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後關節即逐漸退化,「退化性關節炎」可借助中醫針灸促進氣血循環

優活健康網
2023.02.06
1838次觀看

久坐膝蓋僵硬、長期關節不當受力,使軟骨磨損、關節液分泌異常,可能導致關節腫痛、僵硬甚至變形。「退化性關節炎」並非僅影響年長者,一般人關節通常20歲就會逐漸退化,年齡稍長症狀即開始浮現。除進行手術,中醫根據不同辨證,以針灸疏通氣血循環,如有相關症狀盡早就醫、盡早評估。

文/馮逸華 由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科醫師林盈萱問診後發現,陳先生常於久坐後膝蓋會僵硬,若起身稍活動半小時會感覺好一些,但不能久走或久站,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另外,由於病患平時有在服用其他藥物,因此希望不要再增加口服藥。

於是林盈萱採取針灸方式,以頭皮與體針施於心包經、心經上的穴道進行睡眠問題的治療,另取膽經、脾經的穴道治療腿部緊繃,並建議陳先生搭配復健治療。持續治療1個多月後,病患腳步變得輕盈,睡眠問題也得到改善,半夜也不再因膝蓋痛醒。

什麼是退化性膝關節炎?

林盈萱表示,膝關節由髕骨、大腿股骨和小腿脛骨及軟骨與韌帶共同組成,關節裡有關節液和關節軟骨防止骨頭直接摩擦。若是長期關節不當受力,使軟骨磨損、關節液分泌異常,骨頭間緩衝減少,則會進一步產生周邊骨異常增生及關節腔變窄、失去彈性,導致關節腫痛、膝蓋僵硬甚至變形,若因痛而不敢走路,更會使大腿肌肉漸漸萎縮。

她特別提醒,退化性關節炎並非年長者專屬問題,一般人通常在20歲後關節就會逐漸地退化,但因為問題還不明顯,因此常常沒有受到重視;等到45歲以後,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開始逐漸浮現,據統計55~60歲約30%的人有此困擾。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方法

林盈萱說明,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若是狀況輕微時,可多休息、避免負重、爬坡及上下樓梯,也可進行如止痛藥、復健等保守治療,並可強化肌肉力量以減輕關節負擔﹔較嚴重時需要由骨科醫師進行手術,例如關節腔手術可去除多餘的骨贅物,若關節磨損太厲害,則要慎重評估是否需膝關節置換手術。

然而她也補充,跌倒、拉傷、骨折等情形,也可能造成膝蓋疼痛,必須經過醫師評估才能確認是不是罹患膝骨關節炎。因此民眾若有膝蓋痛的問題,不要僅是自行長期吃止痛藥緩解,建議及早就醫,復健科或是骨科都可協助評估相關問題。

中醫治療以針灸疏通氣血循環

林盈萱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類似於中醫古籍所討論的痹證,除了老化、虛損之外,也可能因為環境或飲食因素產生的風寒濕影響,造成氣血在局部的阻滯而經絡不通。中醫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可根據不同辨證,例如風寒濕痹、風熱濕痹、痰瘀痹阻等,除了以針灸刺激穴道,疏通氣血、增強循環之外,並可考慮結合針藥一起處置。

(原文標題:退化性關節炎是什麼?20歲後就要注意!中醫揭密「針灸治療法」


關於維護更優質的【職場健康】,推薦您這些好觀點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