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難紓困金怎麼給付?申請資格、金額、流程、注意事項指南

104職場力
2025.05.16
2892次觀看

急難紓困是什麼?具體政策、執行單位有哪些?透過本文了解申請急難紓困金的資格、流程與注意事項,幫助自己與他人在面對突發困難時能獲得必要的支援與經濟援助。

文/《104職場力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急難紓困是什麼?具體有哪些政策?哪個單位負責執行?

生活中,意外總是突然降臨,有時讓人措手不及,除了身心上的打擊,經濟上可能也會陷入困境,特別是原本就比較弱勢的民眾或家庭,面對危難時更需第三方的援助和支持。

急難紓困的宗旨與重要性

為了幫助因突發意外事故而面臨經濟困境的弱勢群體,幫助他們達成自主自助的目標,急難紓困計畫因而誕生,其目的是透過強化在地互助通報體系,主動識別生活陷困的個人及家庭,用「快速評估和發放救助金」的方式,緩解受害民眾急迫的經濟問題。此計畫每年預計將為約13,500名陷入急難的個案提供及時的經濟支持與福利服務,幫助他們重新站起來。

急難紓困的重要性體現在諸多層面上,其一是為弱勢群體提供了關鍵支持與保障,其二是能增強民眾對社會安全網的信任,進而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減少社會衝突與緊張狀況;再者也能有效促進社會包容性與公平性,是整體社會福利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急難紓困的兩大實施策略

當急難事故發生時,如何提供即時且有效的支援?為了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及其帶來的挑戰,急難紓困計畫制定了兩大施行方案,分別如下:

  • 根據急難事故的性質及實際困難情況,將提供一次性關懷救助金,或者分月發放關懷救助金
  • 除了經濟援助外,還將協助轉介其他福利服務並執行相關配合措施,以確保受助者能得到全面的支持。

「強化社會安全網急難紓困實施方案」承辦、執行、協辦機構

急難紓困主辦單位衛生福利部
急難紓困執行、核定單位1. 直轄市、縣(市)政府(含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2. 鄉(鎮、市、區)公所
急難紓困協辦單位村(里)辦公室、學校、警察單位、醫療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團體)、公益團體等

了解各單位在急難紓困專案所扮演的角色,有助於受助者找到合適的援助,且更好理解申請流程,進而提升獲得幫助的機會。


急難紓困申請條件有哪些?通過急難紓困可領多少錢?

7大急難紓困資格與QA

  1. 家庭成員死亡、失蹤或罹患重傷病、失業或因其他原因無法工作,致家庭生活陷於困境者。
  2. 因經濟性因素致自殺通報個案。
  3. 因經濟性因素並經通報為脆弱家庭成員
  4. 因遭家庭暴力、性侵害經通報或庇護安置,於緊急生活扶助金尚未核發期間,家庭生活陷於困境者。
  5. 經被通報家庭暴力事件、核發保護令或結束監護處分,因經濟因素致暫無居所,生活陷於困境者。
  6. 申請福利項目,於尚未核准期間,家庭生活陷於困境者。
  7. 其他因遭逢變故,致家庭生活陷於困境者。

Q:設籍前新住民可否申請?

A:現在或曾經與我國國人結婚之未入籍外國人、無國籍人、大陸地區人民及香港或澳門居民,如無同住家人,可以提出申請,如其符合本方案規定,得以其居留證字號及居所申辦。

Q:無親屬者可否由村(里)長代為申請?

A:無親屬者符合本要點急難類別第3至6類,應由本人為申請人,得以村(里)長為受理窗口並通報核定機關,於實地訪視時,由其本人於申請書補行簽名蓋章。

Q:通報表是否必須申請人簽名蓋章?

A:通報表如係申請人直接向受理窗口通報,即視為提出申請,應由申請人簽名或蓋章;如以電話通報或非本人直接向窗口通報,則於訪視時由申請人補簽名或蓋章。

急難紓困認定基準表

急難事由生活陷困核發基準
類別認定基準認定基準負擔家庭主要生計者非負擔家庭主要生計者
一、死亡1.未能領取社會保險給付、汽(機)車強制責任險給付、犯罪被害補償、暫時補償金或事故責任賠償。1.家庭已無足資辦理基本葬埋之存款或收入。

2.家庭已無足資維持基本生計之存款或收入。

3.家庭經濟狀況明顯無法維持基本生計。
3萬元1萬元
2.已申請保險給付、補償金、賠償金而尚未領取期間。1.家庭已無足資維持基本生計之存款或收入。

2.家庭經濟狀況明顯無法維持基本生計。
1萬元至2萬元 
二、失蹤已向警察機關報案協尋尚未尋獲者(不受失蹤滿6個月之限制)。1.家庭已無足資維持基本生計之存款或收入。

2.家庭經濟狀況明顯無法維持基本生計。
1萬元至2萬元1萬元
三、罹患重傷病1.必須1個月以上之治療或療養,且無法工作。

2.取得重大傷病卡證明等且無法工作。
1.家庭已無足資維持基本生計或支付醫療費用之存款或收入。

2.家庭經濟狀況明顯無法維持基本生計。
1萬元至3萬元1萬元至3萬元
四、失業1.非自願性失業致無法工作。

2.照顧罹患重傷病必須1個月以上治療或療養之親屬,致無法工作之臨時性失業。
1.家庭已無足資維持基本生計之存款或收入。

2.家庭經濟狀況明顯無法維持基本生計。
1萬元至3萬元 
五、其他原因無法工作1.因其他原因致無法工作。1.家庭已無足資維持基本生計之存款或收入。

2.家庭經濟狀況明顯無法維持基本生計。
1萬元至2萬元 
2.因遭無薪休假、部分工時而減少收入,或每月工作收入未達基本工資之臨時工等之不完全就業。1.家庭已無足資維持基本生計之存款或收入。

2.家庭經濟狀況明顯無法維持基本生計。
一萬元至2萬元1萬元
六、其他變故1.其他變故且無法獲得任何補助、救助或保險給付等。1.家庭已無足資維持基本生計之存款或收入。

2.家庭經濟狀況明顯無法維持基本生計。
1萬元至3萬元1萬元至3萬元
2.具有伍、救助對象2、3、4、5、6之情形。1.家庭已無足資維持基本生計之存款或收入。

2.家庭經濟狀況明顯無法維持基本生計。
1萬元至2萬元1萬元

急難紓困金申請注意事項

1急難事由以最近3個月內發生者,並同一事由以申請1次為限;但經救助後生活仍陷於困境,經訪視評估,認定確有再予救助之需要者,於本方案實施期間最多得再予一次之救助
2現在或曾經與我國國人結婚且尚未設籍之外國人、無國籍人、大陸地區人民及香港澳門居民,如無同住家人,得以其居留證字號及居所申辦
3基本生計之認定基準係指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不超過當地當年度最低生活費1.5倍。另存款以每人平均不超過15萬元為原則
4負擔家庭主要生計者,指以其收入負擔家庭生活3分之1以上者、家戶之經濟戶長及雖無收入但實際操持家計者(每戶以1人為限)。
5負擔家庭主要生計者除本人外,其戶內人口如有6歲以下兒童、在學學生、身心障礙者以及懷胎6個月至分娩後2個月,或懷胎期間經醫師診斷不宜工作婦女,每人加計5,000元;罹患重傷病者,得視其自負醫療費用加計,並以各該分項最高額為限。
6經評估經濟戶長如有理財方式不當,不宜一次發給關懷救助金者,或採分月、分次方式發給關懷救助金,對於戶內人口生活保障較佳等情形,應以分月或分次方式發給。

急難紓困金給付方式

1核定機關對符合規定者,得依認定基準表即時發給關懷救助金1萬元至3萬元。經評估必要時,得將該個案關懷救助金採分月分次方式發給之。
2核定機關得建立備用金制度。公所訪視小組、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對急迫性個案得於認定符合規定時,立即先發給5,000元,並逕送核定機關於當日核定後,於24小時內發給關懷救助金餘額
3關懷救助金發給後,家庭生活仍陷於困境者,直轄市、縣(市)政府得依社會救助法第21條規定核予救助;直轄市、縣(市)政府急難救助後,家庭生活仍陷於困境者,得轉報衛生福利部再核予救助

《社會救助法》第21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檢同有關證明,向戶籍所在地主管機關申請急難救助:
一、戶內人口死亡無力殮葬。
二、戶內人口遭受意外傷害或罹患重病,致生活陷於困境。
三、負家庭主要生計責任者,失業、失蹤、應徵集召集入營服兵役或替代役現役、入獄服刑、因案羈押、依法拘禁或其他原因,無法工作致生活陷於困境。
四、財產或存款帳戶因遭強制執行、凍結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時運用,致生活陷於困境。
五、已申請福利項目或保險給付,尚未核准期間生活陷於困境。
六、其他因遭遇重大變故,致生活陷於困境,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訪視評估,認定確有救助需要。


怎麼申請急難紓困?需要準備哪些文件?

領取急難紓困需要歷經申請及審核,簡單來說有這4大流程:

自行求助或相關單位通報→窗口受理→相關單位評估審核(必要實行訪視)→核定後撥款。

1. 急難紓困申請與通報

自行申請遭逢急難民眾本人。
他人通報遭逢急難民眾的親人、鄰里、社區、學校、村(里)長、村(里)幹事、便利商店、警察單位、醫療機構、少年輔導委員會、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相關機關(構)、團體等

申請急難紓困所需文件

  1. 申請書/通報表1份。
  2. 申請人身分證或戶籍證明文件。
  3. 申請事由相關證明(如死亡證明、失蹤證明、罹患重傷病證明、失業證明、其他原因致無法工作證明等)。

除了可檢附申請書或通報表向窗口提出申請外,民眾也可至衛福部網站進行線上申辦。

急難紓困線上申請、查詢網站與流程

急難紓困線上申辦網站https://swis.mohw.gov.tw/erweb/apply_step.jsp
急難紓困案件進度查詢https://swis.mohw.gov.tw/erweb/inquire_step.jsp
急難紓困線上申請流程閱讀條款並勾選「清楚前述內容」→依欄位填寫表單→上傳證明附件→切結事由→確認資料→完成申請

2. 急難紓困受理單位

  1. 村(里)辦公處
  2. 公所
  3. 直轄市、縣(市)政府

上述單位會依據急難紓困申請資格及申請文件判斷是否受理案件。

3. 急難紓困評估審核(訪視)

受理急難紓困申請案件後,相關單位會立即通報核定機關,召集訪視小組,於24小時內進行個案實地訪視,相關成員如下:

  1. 核定機關之代表,並兼訪視小組召集人。
  2. 村(里)長或村(里)幹事。
  3. 當地立案社福機構(團體)或普受社會大眾信賴公益團體為代表,通常優先指派社會工作人員參與。
  4. 其他視個案性質,必要時會增邀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會工作人員、與事故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代表或當地管區警員。

4. 核定後撥款

符合1及7規定救助對象● 由公所組成訪視小組,依認定基準表認定,並填具個案認定表,立即送核定機關即時核定及撥款。
● 經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會工作人員評估並認定確有救助需要者,由直轄市、縣(市)政府依認定結果核定及撥款。
符合2、3、4、5、6規定救助對象● 經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會工作人員評估並認定確有救助需要者,由直轄市、縣(市)政府依認定結果核定及撥款。
其他福利服務轉介及配合措施● 經開案之個案如有其他需求,公所、直轄市、縣(市)政府應轉介相關社會、衛生、勞工或教育等相關單位申辦相關福利事項。必要時,得結合民間資源協助之。

「強化社會安全網-急難紓困實施方案」流程圖。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

如想詢問急難紓困等各類社會福利問題,民眾可於每日上午8:00至22:00直撥「1957」專線尋求專業諮詢服務,該專線亦提供線上服務,可由服務人員直接在線上與民眾對話諮詢。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延伸閱讀:

突破傳產困境!徠通科技以職務再設計與員工關懷,打造中小企業友善職場典範 

在台灣製造業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挑戰的當下,中小企業該如何轉型求生,打造具吸引力與競爭力的友善職場?位於台中、專注精密線切割機研發與製造的徠通科技,交出一張亮眼成績單。透過職務再設計與員工關懷制度,善用政府補助資源,徠通成功優化工作流程與環境,提升員工留任率,成為台灣中小企業職場升級的示範案例。 

誰說科技人才留不住?工業通訊隱形冠軍Moxa 四零四科技-用「說真話文化」讓工程師發揮真正影響力

誰說科技人才留不住?Moxa四零四科技靠「研發價值」打造黏著力

在科技產業人才競爭激烈的時代,Moxa 四零四科技靠的不是話術與口號,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說真話文化」。這家工業通訊領域的隱形冠軍,鼓勵工程師坦率表達想法、跨部門溝通無需修飾,讓每位技術人才能在團隊中發揮真正的影響力。對研發價值的高度重視,讓Moxa成為能吸引、也真正留得住科技人才的公司。本文帶你認識這家企業如何從文化出發,打造工程師也想待下去的職場。

別再看獵頭公司排行!教你5招挑選獵人頭公司,用Headhunter提升企業在人才市場競爭力!

別再看台灣獵頭公司排行!教你5招挑選獵人頭公司,辨別哪些人才該用Headhunter,提升企業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

想藉由獵人頭/獵頭服務 (Headhunter) 提升企業競爭力,在台灣半導體與AI科技產業中找到關鍵人才?與其依賴獵人頭/獵頭公司排名,不如學會如何挑選合適的獵人頭/獵頭公司!面對人才短缺、勞動法規與少子化帶來的挑戰,企業需要更具策略性的招募方法。如何挑選優質的獵人頭/獵頭公司?企業該如何應對人才短缺與高離職率問題?AI科技如何提升獵才媒合效率? 本文提供五大技巧,教您如何透過專業獵頭/獵才顧問提升人才招募成效,在競爭激烈的台灣人才市場脫穎而出。

離職卻收到Counter Offer,公司慰留離職人員的手法與邏輯

Counter Offer是什麼?公司慣用的留人方式及背後盤算你想過嗎?

提離職卻收到公司的Counter Offer,為什麼突然「對你好」?本文揭開企業的留人招式與背後的真實盤算,將公司的思考邏輯一併納入評估,幫助大家更好判斷下一步該不該留!

從抱怨聽出弦外之音? 3心法應對職場牢騷王!

這一集,先聽AI語音摘要,再聽歡慶五百集真人live talk,教您面對職場牢騷王。統一超商招募team經理林宸碩與職場教練Simon分享多元共處與軟中帶硬,先劃出正負能量的界限,一旦超限,可採取必要行動。「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但這好像是你個人看法,我現在有點忙,需要專心處理事情,也許我們下次再聊。」有時,嫌貨才知買貨人,會抱怨的人可能是最愛公司的人,試著從對方的抱怨裡,找到有利的資訊。

【急徵】百大知名企業齊聚台南現場徵才,免費報名→

【104人力銀行】百大知名企業齊聚台南現場徵才

職場專業情報第一選擇:履歷範本、自傳範例、求職面試、職場溝通、經營管理、工作心法、職涯規劃、中年失業、就業機會等。不只幫你找工作、找方向,更要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新鮮人、上班族、二度就業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