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熱議:「不是學歷沒用,是你的學歷沒用!」名校學歷真能替職涯掛保證嗎?前外商主管直言:「學歷紅利期」往往很短,職場上拚的全是專案成果與軟硬實力。本文拆解企業實際招聘流程,剖析為什麼「學歷是短期標籤,個人能力才是長期價值」。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不是學歷沒用,是你的學歷沒用!」這句話最近又在社群媒體上掀起一陣熱議!名校畢業生說,過去班上的前3名的同學現在都在知名企業擔任高階主管,這證明了學歷的重要性!抱持不同觀點的人則說,很多成功的公眾人物都沒有高學歷,這證明了學歷不是成功的要素!學歷到底有沒有用?我覺得要從公司的招聘流程來看:
1. 履歷階段 | 也許會設定可接受的學校範圍(如:台政清交、世界排名前50) 注意:不是每家公司都以名校為門檻,除了學歷,同時也比相關經歷。 |
2. 面試階段 | 以相關經歷、硬實力、軟實力比較評估 |
3. 選定錄取人選 |
如同我之前在文章「3個原因碩士學歷對求職不一定有幫助」中提到的:「學歷只是求職流程裡的初步門檻。」的確,有部分知名企業在篩選履歷時會將特定名校畢業視為基本條件。但履歷評估並非只比較學歷,相關經歷同樣重要。面試階段更是著重考察應徵者的工作能力和過往案例。一旦開始累積工作經驗,對於資深職位而言,學歷的重要性更是降低。企業更關注的是應徵者曾任職於哪些公司以及具體的工作成就。在個人的履歷上,學歷早已被放在後面的位置。
延伸閱讀:碩士學歷能為求職加分嗎?3個原因「不一定有幫助」,過來人分析基本門檻
我在外商工作期間,曾親眼見過一些常誇耀自己名校畢業的同事,在面對實際的業務挑戰時顯得手忙腳亂,不僅工作表現平平,升遷速度也不如預期。由於缺乏具體的工作績效可以展現,多年後他們仍然只能不斷強調自己的名校背景。
相反的案例是,一位畢業於私立大學的同事,從基層職位開始就非常努力學習,持續精進專業技能,甚至在下班後積極尋找外籍老師練習英語,提升語言能力。儘管曾有獵頭潑冷水,認為他的學歷在外商要晉升到總監的職位有難度,但幾年前,他已經成功被外派到國外擔任總監。
當然,我也見過許多學歷優秀且職涯發展順利的案例,但他們的成功絕非只仰賴學歷,更重要的是他們具備能勝任工作的實力和特質。進入職場後,真正關鍵的始終是「你擁有哪些實際的工作能力」。
我自己是紐約大學的碩士班畢業,也算擁有不錯的學歷。但我認為,名校對個人的最大幫助其實是求學時期,身處在一個充滿優秀人才的環境中,能夠開闊視野,並從他人身上獲得許多成長的啟發。離開學校後,學歷就是一個取得工作成就前的短期標籤。隨著工作時間的累積,每個人都應該要能從自身的工作經歷和個人能力中發掘更多能展現個人價值的標籤,讓學歷這個標籤的重要性逐漸降低。
職場競爭是從拿到畢業證書那一刻才真正開始。無論學歷如何,都需要積極規劃職涯發展方向,努力學習,並持續累積專業能力。只要能夠做到這些,無論你的起點如何,都能在職場的賽道上跑出屬於自己的成績。
(原文標題:名校學歷是職涯保證?我來告訴你真相!)
工作快找:最多職缺,線上編輯履歷,一鍵應徵超方便
My104:到會員中心快速編輯履歷、查看應徵成效分析
履歷診療室:給有履歷的你,24 小時免費線上履歷健診,與前輩聊聊
職涯診所:各種職場上的疑難雜症,快上 104職涯診所 發問諮詢
找公司:協助求職者了解公司薪水排行、評價、福利,找到心中的好公司
學習精靈:找到職業必備技能,提供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室共學社群!
職業適性測驗:分析你的性格優勢,推薦跟你個性最速配的工作
一對一職涯諮詢:求職障礙、轉職焦慮、升遷瓶頸,資深顧問帶你走出職涯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