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日前有網友在Dcard上求問,「去博弈公司上班對未來發展影響大嗎」,引發眾多熱議。原PO提到,家裡一位剛畢業的妹妹因就學背景為私立科大外文系,求職過程頻頻碰壁,近日有人介紹他到某間位於科學園區的博弈公司擔任客服,待遇相對優渥,令妹妹十分心動。然而,原PO對博弈產業存有疑慮,雖已特別確認該公司確為合法設立,仍擔心相關經歷可能對妹妹未來的職涯與履歷造成負面影響。
延伸閱讀:不小心進了博弈產業,我會惹上法律麻煩嗎?該如何自保?
該貼文迅速累積大量留言,多數網友直言「不建議進入博弈產業」,強調博弈產業屬於高風險、高報酬的工作,長期發展性低,甚至可能留下「灰色產業」的履歷紀錄。有網友指出,「客服是出事一定會有罪的 ,所以才會簡單又高薪」,另有留言表示「寧願從比較低薪的公司穩紮穩打,也不要為了賺快錢跟自己的前途開玩笑」、「朋友之前有待過抓走,工作還有很多可以去找別的」、「好聽一點叫博弈,難聽一點叫詐騙」。
更多網友從實務面出發,強調此類工作雖薪水略高,但轉職困難,履歷上若被發現曾於博弈產業任職,對於想進入金融、科技等背景審查嚴格的產業,將會成為扣分項目,「跳出來後薪資難以銜接,很多人最後還是回去了,變成惡性循環」。雖也有零星聲音認為若真缺工作、急需收入,可考慮「短期進去、不要待太久」,但絕大多數留言仍一致認為「不要因為一時高薪,犧牲長遠的發展機會」。
年薪200萬,代價是遊走法律灰色地帶?作者「夢到」幾位工程師進入灰色產業工作,分享高額報酬後的真相:價值觀偏差、難以脫身、想要上岸的漫長掙扎。他提醒,除非打算一路走到黑,否則建議一開始就避開這些產業。本文節錄自《工程師下班有約》。
求職平台的職稱與實際工作內容可能不一定相符,近日有一名女大學生在論壇分享被半哄半騙去酒店陪酒的經驗,起初接到電話時,對方向她說明「酒吧服務生」工作內容,還稱不用陪酒,後續在經過面試,才得知實際工作是從幫客人「打手槍」、陪酒二擇一。由於她極需要錢,便決定嘗試後者的陪酒工作,但在任職期間遭受經理性騷擾和大量抽成,還被要求不得拒絕客人親吻和撫摸下體以外的部位,導致她自我懷疑、價值觀開始扭曲,即使後來離職了還會在睡夢中驚醒。
錯過企業來電會被黑掉嗎?該不該回撥?可能是詐騙嗎?《104職場力》整理了5個求職者碰到未接來電常見的問題及應對方法,從回電話術到通知設定一次搞定!
你有被騙過嗎?「不可能吧?怎麼會是我?」震驚、不甘心、超級懊惱的感覺,是不是很痛…警政署統計最容易上鉤的三大詐騙陷阱,你一定想不到!今天邀請人稱詐騙守護神的許致維律師,幽默拆解陳年手段。現場錄音氣到狂搖頭:「都幾年了怎麼還是老招!」
三川彰彥表示,生成式AI「賦能」詐騙集團不用太難的技術門檻就能施行,詐騙的狀況不僅在日本,也是全球普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