,剛開始進來的幾個工程師在外面明明已經年薪百萬,進來卻得薪水砍半,畢竟ARTOGO初創還無法給到市場上的水準,但還是願意一起;隨著資金慢慢進來,這些夥伴的薪資才逐漸回復到應該的水平。

楊仁豪的法律專業老本行,在數位策展也意外的得到發揮。每次合作需要的簽約,尤其在數位的授權方面,千變萬化,楊仁豪可以給予第一手的彈性。

不過,ARTOGO這產業畢竟對幾年前的楊仁豪來說都還是陌生的,因此楊仁豪自己也經歷了專業大轉彎。他本來就喜歡逛展,但一度對其他都不甚了解,這幾年來,楊仁豪找了很多國內外相關技術,重要的是,如何為展館帶來價值?商業策略是什麼?「不是相關的科系,中間有非常多辛苦的挑戰。」楊仁豪表示:「不過由於很有興趣,所以學習也很快。」

有趣的是,楊仁豪認為,反而是因為跨到另外一個行業來開拓,成功率才因此更高!

跨行,就不會被像其他身在其中者,被現有的框架,給誤導了重點。許多年以來,藝文線上化的關鍵重點都是「保存」(數位典藏),但楊仁豪是要大眾可以在家看展,目標是流量、是人氣、是參觀的臨場體驗,或許,做這種藝術展覽線上化,非藝術家做起來可能更有人氣,也就是可能更容易成功!

每個行業應該皆是如此,只是,那個機會,還沒被挖掘而已。

今天,當你進入ARTOGO,發現它已是相當完整且成熟的線上看展平台,但現在你才知道,它其實是一個創業團隊多麼大膽想像下的作品。

你的產業,也有機會做出這樣的作品,無論你是什麼科系畢業,無論你的工作經歷都在哪裡,你都可以跨行到另一個地方,慢慢的組裝,它都會是一個漂亮的機會,或許甚至有機會可以憑一股瘋狂的理想風,吹翻整個產業。


小編帶你看【ARTOGO 藝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往徵才頁面

公司簡介:
ARTOGO是一個藝文線上看展平台,提供展覽方完整的的線上展示解決方案,包含實境/虛擬線上展間製作服務等等,良好的體驗使得線上看展得以實現;ARTOGO作為看展平台與入口網站,提供大眾各式的線上展覽內容觀看,實現新型態的線上文化消費模式,更希望做到國際化的線上文化交流。

福利制度:
1. 一週至少一天 Remote Day,自由在任何你想要的地方工作
2. 彈性上下班時間,避開通勤尖峰
3. 到職即享有 7 天彈休,努力之餘也要好好休息
4. 牛奶、咖啡喝到飽,零食吃到飽
5. 定期舉辦團隊活動,重視每個相聚的機會
6. 團隊均齡 28,有趣、熱情、有想法、有衝勁,溝通合作無障礙
7. 藝文活動好朋友,各式藝文相關活動公關 VIP 票通通有

(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

推薦閱讀:

★ 【104人力銀行LINE好友,熱烈募集中!



點選【圖片】加好友,週週職場好文推播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