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用「我喜歡消費的產業是什麼?」來開啟職涯選擇,但真正適合的工作,可能不在喜歡的產業裡。專家提醒,職涯選擇的關鍵,不是看產業的「產出」,而是看「投入」的過程是否與你熱愛的事契合。本文節錄自《一份值得熱愛的工作……在哪裡?》。
文/人生學校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我們常見的一種工作選擇方式,是根據我們喜歡消費的產業來決定自己想要投入的職業。我們喜歡該產業的最終產出(outputs),因此想要在職涯中參與其投入(inputs)的部分。
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會排除就業市場的很大一部分,只因為那些領域和我們喜好的消費品沒有明顯連結。
我們會從產出結果的角度來看每個產業,因此草率地判定哪些職業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
然而,若我們能從「投入」的角度來思考職業選擇,可能會發現許多原本被自己忽略的機會。這些投入的過程,往往與最終產出的樣貌截然不同,因此如果我們只關注最終產品,可能會錯過大量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
因此,在思考某個產業時,我們應該更謹慎地分析,在產出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需要的是什麼?投身該產業的人們究竟在做什麼,才能生產我們所看到的結果?我們不一定要真的進行全面的事實查核,只需要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合理推測產業進行了怎樣的運作,才會有最終的輸出。
乍看之下,運輸業或許和我們的興趣相距甚遠。畢竟,我們討厭海洋,對於停在港口的大型貨輪也完全不會怦然心動。然而,從投入的角度來看,運輸產業需要的技巧和熱忱,其實涉及許多多元化的工作職能。
投入的部分需要的是積極的長期國際合作,以及和參與的每一方進行務實的談判。可能會面對未知情況下的重大決策,會涉及複雜的法律和政治協商,會需要將大量的數據轉化為一目瞭然的分工表格,需要評估並進行廣告行銷,需要組織並籌辦會議,公司內部也會有龐大的溝通需求。
換句話說,運輸產業的很多部門,其實都和讓貨輪通過蘇伊士運河沒有什麼關聯。所以即便你對於運輸(產出)沒有特別的興趣,也未必代表不能在這個產業中找到可能的職涯發展。
又或者,想像有個人自動排除新聞業的可能性,因為他認為(乍看之下)新聞業主要關注的是寫作和對時事的分析。然而,假如我們仔細思考,會發現一定還有其他類型的輸入,才能生成我們所看到的輸出。
媒體公司一定很重視預算控制,也會需要謹慎的資源分配。如果媒體企業要有所成就,還必須了解客戶的需求和興趣,甚至可能得發展新的商業模式。所以,即便對寫作當前事件的新聞沒有興趣,新聞業仍然可能提供你所感興趣的快樂點:人事組織、複雜程序的簡化、時間管理,或是教學與學習。
由於這些都不會出現在新聞業的最終產出結果,所以通常比較難聯想到。但只要我們從投入的角度深入思考,會發現其實它們都至關緊要。
除了運輸業或新聞業,其他產業其實也都是如此。需要的投入往往和我們對該產業最直覺的聯想有所不同。因此,與其問自己是否喜歡某個行業的產出,不如問問自己是否能在該行業的「投入環節」中找到樂趣。這樣的想法轉換看似微不足道,實際上卻能解放我們,大幅增加了求職的視野。
你的工作日常長什麼樣子? 探索職業的實際樣貌
如果想知道不同工作幕後的實況,也就是真正的快樂點,我們就應該分析不同工作背後的「投入」與「產出」。
不要想太多,直覺列出符合以下條件的幾份工作、領域或產業:
對於上列的每種工作:
將你的快樂點清單(第一小節的練習)與投入的部分加以對照。哪一份工作集合了你的快樂點呢?
思考完第三步後,回頭檢視(a)吸引(b)反感(c)無感的清單。是否有哪項工作讓你改觀了?
先列出五種你感興趣的工作。接著,再列出十五種,包括你的夢想職業、看起來有趣的工作,甚至是你從未真正考慮過,但覺得很酷的行業。就算不切實際也沒有關係。
檢視後面十五種比較特別的工作。這些工作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這或許不會是你實際追求的職涯──你寫的可能是圖書館員、喜劇演員、遊戲節目主持人、果園的工作人員、管家,或是聯合國的職員。不過,你會想到這些工作,可能代表了你對某些元素的渴望。 反思一下,這些奇怪但刺激的工作裡,有什麼元素吸引了你?我們的目的是幫助你發掘自己真正熱愛的要素,讓你在更現實可行的職業選擇中,找到類似的滿足感。
節錄自:方舟文化《一份值得熱愛的工作……在哪裡?「人生學校」的職涯新提案,錢和快樂一起賺!》/人生學校 著
推薦閱讀:
陪你做好轉職準備!《104職場力》轉職評估指南:
【急徵】百大知名企業齊聚台南現場徵才,免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