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6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工作壓力常常會讓人喘不過氣,尤其是遇到不合拍的主管,更是讓人頭痛。日前有位女網友表示,她主管常關注枝微末節的事物,像是標題、內容跟文字的間距,而且行事標準不一,會反問「妳覺得呢?」讓她獨立思考,事後又斥責「不照我說的做」。
延伸閱讀:遇到控制狂老闆該怎麼辦?6個與微觀管理主管相處的小技巧
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剛進公司沒多久,發現女主管跟她以前遇過的人不一樣,關注的不是工作目標或成果,而是過度專注在表格細節,例如字體大小、標點符號、隔線粗細,連電子信件每封都要轉寄給主管,而且從標題、內容、簽名檔、行距都會被逐一挑剔。
原PO表示,她在詢問主管問題時,對方常常回應「妳覺得呢?」卻沒有給明確的指示,或直接爆氣回應,覺得原PO在浪費時間,事後等原PO做出成果,又罵她「沒有事先請教主管」,另一方面又希望下屬獨立思考,讓她無奈表示,「我感到非常矛盾與挫敗」。
她坦言,「現在我常常提心吊膽,毫無自信,也習慣上網搜尋怎麼讓自己快樂的資訊,不知道要怎麼撐下去?還是大家也曾遇過這樣的主管?」
文章曝光後,許多網友勸她辭職,直言「妳待的環境就是有毒的,走為上策」、「這種工作直接逃吧」、「這種工作趁早離開比較好」、「我還以為這是我打的文章,一起逃吧」、「我也遇過這種工作,真的快逃」。
也有過來人分享經驗,「我自己會直接當面回覆主管,問她到底要我怎樣做」、「這個環境不適合妳,主管的完美標準會一直往上調」、「我遇過跟妳狀況一樣的主管,後來我就自律神經失調了」、「我之前也受不了這種主管,做不到一個月就受不了辭職了」。
如何讓自己「不在裁員名單上」?前微軟人資主管以40年實戰經驗,歸納出3個職場關鍵行動:即時記錄工作成果、不要羞於爭取功勞,以及主動協助主管。這不僅能提升能見度,更能為你的績效評估加分,職場不安期也能穩住位置!
雖然提交了精準的數據報告來說服老闆,但最終老闆仍選擇保留態度,這樣的報告究竟缺少了什麼呢?作者指出,要讓數字真正具有說服力,必須同時具備兩個要素:「邏輯」和「合理」,本文節錄自《解決問題快10倍的數字工作法》,傳授增加說服力的數字溝通法!
一份好的工作報告能幫助你精準傳遞資訊,但許多人卻經常忽略關鍵要素「數字」。為什麼報告一定要用數字?究竟如何讓你的報告更具說服力?本文節錄自《解決問題快10倍的數字工作法》,解析工作報告的兩大類型,並分享讓報告更具說服力的數字思維!
各行各業都有獨特的「規則」,如不能適應,就要評估自己是否離開。一名男網友發文,稱自己從事金融業務類型的工作,做了四個月非常不適應公司文化,不僅常被主管批評沒有「狼性」,還因為穿polo衫被嘲諷像做「餐飲業」的,於是詢問網友:「是我太草莓還是公司有問題?」
善於運用「Small Talk」的人,往往在人際關係與職場表現上更具優勢。如何避免閒聊淪為無意義的八卦或開玩笑?Turing Space執行長胡耀傑分享,多說這3種話:「可以讓對方開心的話」、「可以驅動對方的話」、「可以變現/得到資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