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盡責卻被評「未達標」,內向工作者如何擺脫職涯Murky Middle階段?資深設計師十年職涯反思

內向型人格的工作者可能有過類似經歷:雖然認真做事、守本分,卻被主管認為表現未達標,甚至錯過升遷機會。本文作者現於英國擔任資深產品設計師,她自認屬於「躺平 + 內向人格」,分享自己如何面對職涯Murky Middle階段,找到核心理念及動力來源,突破不上不下的狀況。

文/Jo Chang

在職涯中途的你,身為資深設計師,雖然努力盡責,卻換來主管的一句「你還未達標」,你是否曾經歷過這種令人感到困惑的狀況呢?

註:以下內容以自身經歷出發,若有別於個人體驗,歡迎交流


職涯中的Murky Middle,是什麼?

第一次聽到這個字眼是在Ladies That UX Bristol的講座,是由一位職涯教練Tiffany Dawson,在聊女性在STEM產業(指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的產業)中的職涯所遇到的困境。

Murky Middle在中文翻譯是指混沌不清、不明確的中間狀態,通常被用來形容學生在學業表現中處於成績平均中段的狀況。然而,應用在職場中,我一直覺得沒有表達到全部的含義,似乎有較多負面且缺少探索的意味,所以這篇文章就很不好意思需要用晶晶體,中英夾雜的方式來表述這個概念。

Tiffany分享到自己以前就是個Murky Middle的標準案例。在當教練之前,她在機械產業擔任工程師,全年辛苦工作,完成交付的項目,信心滿滿認爲自己達到目標,但到了年底的評鑑考核,卻換來直屬主管的一句 :「我覺得你的成長沒有達到我們原本期望的水準,所以我們決定將你調離開這個團隊。」(細節可查看這裡

當時的她感到非常困惑,但也因為這樣,讓她開始摸索和了解,當有一定年資以上,正處在職涯中間點,若只是照著組織的安排,循規蹈矩(Being a good girl or boy),有可能會遇到像她一樣,辛勤工作換來的是一句「你還不達標」的評語,接著可能會產生自我懷疑,更有可能覺得自己不夠資格,離開這個產業。

當下聽到Tiffany的分享,真心有感,講座結束後,回想自己這十年職涯,我那些莫名不解的經歷,與她講到的 Murky Middle 狀況竟然有些許的相似。


我的Murky Middle如何產生?十年設計職涯、3事蹟反思

先簡略提下我這十年從菜鳥到恐龍的設計職涯(遙望當年還用Photoshop畫介面和切圖的年代),以及這些經歷為何造就我的Murky Middle。

第一份正職是在上海的廣告公司做網頁設計,短暫待了半年,回到台灣,加入科技產業,比較有系統地累積到軟體UI/UX的實務經驗,台式文化著重產出,基本上就是專心做事,如期交付。中期,加入位在上海的一間外商,由下而上(Bottom-up)的企業文化, 讓我接觸到很多很有表現力的同儕,也開始受到這樣的文化薰陶,但相比之下,我還是屬於比較埋頭苦幹類型。到了現在,我在英國擔任資深產品設計師,環繞在西方多元文化之中,每個人都被期待勇於舉手,挑戰不一樣的聲音。尤其在目前任職的公司,因為正處於成長階段(Scale-up),公司期望每位成員都對公司願景和要做的事有所想法和貢獻,同時,公司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是「佈道者」(Evangelist),在合適的時機推廣公司品牌。

我認真做事,安守本分的心態,再加上自己內建預設是內向型人格(16型人格怎麼測都是 INFJ),現在這間公司強調的價值文化根本就是我的「阿基里斯腱」,致命弱點……

分享給大家幾個實際的Murky Middle事蹟:

1. 沒有「積極」挑戰團隊的決策,導致犧牲設計空間,也換來主管的負面觀感

現在公司主張 “Trio” 的結構,由產品經理、技術團隊的頭和產品設計師,三個人的話語權是同等的,這樣讓思考產品功能方向時能夠達成在業務邏輯、用戶價值和技術可能性上,三方平衡,不會一面倒。

那實際狀況呢?就是設計常常會被擠壓到,主要是由於部分專案有時程壓力,那產品又有很多技術債,常常在權衡之下,設計方案就會被去頭去尾,變成不三不四、東湊西拼的科學怪人感體驗。

那當然我不是沒有提過這件事,但通常得到的回應都是:「在之後迭代的時候,我們會盡力把理想版本做進去的。」殊不知這個所謂的「迭代」永遠不會出現,因為往往我們又會因為有其他更高優先級的專案要忙……

有次在與當時的設計主管1:1,聊到這件事,原本想要請他看有沒有好的建議改善,但直白西班牙人個性的他,反而先是略帶斥責語氣說道:「你的產品經理不是你的老闆,你要說不。」當下聽到,除了更進一步解釋自己處境,但也開始反思是不是在這一塊沒有使盡全力,為自己的設計發聲。

2. 刷不夠存在感,錯過升遷機會

在之前外商工作的時候,總部加上各個分部的設計師有近兩百多位,常常可以看到有些設計師時不時就辦分享會或是在Workplace* 分享各種案例解析,雖然大多時候都蠻醍醐灌頂,但可以看到少數人其實有點「為分享而分享」,內容大多是空洞的策略和設計概念,缺乏如何落地和實踐的細節,不過這些分享依然能夠讓大家明白「你們要做這個」、「你們團隊是朝哪個方向發展」,更重要的是,他們所做的事情被看到了。

對於那種「說得很好,做得很鳥」的做法,我個人有些反感,所以我通常會等到有實際解方或成果後,再與相關團隊分享。但在一個百人以上的設計團隊中,這種「潔癖」心態讓我在聊升遷機會的時候吃了一記悶虧。

當時公司的升遷制度是直屬主管提名你後,設計團隊內的領導層級會組成委員會,評估績效和能力,決定是否升遷。當時的我拿著專案的各項成果和在設計組織發起的項目,跟主管提出晉升資深設計師的請求,主管表示蠻認同,但為了增加成功率,想要幫我先跟總部領導層級的設計主管諮詢看看,結果得到的回覆就是需要再加強「影響力」,因為端看這些成績,相比其他資深設計師,還有些薄弱,可以再試試多些分享和參與跨部門的專案,提升影響力。於是我就被打回來重練,思索這意味深長的「影響力」是否是跟「外向理想」(Extrovert ideal*)有關,。

註1:Workplace為提供組織內部交流分享的溝通工具。
註2:外向理想(Extrovert ideal)意指在主流價值觀中,對於外向性格的偏好,認為外向的人更有利於團隊合作、在溝通和領導能力更好。

3. 鮮少經營社群履歷,失去職場能見度和機會

除了偶爾寫寫中文Medium,我幾乎鮮少更新LinkedIn,也沒有積極參與社群經營。尤其呼應到前面自己的「潔癖」人格,我發現在自媒體時代,充斥著大量同質性高的內容,過於頻繁的重覆分享往往只會產生更多 「噪音」。但在目前公司強調對外網絡連結,像是報名論壇成為講者,甚至有對於寫部落格文章的獎勵政策下,我常在工作之餘思考自己到底是否擁有什麼特別的經歷值得與他人分享,但常常想到焦頭爛額,直接躺平放棄(誤)。

另外相較於一些積極參與社群的同事,我發現自己在專業領域上的網絡和視野似乎有些受限,感覺自己似乎只是在公司和負責的產品周圍旋轉。這讓我更加意識到需要更擴展和連結社群,去充實自己。


躺平 + 內向人格,如何突破Murky Middle?

在過去職涯,零零種種經歷的這些,我時常在想自己這種守本守份的預設性格,若想要在這個產業繼續走跳,當個專業稱職的設計師,勢必需要突破這個Murky Middle現狀。

但對我來說,最困難的是怎麼跟自己預設的「躺平 + 內向人格」奮戰,列出該怎麼做是一回事,要穩當地實踐又是另一件事。

所以首先我覺得很重要的是:

先找到自己的核心理念(Core Personal Projects)

這是我從這本由Susan Cain撰寫的《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原文: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看到的一個概念。

她在書中提到一位曾在哈佛大學心理學系任職的布萊恩・利特爾(Brain Little)教授,他在這個領域享負盛名,每堂課都是高朋滿座,甚至很多學生甚至都還搶不到他的課而惋惜。很難想像,這個極富熱忱、口才極佳的教授是個內向者,多年來他在講課完畢後,都會一人去校園河岸邊散步沈澱,直到校園搬離河岸,教授能夠獨自沈澱的空間變成了洗手間。有次,一位學生從廁所門檻認出教授的鞋子,於是開始攀談⋯⋯所以在這之後,教授躲進洗手間時,一定會將腳搭在洗手間牆上,確保不讓人發現自己的獨處時光。

那為什麼如此內向的利特爾教授可以在公開場所如此滔滔不絕,講授自己熱愛的主題?

教授本人說道:「內向者有能力在為了他們認為重要的工作、他們愛的人,或任何他們高度重視的事物上表現得像外向者一樣。*」而這些內向者認為重視的事情,就是他意指的核心理念(Core Personal Projects)。根據他的說法「我們確實會在核心理念中,展現出與我們性格特點不同的行為。*」

看到這個內容,我才比較理解,為何我在工作面試的時候,積極度和活潑程度會比平常工作狀態高出許多,因為想透過更理想和有挑戰的工作環境,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我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了解這些之後,我了解到不用否認自己的內向人格,只要知道自己的核心理念是什麼,讓它們成為生活中的動力,會大大的鼓勵我前進和踏出舒適圈,進而達成理念中想實踐的目標。

註1:這本書針對內向性格和社會價值對他們的偏見,有蠻深入剖析,若也跟我一樣屬於內向性人格,蠻值得花時間一看。
註2:原文:Introverts are capable of acting like extroverts for the sake of work they consider important.
註3:原文:We can and do act out of character in the service of “core personal project.”


內向人找到「核心理念」,5件事跨出舒適圈

1. 列出核心理念:盤點現狀,找尋動力來源

我得承認,這個部分我還在持續探索中,當想到什麼是我人生中認為最重要的時候,發現這個清單一直在擴展。這也呼應賈伯斯在2005年在史丹佛畢業典禮演講時提到:「你必須要找到你所愛的東西,如果你還沒找到,持續去找,不要停止。」

目前我不敢說這個是我的「最愛」,但我明白當初選擇在這個領域發展,主要是因為我相信科技能夠提升人們的生活便利度,而以人為本的UI/UX可以讓這些「科技」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讓人們能夠更好地受惠,這是我覺得非常棒的地方。像是當我看到自己的設計方案,成功解決某用戶抱怨很久的系統問題,那種成就感是可以讓我開心雀躍一整個星期(浮誇)。

另外是我覺得能夠將自己的經歷和有效知識分享給需要的人,他們能夠應用在實戰經驗之中,也能帶給我蠻大的成就感,這可能也是為何我會開始寫Medium的原因之一。

列下這些核心理念後,感覺該做的事情變得清晰許多,也相對有動力的去執行。

2. 不再照單全收:運用策略,挑戰我不認同的聲音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由於「沒有『積極』挑戰團隊的決策,導致犧牲設計空間,也換來主管的負面觀感。」針對這部分,我不再只是被動接受,期待那永遠不會來的「迭代」,我開始以策略的方式挑戰團隊的作法。例如,我會一開始直接把最「基本」的版本分享給他們,請他們試著操作我的互動原型,模擬用戶的體驗會有多糟。很有趣的是,他們反倒會開始提出改動意見:「應該要加上這個,體驗才會順暢,這個不難,我們可以第一版本就做進去。」這種運用反向心理學(Reverse Psychology)的方式,在我目前的團隊還蠻管用,當然也取決專案的性質。

另外,在跟產品經理「辯論」專案優先級,我會先以他的視角來描述,表示我理解他的處境,表現出我的同理心,接下來提出關鍵性的「但⋯⋯」。我點出了部分高優級的專案規劃雖然不難,但只解決到表面問題,沒有處理到根本問題,且這與公司整體要提升「品質」的目標相互違背。這時候我的產品經理也非常認同,於是我們延後那個專案,並規劃時間好好思考整體方向。

我之所以有動力開始運用策略來跟我不認同的聲音說不,是因為我知道那些決策,會讓用戶無法體會到科技本該帶來的便利度。因為這個認知,我不再只是「政治家」,人人和氣的心態,而是透過有效的溝通方式,來提升用戶體驗。

3. 心態調整:為了跨團隊合作和學習、溝通而分享

不是為了無謂地刷存在感而分享,而是為了跨團隊/跨部門的合作和學習,減少溝通隔閡

一樣呼應到前面提到「刷不夠存在感,錯過升遷機會」的問題,後來我跟一位前輩聊到,他說雖然也不是很認同,但大型組織中建立自己的存在感非常重要,建議或許我可以轉換心態,別人或許會因為看到我的分享而促成合作機會,或是你分享的細節,他們能夠應用在其他專案,並不一定需要有多好的成果或是細節的執行計畫,有時候分享「你如何失敗的」的經驗,甚至更有價值,可以讓其他人避免同樣的錯誤發生。這一席話,確實點醒我,也讓我稍稍放下自己的「潔癖」心態。

所以現在儘管是在概念非常初期的階段,只要符合產品策略方向或有極高的用戶需求,我都會在跨部門的會議中分享給產品研發團隊之外的同事,有些是客服人員、有時候是客戶經理,一方面讓他們與我們實時同步減少隔閡(Silo),知道我們的「廚房」正在「煮什麼菜」,同時也可以得到他們的反饋和建議。

4. 創造推力:找到與自己動力來源相符的社群

業餘時間,尋找與自己動力來源相符的社群,找到可以「施力」的地方

相比十年前,現在國內外的社群中,有很多很棒也很有熱忱的設計師分享各種資源和經歷,我都覺得非常佩服。但就像前面提到,我認為自己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經歷可以分享,加上已有很多同質高的內容,感覺似乎少了推力,也讓我社群履歷一片空白。但我發現自己對於跟周遭朋友或有興趣UX領域的人分享知識和我的經歷,其實有讓自己獲得不少使命感,這也讓我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體驗,端看用什麼視野和角度來說故事

於是為了創造自己的推力,我開始有系統性的參與這方面的活動,加入與自己價值符合也比較需要資源的社群團體。

去年,我加入了英國的Code Your Future志工團隊,擔任UI/UX教學志工。這個組織吸引我的點在於,它提供難民和弱勢族群學習數位科技的機會,增加他們在科技產業就業的機會,同時也讓這個產業擁有更多元的人才。這與我一開始提到的核心理念非常契合,都是聚焦在拉近科技與人的距離,讓人們更能受惠。

這一年多以來,除了協助他們的UI/UX設計,提供建議和分享知識,同時我也從學員身上學到了他們高度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多數學員白天都有正職工作,運用業餘時間學習寫程式和軟體開發等技能。

同時,我也參與了Ally 新手村,成為他們平台的內容作者之一,他們是一個專注於介紹數位軟體無障礙知識的平台。在加入之前,我常看他們介紹的內容,很豐富和扎實。台灣在這個領域仍然需要更多的關注,想說運用自己書寫文章的經驗,不僅可以貢獻內容,還可以學習無障礙知識,並應用在工作上的專案,真正落實讓 「每個人」都可以受惠於我的設計。

5. 喘息空間:好好休息並反思調整

不過還是得記得,給自己呼吸喘息的空間

或許有人會問我,這些事情持續做下去,是不是蠻累的,畢竟我的預設人格不是如此⋯⋯

說實話,蠻累人的。

所以我在做了「一定額度」的非舒適圈事情後,會規劃所謂的「Me time」,讓我好好休息回歸到真實的自己。

在《安靜,就是力量》的那本書中也有提到對於內向者來說,有適當的自由性格協議很重要(Free Traits Agreement),意指你自己規定在特定時間點,走出自己的預設性格和特點,以換取你可以做真正自己的時間。書中的範例是,你每週參加一場社交活動,規定至少跟一位與會者進行深度的對談交流。在之後你不需要為了拒絕其他社交機會而內疚,因為你已經達到你協議中的目標了。

而我也沿用這個概念,在「不做自己」完成任務後,可以享有固定「躺平」做自己的時光,也趁這個時間反思和做調整。


影響力vs躺平,我的Murky Middle狀態是否依舊?

很誠實地說,我覺得有時候還是在這迷霧籠罩的Murky Middle之中,站在職場中途,或許普世價值觀會認為你身為資深設計師就該如何如何,但這些的理所當然、固定標籤,往往會讓人壓著透不過氣,想著這個不上不下的狀況,很令人氣餒。

但在了解自己的動力來源和個人特質之後,也借鑒《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所提到,接受自己的內向性格,擁抱它所帶來的力量,將這個Murky Middle看成一個自我發現的階段,在混沌不清的時候,你有機會看到真正想要前進的方向。

目前我持尋摸索中,但想把路途中的歷程和心得,分享在這個領域努力的大家。

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充滿動能,但也要記得「躺平」好好休息!

(原文標題:我的十年設計職涯反思:談內向者如何面對職涯中的 Murky Middle 階段、發揮團隊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