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充電

2019.12.09 | 3044次觀看

Knock Know 敲敲門的創業歷程

文/ KnockKnow敲敲門創辦人兼執行長 王郁評

● 什麼是Knock Know 敲敲門
Knock Know 敲敲門 (www.knockknow.com) 是一個以共享經濟概念 (Sharing Economy) 出發的知識社交平台,如同Airbnb及Uber,分享空餘的房間及汽車座位,敲敲門讓每一個人都能自在的分享獨一無二也是最珍貴的資產:知識專長、自身經驗與嗜好興趣。

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結合了知識分享與社群交友兩大功能,讓每個人都能在各自的興趣愛好中,找到與他人交友互動的媒介,也透過知識及經驗的交流,提升生活品質,創造更多人生價值與發展機會。目前平台上累積了上百位分享者及上千位用戶,每月有多場知識社交活動正在展開。

● 敲敲門的起源
創業想法來自在在美國工作期間,所遇到的專業能力挑戰;由於本身並不是行銷背景出身,在公司第一年,我才發現,做為一個好的行銷人員,不僅要有文案能力,懂得揣摩及預測消費者心理等等,還要有一定程度的美編能力,因此我開始趁著空擋,在YouTube上學習如何使用Photoshop等繪圖軟體。儘管看過一些教學影片,總覺得學習起來「卡卡的」不得要領,原因在於無法即時提出問題互動,無法直接解決盲點。

2015年底趁著耶誕假期回台灣一趟,我與一位從事設計工作的朋友約好,請她下班後陪我到咖啡廳,分享給我一些簡單的「撇步」,果然當天晚上就學到了很多可以立即派上用場的技巧。
也趁著難得的晚上,與這位朋友深聊最近的生活,才發現其實許多台灣上班族的共同點:通常因為下班很累,多半選擇直接回家,偶爾才會與老朋友敘舊,生活圈其實很侷限。

這讓我忽然想起,如果有人想交流某種專業,大家可以運用下班的空檔分享知識,不僅可以找到成就感,參與者 (Knocker) 學到知識,分享者 (Knower) 賺到收入,卻又不像一般上課一樣嚴肅、枯燥、必須保持紀律,透過這樣的知識分享,偶爾當Knocker,偶爾當Knower,各自分享自己的專業,也正好可以重新定義社交模式,拓展交友圈,不是一舉數得嗎?

● 找到正確的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是關鍵的第一步
在最初決定創業時,我與大多數人一樣,總是自以為是的擔心自己的「創意」被抄襲。首先,打了通電話詢問律師關於申請專利的細節,也自己在筆記本上,寫下各種公司名稱,甚至開始想Logo如何設計,找了幾位創業過的前輩討論想法,同時在網路上查詢許多關於創業的知識,閱讀各種「創業秘訣」,嘗試寫出第一份創業計畫書。

經歷了將近一個月的摸索,我發現其實把事情的先後順序做對,是最困難也最容易的事:找到對的目標受眾一定要是第一步,因為若鎖定錯誤的市場,再漂亮的Logo,專利拿再多,也可能只是徒勞無功。

白話點解釋,到底這個產品,會被怎樣的人喜歡,而這些會使用『產品』的人,會被怎樣的文字及顏色吸引,又直接影響了產品設計的方向,若產品設計方向無法與市場需求吻合,是很難產生共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