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企研所碩士生從挫折到確認目標、求職分享

大學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為了避免「畢業即失業」,因此作者在大四趕緊準備考研究所。他分享當初在中央企研所碩士班畢業前的思考,從最初不知道畢業後要做什麼、沒有特別感興趣的事物,到確認目標、找第一份工作的歷程,希望能帶給正面臨畢業求職煩惱的學生一點啟發。

文/Alex Chang

春節假期,我和一位企研所的學弟在暢聊我們畢業後踏入職場的大小事,談話中無意間就聊到當初我們從中央企研畢業時,當時是如何找到第一份工作,以及在畢業前又做了哪些嘗試和規劃,相信應該有不少的畢業生對於如何找到第一份工作滿苦惱的,因此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當初從中央企研畢業時,是怎麼找工作的,以及犯過哪些錯誤,希望能夠帶給一些正面臨畢業即失業煩惱的朋友們一些啟發。

因為想要把詳細的過程說明清楚,發現文章篇幅太長,所以拆成上下兩篇與大家分享。
下篇:數位金融MA面試經驗談:企研所學生通過兩關面試,為什麼最後失敗了?


為何想讀企研所?如何思考在校成績與找工作的關聯?

在說明如何避免「畢業即失業」的情況前,先與大家分享一下為何我當初想讀企研所,以及我在企研所曾做過哪些嘗試。

首先,很坦白地跟大家分享我當初讀企研所完全是因為:「大學不知道要幹嘛,為了不讓自己畢業就失業,因此在大四的時候趕緊報名補習班考研究所。」

雖然很幸運地最後有錄取中央的企研所,讓我得以再續命兩年,但拖得了一時躲不過一世,由於當時的心態只是在逃避,壓根對於企研所畢業後沒有做任何的規劃,因此在碩一下學期時,因為畢業將至,又遇到跟當初大學快畢業時一樣的問題。

反思1:以為讀好書就能找到好工作,忽略外部競爭威脅

因為當時沒有什麼興趣,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專長,所以對於未來感到很迷茫,完全不知道畢業後到底要做啥,所以就想說只要把書讀好,把分數拉高一點,應該就可以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或許是因為現在在職場打拼一陣子了,回過頭來看當初萌生的想法,可能會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但必須老實講,成績分數還是很重要,因為他是能夠作為一個自我檢視的標準,而更重要的是在於:「如何思考在校分數與找工作之間的關聯?」

要能夠了解在校分數與找工作之間的關聯就必須再往更上游一點去思考,也就是:「你想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這個工作背後的要求是什麼?」

如果今天你想找的工作是國營事業,那在校成績確實是一個很有競爭力的指標,但如果今天想找的工作是軟體工程師,那某些核心科目的成績,例如資料結構、演算法、程式設計等就不能表現太差,但其他科目的分數也許就可以不用太要求。

以我當初讀企研所為例,當時我的目標是想要成為金融業的MA,也就是儲備幹部,因此想說透過把在校成績拉高,多益分數考到800以上,應該就有機會可以去競爭金融業的MA的職缺,但如果我們從應聘者的角度來看,也就是MA的面試官出發,今天面試同樣兩位應屆的企研所畢業生,在校成績都表現很優異,兩個人都沒有實習與社團經驗的情況下,一個是台大商研畢業,一個是中央企研畢業,在面試官的眼中可能覺得都是商科的畢業生,但前者是台大畢業,也許他就會多獲得一些面試官的青睞。

這邊並不是要強調學校品牌的重要性,而是想和大家說明:「如果在求學的過程中,忽略了外部競爭的風險,很可能會落入以為努力讀書拿高分,就能獲得一份好工作的誤區」。

反思2:小心迷失於外部競爭的「軍備競賽」

前面有提到在校園努力奮鬥的過程中,也要時刻注意外部競爭的威脅,因此有些人可能從剛踏入研究所時就開始找各種實習與參加社團活動,來充實自己在校園時期的經歷,我覺得這是一件滿值得鼓勵的事,代表除了把書讀好外,有在開始意識到外部競爭這件事。

回到我當初讀中央企研所的情況,那時候是碩一下,我忽略了外部競爭帶來威脅,因此當時可能只有成績還能看,畢竟學業成績是有多少投入就有多少回報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實習和社團活動的經歷,當時也沒有大多的想法,只看到身別有些同學開始去外面投實習,想說那我也去試試看好了,結果投了一輪發現一個實習也沒有,這才讓我開始慢慢體悟到光靠分數是不夠的,因為他只是一個門檻。

有了這樣的體悟後,我開始嘗試在校園中參加各種講座或活動,來豐富一下我在研究所時候的經歷,但你再怎麼豐富實習、社團活動等經歷,外面的世界總是會有些牛人比你還厲害,因此漸漸就會產生一種比不過別人的挫折感,就好比NBA球賽,你是一位A球隊的球隊經理,B球隊的球隊經理總是能夠從他老闆那邊獲得源源不絕的資源去招募球星來充實自己的球隊戰力,然而身處在A球隊的你,因為老闆本身就有預算的考量,所以你再怎麼與B球隊經理在銀彈攻勢上競爭,也是無法吸引到那些球星的目光,就好比你如果只是一味的與他人做軍備競賽,犧牲許多睡眠時間,一邊讀書、忙實習、跑活動,結果發現還是無法與他人做競爭,這時很容易會讓自己感到挫折,並迷失在其中。


盤點自身資源與現況:我的特點是什麼?

我就讀企研所碩一時,因為看著別人都在丟實習,我也跟風去投,發現光靠分數是不夠的,之後想辦法參加各活動來充實校園經歷時,發現永遠有比你還強大的競爭對手,這時真的是只有挫折能形容,明明很努力,但還是無法跟人家比肩而行,這時該怎麼辦呢?

當時我把這個煩惱和友人訴說時,他給了我一個很特別的想法:「你覺得你這個人的特點是什麼?」聽到時我整個人都愣住了,根本沒思考過我這個人有什麼特點,頂多知道優點和缺點而已。

「我覺得人其實沒有優點和缺點之分,只有特點,因為有些看似是優點的條件,他只是剛好在那樣的情境是優點,但如果情境不一樣,也許根本是缺點,反過來說缺點也是一樣,因此我們應該去思考你有什麼特點。」

研所朋友這樣解釋,「因此如果要發現你擁有哪些特點,就必須先從盤點自身的資源開始,然後嘗試著把這些特點找到符合的情境,他們就會有放大的效果,這時就有差異化的可能性,也就是與其他看似背景一樣的人競爭,但你顯得更加特別」。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國王排名》這部動畫,動畫的主角波吉雖然是國王還是巨人族出身,但由於身形矮小,沒有什麼肌肉與力量,但如果一昧地與他人用相同的力量取勝的戰鬥模式,永遠是無法戰勝對手,爾後他發現了能夠用自身敏捷閃避攻擊的特點並搭配輕巧地細劍攻擊對手的穴道,一樣可以把敵人擊倒,沒有必要透過力量的方式取勝。

因此我與友人花了不少的時間從自身出發做資源的盤點,在盤點的過程中我們是使用腦力激盪法,儘可能地把自身想到與他人觀察到的特點列舉出來,過程中不能有任何的評語,總結下來我那時具有以下的特點:「中字輩研究所,多益800分,有參加過壘球系隊,有參加校內創業競賽,執行力強,有好奇心,學習力不錯,喜歡棒球,喜歡閱讀」,沒錯,就這8點,沒別的。

接著我們再把這8點做歸類,以外顯條件與內在條件做區分:

  1. 外顯條件:中字輩研究所,多益800分,有參加過壘球系隊,有參加校內創業競賽,喜歡棒球,喜歡閱讀
  2. 內在條件:執行力強,有好奇心,學習力不錯

延伸閱讀:沒有專長、興趣、自信,履歷表怎麼寫?給新鮮人的求職實用3方向建議


分析自身問題與開始行動

當我們有效掌握現狀後,就能開始去分析目前自身遇到的問題:

  1. 不知道畢業後要幹嘛
  2. 沒有特別感興趣的事物
  3. 如何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

首先我們先用上帝視角俯瞰這3個問題是否存在具有關聯性,如看似這3著之間確實有存在一些因果的關係,例如:因為沒有特別感興趣的事物,所以不知道畢業後要幹嘛,導致不曉得如何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

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拆解問題的最上游,也就是「沒有特別感興趣的事物」,導致這個的原因可能會是「參加的活動或實習還不夠多」,也有可能是「真的沒想法」,抑或是「每次都是參加同質性很高的活動」。

如果是第一個「參加的活動或實習還不夠多」,那就繼續參加,但活動與實習的主題可以就有一些變化,例如以前都喜歡聽金融科技的講座,現在聽聽看人工智能的講座,如果是「真的沒想法」,這時就可以找朋友聊聊天,聽他分享有沒有一些的經驗,又或是多聽一些職涯相關的podcast,看看其他是怎麼思考的,如果是「每次都是參加同質性很高的活動」,例如都是跑商業類的講座,下次換成參加文學類的論壇,跳脫用同樣的方式烤麵包只會烤出相同麵包的困境。

記得我當時開始去尋找「沒有特別感興趣的事物」的方式是從「喜歡棒球與喜歡閱讀」兩個外顯條件著手,挑兩個本身並沒有這麼討厭的事物再多深入琢磨,大概過了兩週,有確認了一些方向,例如喜歡棒球的話,未來可從事球隊統計分析的工作,閱讀則是讓我解決「真的沒想法」與「每次都是參加同質性很高的活動」的問題,從不同類型的書本中瞭解作者的觀點與想法,例如對於商業類的工具書或科技類的書本讀起來特別帶勁,也許未來可以多嘗試朝這個領域的工作做發展。

有了這兩週的嘗試後,也開始漸漸找到一些感覺,但沒有真的做過也不曉得真的喜不喜歡,所以關於我是否畢業後未來想做棒球分析相關的工作,我用了在碩班學到的統計方法,分析了一些打擊數據,發現並不怎麼有趣,反倒是在閱讀完商業類的工具書,在實作裡面的方法時,例如專案管理、時間管理等,還頗有興致的,因此慢慢發現我或許未來可以做有涉及專案管理或時間管理的工作。

延伸閱讀:新鮮人找工作方向攻略|履歷自傳面試、談薪水找方向,附熱門應徵工作排行


發現感興趣的事情,提出目標假設

有了這樣的想法還不夠,因為人的大腦不喜歡不確定性,需要有一個目標或專注的事物才能讓他安定下來,所以我還是持續過著不停探索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和友人去吃飯時,當時我記得我還是用郵局帳戶,飯局後我要轉錢給他,跟他說了一聲:「我等等去郵局轉帳給你」,他聽到後直接打開手機跟我說,「要不要考慮用渣打銀行的行動銀行轉帳給我」(絕對沒有業配),「這是什麼?」我根本不曉得有行動銀行這東西,當時是2015年,台灣金融業根本就沒幾家在發展數位銀行的服務,因此大部分的人都還是習慣用ATM的方式做轉帳,這件事也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對於行動銀行這個東西產生興趣。

但我真是喜歡行動銀行嗎?還是只是我的好奇心使然?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碩一暑假指導教授要我們發想論文題目時,我就直接跟指導教授說我想要做台灣行動銀行的相關研究,來測試我是否真的對於這個領域的東西有興趣,經過幾番討論後我也訂出了我的論文題目:「臺灣地區銀行發展數位銀行之關鍵因素」,由於數位銀行在台灣真的是很冷門的領域,應該說是還處於市場的導入其階段,所以相關的資料只能透過直性訪談的方式來搜集研究資料,但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並不會覺得很無聊,反而可以跟一些數位為銀行部門的經理交流一些對於台灣數位銀行的想法還滿有趣的,因此也算是幫助我在企研所畢業後,有一個還不錯的職涯選項。


確認目標,思考個人差異化

當我確定在畢業後想嘗試數位金融相關的工作後,接著就是思考個人差異化的時候了,記得碩二那年,也就是2016年台灣金融業有開始慢慢想要發展數位金融的趨勢,但仔細看了各家招募網站所開出的職缺條件,他們都是希望能夠找有工作經驗的人,身為一位菜鳥畢業生,想當然如果去投那些職缺,錄取的機會應該很低,但還是有一個機會可以爭取,也就是銀行的MA。

當初碩一時有被問到畢業後想幹嘛時,不假思索地就會說出:「喔,我想要當銀行的MA」,「為什麼想當銀行MA?」這個問題我一定回答不出來,但如果是碩二的時候問我同樣的問題,那我就可以回答了,而且也可以很具體的給出「我想要成為數位金融MA」,這時個人的差異化就體現出來了,因為當同樣是應徵數位金融MA的人,他們回答的面試官這個問題時,可能給出的答案都大同小異,這時如果沒有聽到比較有特別的回答,就一樣會落入選學校名稱好,實習經驗豐富,多益分數等眾多競爭者的比較誤區,而此時能夠很明確的說出,因為我想要成為數位金融MA,所以我做過哪些嘗試和努力時,反而會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因此自從決定先以成為數位金融MA目標後,我就會更聚焦在一些相關的活動上,並爭取跟數位金融有關的實習機會,畢業後也順利獲得幾家金融業MA的面試機會,但結局是「我最後沒有成為數位金融MA」。為何沒有順利錄取數位金融MA?我們下回分曉。

延伸閱讀:金控MA,是新鮮人的黃金起點嗎?

(原文標題:身為一位剛畢業的企研所學生,我當時是如何找工作的?〈上篇〉


履歷為何被已讀不回?第一份工作怎麼談薪水?最新職業開箱都在《104職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