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真的比較會找人嗎?從這3個「招募技巧」看出差距

104獵才顧問
2025.05.16
1391次觀看

文/104獵才顧問行銷企劃部

本文導覽:


  • HR怎麼找不到人?招募管道有哪些?
  • 獵人頭公司怎麼找人?
  • 招募人才方法有哪些?有哪些有效的人才招募平台?
  • 人資招募的盲點是什麼?是否該導入獵頭平台?

一、你會算招募的隱藏成本嗎?

補人晚一天 = 該職位 1.5~2 倍日薪的損失

別小看一天的空缺,它不只是工時流失,長時間招募不利更是產能、士氣、營運節奏失衡的警訊。根據 104調查,多數企業在招募上普遍已出現以下痛點:

  • 招募時間不斷延長:平均招募天數從41天延長至54天,整體流程漸漸拉長
  • 履歷條件不符:高達 56.4% 的企業表示難以收到符合需求的人才,關鍵職缺懸空逾 30 天成為常態
  • 產業專業人才不足:專業技術人才難尋,2023 年升至困境排行第 2 位,佔比達 36.6%
  • 求職者無故失約:34.7% 的企業曾遭遇候選人面試失聯、臨時反悔等情況
  • 依賴主動投遞的履歷:招募仍以等待應徵為主,錯失大量潛在人才

延伸閱讀自行招募真的比較省?你可能忽略了這5大隱形成本!


普遍來說企業的招募效率節節下降,陷入履歷海、望向人才沙漠,但相較之下,為什麼企業找不到人,獵才卻找得到?關鍵不在有沒有人,而在誰先出手、怎麼出手。獵頭為什麼卻能在短時間內精準媒合,快速完成招募流程呢?他們究竟做對了哪些事?

二、獵頭找人三件套:標準流程、組合技能、神級工具

有許多企業主時常有這些疑問:「我已經有招募 HR 了,為什麼還需要找獵頭?」「台灣的獵人頭公司到底怎麼找得到人,而我們找不到?」獵頭之所以能夠快、狠、準,關鍵不在於「人多」或「運氣好」,而在於他們的招募思維(圖一)與大家不同。

延伸閱讀獵頭顧問揭秘:獵人頭(Headhunter)是什麼?如何和獵頭合作?

傳統 HR 多半以「主動應徵者」為主體,仰賴人力平台投履歷;而獵頭則反過來,從人力全市場出發,接觸的是全市場的在職者,並同時評估「企業文化適配度」,善用人才庫與聯絡技巧,將招募從「等人來」變成「把人請進來」。

公司請不到人?先看看獵才與HR招募思維有什麼差
圖一、公司請不到人?先看看獵才與HR招募思維有什麼差

以下是獵頭公司透露的獵才招募人才方法:獵人頭是如何主動出擊、系統化操作,整合出高效的招募技巧,包含3大關鍵要素:

公司一直徵不到人,而獵頭公司都怎麼做?怎麼為公司徵人?與傳統 HR 最大的不同在於獵頭每一步都是主動推進、以「成交」為導向。從一開始就與用人主管深入討論需求、撰寫具吸引力的 JD,再透過主動搜尋、電話說明、履歷推薦,到安排面試、協助談薪、最終讓人選順利 On Board,這套流程如同精準的業務行為,不等待、不觀望,而是掌握節奏、掌握人選、掌握結果。(如圖二)

獵頭在流程中最重要的能力是「研究」,研究招募環節出了什麼問題?研究產業知識、研究市場薪資行情等等。

台灣獵頭公司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
圖二、台灣獵頭公司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

延伸閱讀獵人頭公司收費高嗎?揭秘如何收費、抽成比例,一篇看懂獵頭市場行情!

延伸閱讀貿易戰引爆招募寒冬?!當企業不敢開缺,HR必學獵頭式佈局,搶先卡位關鍵人才

獵頭找人才不只是找到適合履歷、聯絡人才這麼單純,而是靠一套組合拳「寫出市場買單的 JD」、「理解整個產業脈絡與知識」,建立和用人主管和人才專業可信任的對話。

a.寫 JD:從職缺清單轉為吸引人的職缺廣告

獵頭在撰寫或優化 JD 時,採用的是類似產品經理的思維,這其實就是一種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需求工程)

1.訪談

獵頭在接下職缺時,堅持親自拜訪用人主管,不透過 HR 或中間人轉述,目的是掌握第一手、真實,甚至隱藏的用人需求。訪談的過程不只是確認條件,而是進行「需求再定義」的過程。獵頭會拋出更具策略性的問題,引導主管從任務本質出發重新思考:「這個職位的存在,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這個人對團隊或產品的關鍵價值是什麼?」而不是單單僅要用人主管列出學經歷、年資與技能條件,獵頭更重視條件排序與真正的決策考量邏輯,協助主管釐清哪些是必要、哪些是加分,哪些是可以談判的彈性空間。

同時獵頭也會透過訪談和觀察搜集以下資訊:

  • 公司環境與文化氛圍
  • 公司產品或服務特性
  • 組織現況與近期發展
  • 掌握客戶的優勢亮點、劣勢、戰績
  • 主管的個人偏好與用人風格

這些隱性資訊都是後續精準搜尋與說服人才的重要依據。

2.列出關鍵字

一份來自客戶的 JD(圖三),常充滿專業術語、組織內部語言或抽象職責。獵頭的工作,是要從中抓出市場搜尋時真正會用的關鍵字與核心概念,讓這份 JD 不只寫得完整,更能被看見。

獵頭畫出JD關鍵字範例-大數據系統開發主管常見職缺描述
圖三、獵頭畫出JD關鍵字範例-大數據系統開發主管常見職缺描述

3.化繁為簡

獵頭不只是在寫 JD,而是在做一件事:把資訊變成吸引人的訊息。從主管對話、JD文字、組織脈絡中,獵頭會進一步拼湊出隱藏訊號與關鍵線索,化繁為簡,化模糊為具體。例如:

  • 用人主管說「希望有領導潛力」,背後可能代表:這個人未來要成為團隊接班人
  • 工作內容提到「電商資料與使用者特徵」,但沒寫的關鍵字可能是:Big Data、User Behavior、Recommendation System、AI Modeling
  • JD 中沒出現的技能(如 cloud、Python、MapReduce、mining),獵頭也會在與用人主管確認後主動補上,讓後續搜尋更精準

這些不是資料蒐集,而是邏輯轉譯。JD 化繁為簡的關鍵,在於寫成求職者想知道、在意、吸引人的內容。

b.產業知識:愈貼近企業與人才,獵頭的才能講出動人的話

優秀的獵頭必須具備基本的產業知識敏感度,因為人選會問、理解用人主管在說什麼,因為不瞭解而容易產生錯誤的推薦會傷害對獵頭的信任。如果無法說清楚這家企業在產業中扮演什麼角色、上下游關係、未來趨勢為何(圖四),很容易被人選認為不專業,甚至懷疑你只是亂塞履歷。

  • 哪些公司是同類型的用人單位?(競爭者、上下游、轉職熱區)
  • 市場上目前有競爭者?哪些熱職/缺口?哪些技能有替代性?
獵頭需了解的產業關係鏈
圖四、獵頭需了解的產業關係鏈

這些資訊可以透過公開資料、求職者訪談、與主管對談中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獵頭手上的履歷甚至能經營成一張人才網絡。

  • 總體經濟
  • 產業動態、時事新聞
  • 政府政策、政府公開資料: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
  • 企業財報、消息、產品發表
  • 投資理財
  • Podcast:曲博、電子時報、投資癮…
  • Youtube:商業週刊、 天下雜誌、Amy追劇、 PanSci 泛科學…

當你懂產業、說得出趨勢、分析出脈絡和差異化,才會被人選信賴、被用人主管倚賴,媒合效率自然加倍。

獵頭的履歷來源,並不是仰賴投遞,而是靠多管齊下的搜尋與經營。不論是公開、半公開還是潛水型人才,獵頭都靠以下幾種管道。

a.快速掌握公開履歷

透過公開平台(如 104 等各大人力銀行、LinkedIn)進行目前有求職意願的人選,從眾多履歷中快速篩出潛在人選

b.經營 LinkedIn 等平台,與潛水人才建立連結

有些人才沒有主動公開求職意圖,但會更新個人資料或回應貼文。獵頭會主動經營 LinkedIn、Facebook、Telegram 等社群經營產業人脈,主動加入像是「半導體人才交流社團」、「AI工程師社群」這類職業型社團,這些潛水人才未必公開求職,但會更新標籤、貼文或參與討論,先互動,再接觸,未來皆有機會成為合作對象。

c.擴大管道,獲得更新中、非公開履歷

市面上存在許多非公開履歷的搜尋管道,例如各大專院校、職訓局等培訓中心的人才推薦名單、人力顧問公司內部的獵頭資料庫,以及 104 關鍵人才庫,都能協助企業提前接觸在職且未公開履歷的人選。

以 104 關鍵人才庫為例(圖五),不僅具備高涵蓋率,還整合了以下幾項關鍵功能,讓獵頭或企業 HR 更有機會搶得媒合先機:

  • 未公開人選可追蹤更新:即使人選履歷未公開,只要有更新或編輯,系統仍可讓獵頭查閱
  • AI 智能推薦模組:可根據履歷條件、搜尋紀錄、自定職務等,即時推薦潛在合適人選
  • 人選收藏與反向推播:當企業收藏人選後,系統會引導人選回訪企業,增加企業曝光與職缺能見度
  • 私下邀約與非公開職缺頁面:HR 可建立不公開的職缺說明頁,並透過系統私訊邀約人選,避免影響公開招募管道和流程

延伸閱讀還靠老資料庫撈人?HR必學AI建「活人才庫」,鎖定不主動的關鍵人才!

104關鍵人才庫的系統AI推薦、未公開履歷畫面
圖五、104關鍵人才庫的系統AI推薦、未公開履歷畫面

延伸閱讀3招加速成功招募! 70%優秀人才履歷都沒公開,該如何找到好人才?


三、總結、沒空盯履歷、爬履歷,不等於沒辦法找人

在大型企業,HR 分工明確,招募人數多、壓力大;而在中小企業,HR 一人身兼多職,得同時處理報到流程、人事制度優化、出缺勤與薪資結算。我們知道HR 根本沒時間像獵頭那樣,全天候盯履歷、追人選、研究產業上下游。但HR不需要變成獵頭,也能用對獵頭的工具與做法,把招募做得更準、更快。

依照企業所需,讓你在忙碌中依然提升招募效率和精準率:

沒時間自己談人選、想有人幫你顧招募流程104獵才顧問服務:專屬顧問為你全力出擊,談需求、找人、協助談薪、跟到上線為止
想自己來、有時間經營人才池、預算有限104關鍵人才庫:搜尋潛水履歷、AI 幫你推薦人、還能私下邀約與追蹤履歷動向

📞 立即啟用104關鍵人才庫,首次啟用企業免費體驗:https://mytalent.104.com.tw/

104獵才顧問 官方網站

104獵才顧問 Facebook

104獵才顧問 LinkedIn

104獵才顧問YouTube

想探索最新「招募留才」及「求轉職」趨勢必看!提供獨家招募留任策略、人才市場分析,及深入探討人才求職應用、市場薪資的乾貨好文。為企業充電招募力,為中高階及關鍵人才提升轉職競爭力,共創事業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