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性平居亞洲之冠,真的嗎?婦權基金會「挺女子」用更多資源,把被迫提早退出勞動市場的女性找回來

女性職涯中斷,想重回職場為什麼那麼難?「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觀察,全職媽媽重返職場常碰到的困境包括:接送小孩和工作時間難以配合、擔心自身專業和經驗不足、找不到求職方向,在工作環境方面則有工時缺少彈性、雇主僱用意願低、工作能力被低估等。婦權基金會推出「挺女子就業網」期待建構友善職場環境,透過資源整合提供協助,離重回職場又更近一步!

近年來,台灣的性別平等表現在全球名列前茅,甚至居於亞洲國家之冠,但從有育兒需求婦女的角度來看,育兒所需擔負的責任與妥協比重反思台灣的性別真的平等了嗎?

早晨六點半鬧鐘一響,欣樺立刻跳起盥洗,準備好早餐、把二個小孩自床上挖起,趁他們吃早餐時迅速打理好自己,之後先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再搭公車轉捷運趕九點前進辦公室打卡。下午六點下班,接孩子回家後繼續她的第二份工作—煮飯、陪玩、哄睡、做家務,整天像陀螺般轉個不停,至少要到十點以後才能坐下稍稍喘口氣。

這是欣樺的日常,也是大多數職業婦女的日常,但比起常需要加班的媽媽們,能準時下班的欣樺似乎還算幸運。那麼,下班時間不定且沒有外援,總是在家庭和工作間疲於奔命的職場媽媽們又該怎麼辦?

「暫時中斷職涯」成為有育兒需求的女性工作者們常見的選項。


三大瓶頸 女性受困於工作家庭難兩全

台灣持續推動性別平等,未婚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已與男性相差無幾,然而一旦步入婚姻且出現育兒需求,女性的勞參率即逐步下降且不復返。適逢國際婦女節,我們從女性的角度切入,來看看她們究竟遇到什麼困難。

從104人力銀行所做的調查可發現,女性工作者的三大瓶頸中,工作家庭兩頭燒位居首位,其次分別為因生育中斷職涯以及重回職場後出現專業斷層,三者互為因果,明白地彰顯出職場媽媽工作和家庭難以兩全的巨大困境,若非留在職場中成為將24小時當成48小時用的超人媽媽,就是得犠牲自我實現的機會,留守家庭成為全職媽媽,期待孩子大一些後重回職場。但現實狀況是,數年乃至於數十年的專業斷層,以及雇主對能否全心投入工作的質疑,讓不少女性回歸職場之路走得異常艱辛。


個人&工作環境阻礙多 導致女性裹足不前

長期陪伴婦女朋友的「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婦權會)觀察,全職媽媽重回職場過程中最常碰到的困境,在個人方面包括接送小孩和工作時間難以配合、擔心自己專業和經驗不足、找不到求職方向、陷入自我懷疑和焦慮等;在工作環境方面則有工時沒有彈性、雇主僱用意願低、工作能力被低估、以及同工不同酬,待遇低於男性等。雖然就業服務法明文規定雇主徵才不得以諸多原因歧視應徵者,性別平等工作法亦規定雇主不得因性別或性傾向而有差別待遇,但女性,尤其是二度就業的中年女性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限制於歧視,是現實,也是必須努力跨越的困境。

重回職場真有那麼難?
我們訪問了三位職涯中斷的婦女,實際了解她們遇到的困境

履歷表石沉大海 面試機會難求

彣恒離開職場前是公關界的資深好手,充滿變化與挑戰性的工作讓她樂在其中,但孩子出生後,和許多職業媽媽一樣,不得不面對工作和育兒間的取捨問題。沒有後援的她選擇先專心照顧孩子,心想憑藉專業和資歷,再就業應該不難,然而二年後幾乎石沉大海的履歷表,如當頭棒喝般敲醒了她—原來現實遠不如想像般美好。年齡成為求職的第一道的關卡,「履歷沒有下文,臉書卻一直收到媽媽兼職打字的推播訊息」,林彣恒哭笑不得,為數不多的面試機會,也避不掉「小孩多大?不用回家照顧?」、「工作繁重,可以配合加班嗎?」、「先生做什麼工作?在妳加班時能支援嗎?」之類的探詢,讓她備感挫折。

長輩不贊同 家有稚兒遭雇主質疑

育有二子的雅如同樣因為孩子的到來選擇暫離熱愛的工作崗位,雖然能參與、陪伴孩子的成長讓她並不後悔當初的決定,但全職媽媽沒有薪水、沒有回報、沒有假期,好似只剩下媽媽角色的生活,漸漸讓她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我告訴自己,必須趁年輕趕快回到職場」。雅如在老大3歲半,老二2歲時開始積極找工作,過程中除面對長輩希望以孩子為優先的不贊同外,面試時最常被質疑的也是「孩子還這麼小,有辦法專心在工作上嗎?」。莊雅如印象很深刻,有次面試與主管相談甚歡,感覺就差拍板定案了,沒想到對方一聽到孩子才二歲,臉色立刻沉了下來,讓她真切感受到求職市場對育兒女性的質疑和不友善。

小女兒哭鬧阻止 工作斷層回不去原本專業

和另外二位媽媽只是暫離職場不同,擁有十幾年全職媽媽資歷的宇真原本並不打算再就業,直到和進入青春期的大女兒衝突不斷,讓她對自己的全心付出產生質疑,才想重新回到職場,找回自我價值。宇真二度就業的最大阻礙來自於小女兒的反對,10歲的女孩兒習慣了媽媽的時刻陪伴,對回家見不到媽媽產生強烈的剝奪感,用哭鬧表達她的不滿。再者,超過十年的工作斷層,也讓重回工業電腦應用工程專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在顧及不影響照顧孩子的前提下,柯宇真決定先以時間彈性的兼職工作開始,並不執著於過去專業,改以自己有興趣的教育領域為求職目標。


掌握幾個關鍵 提高二度就業成功機率

即便有不同阻礙,彣恒、雅如和宇真最後都仍順利找到理想工作,重新回到職場,從她們的經驗分享,可以歸納出幾個成功關鍵:

1. 盤點後援機制,為自己找好小幫手:

多數女性重回職場時,孩子仍處於幼稚園、小學階段,除接送問題外,還必須考量當孩子有突發狀況時,是否能找到後援,如親友、鄰居、其他家長等。像雅如就擁有強大後援陣容—爸媽和公婆,雖然長輩一開始不贊成她再就業,但在理解後便以實際行動給予支持,幫忙接送孩子並準備晚餐,不但減輕了莊雅如的心理壓力,也讓她工作起來無後顧之憂。

2. 檢視自身強項,列出願意投入的工作職務:

二度就業若無法回到過去專業,轉換跑道其實也沒什麼不好。以彣恒為例,在求職受挫後即重新檢視自己的強項和工作需求,轉而將目標鎖定在高階特助和非營利組織,果然順利找到適合的工作。

3. 勇敢跨出第一步,先求有再求好:

目前擔任小學課後班老師的宇真就是這麼做的,雖然這份兼職的性質和期望的探索教育有些落差,但她不介意,「因為總要有開始啊!」她說。許多計畫二度就業的女性,或因擔心無法勝任工作,或因薪資條件、職務內容與期望不符而裹足不前,莊雅如真心建議勇敢遞出履歷,即使薪水低也沒關係,先求有再求好,有了第一份工作,才會知道自己的彈性與底線再哪裡,也才能找到更適合的下一份工作。

4. 廣泛釋出求職訊息,把握每一個機會:

讓更多人知道妳要找工作的訊息和決心,知道的人愈多,機會愈大,莊雅如將這點執行得很徹底也很成功,因為她二度就業後任職的三份工作,都是身邊的親友和前同事們介紹的。此外,也必須珍惜和重視每一個面試機會,做好充份準備,彣恒當初在獲得婦權會面試機會時,特別花了好幾天研究並主動備妥精美作品應試,誠意滿滿,最後果然心想事成。


婦權基金會「挺女子就業網」期待建構友善職場環境 投入更多資源與協助

當然,女性二度就業的困境不可能只靠個人單打獨鬥,更需要的是政府資源的整合投入與雇主的支持,為女性建構友善的職場環境,例如將育嬰留職停薪納入社會保險即為具體政策之一,其他像是落實性別友善職場,推動更具彈性的工作時間與地點,鼓勵男性共同分攤家庭育兒照顧等,都有助於讓婚育年齡女性持續留任職場或鼓勵女性重回職場。

政策之外,盤點政府目前對二度就業女性的具體協助,婦權會扮演平台的角色積極建構公私協力的運作模式,於民國111年「女性重回職場協助計畫」中與得人資源整合合作開辦的「好加在勇往職前~女性重回職場培力工作坊」就頗受參與者的肯定與好評,112年更擴大服務範圍,邀請全台婦女中心一同參與,第一期即培訓了來自7個縣市(臺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縣、花蓮縣),16家婦女中心的助人工作者成為種子師資,透過課程安排,循序漸進地幫助學員從認識自己、面對角色衝突的作法、時間管理,到學習如何撰寫履歷、面試技巧和職場溝通。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重回職場預備」課程,以模擬實際工作情境的方式進行,包括要求服裝、完成每日工作任務等,幫助學員從實地演練中找回以往工作感覺,由已順利回到職場學姐們現身說法,分享經驗,對學員來說也更具說服力。

透過資源整合 在「這裡」可以找到妳所需要的

其實有很多二度就業女性的困擾都是:不知道有這些資訊。著眼於此,婦權會今(113)年進一步推出「挺女子!女性重回職場協助計畫」,建構一個協助女性重回職場的專屬服務平台—「挺女子!就業網」,將政府與民間與女性就業相關的資訊加以整合並羅列其中,包含婦女福利及服務中心、勞動部二度就業婦女訓練課程等各縣市女性支援系統、各式工作坊與課程內容、以及歡迎二度就業者的企業和職缺等,透過點擊鏈結,即可導引至相關網站入口或訊息頁面,節省大量摸索時間,離重回職場又更近了一步!

從婦權會的觀察可知,女性希望重回職場的動機主要是自我成長、經濟獨立、以及想做有意義的事,著重於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只要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就別再猶豫遲疑,勇往直前去嘗試就對了,很多事,最重要的是要有「開始」!


參考資料:

  • 行政院2023年性別圖像中文版

依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資料所示,我國15歲以上女性平均勞動力參與率於民國110年達到51.5%,其中25-29歲勞參率更高達89.9%,高於日本的86.9%、美國的76.8%以及南韓的75.5%。之後受到結婚、育兒、負擔家務及照顧家人等因素影響,我國女性勞參率自30歲開始隨年齡增加而下修,55歲以後甚至不到5成,表示一旦離開職場便很少重回職場,勞參率呈V字型發展。反觀日本、南韓和美國的女性勞參率則在婚育期下降後,自40歲開始又見回升,顯示這群暫離職場的女性工作者於子女成長後又再度回到職場,勞參率呈M字型發展,不但成為穩定的勞動力,亦符合延後退休的國際趨勢。與美、日、韓相較,我國女性勞動力明顯有提早退出而不復返的情形。

行政院2023年性別圖像中文版


推薦閱讀:

職場媽媽、全職媽媽,都是女力的展現!
《104職場力》女力特輯!

妳很好,真的|104職場力女力特輯
▲ 點選圖片,馬上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