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雇庇護員工 可領54萬元補助

2024-06-11 聯合報記者葉冠妤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庇護工場員工轉銜率成效不彰,難進入一般性職場就業,是長年未解問題。勞動部日前啟動「庇護性就業者就業力提升試辦計畫」,除見習期間可領工作培訓行政管理及輔導費、職場見習訓練補助,正式僱用後,企業還能領取最高各27萬元的僱用補助、職場適應輔導費。

【補充資料】什麼是「庇護性就業」?

「庇護工場」是一種為身心障礙者提供就業機會,並在工作環境上提供保護性的場地。 主要針對就業能力較弱的身心障礙者,希望透過庇護性的環境和支持,讓他們能夠培養工作能力,提升自信,並融入社會。

目前各級勞工主管機關對於具有就業意願,而就業能力不足,無法進入競爭性就業市場,需長期就業支持之身心障礙者,應依其職業輔導評量結果,提供「庇護性就業」服務。服務對象即為「具有就業意願,而就業能力不足,無法進入競爭性就業市場,需長期就業支持之身心障礙者」。

庇護性職場就業服務內容大致有:
(一)商店型,如餐飲、烘焙、日常用品、二手產品等。
(二)手工及工藝品型,如手工皂、琉璃等。
(三)工作站,如文宣美工設計、電腦打字。
(四)工作隊,如清潔打掃。

不過心路基金會事業處長溫德風認為,計畫很有誠意,但仍沒打到痛點,身心障礙就業的供給點從來都不是問題,而是企業需求端,若企業不開職缺,光培訓能進入一般職場的庇護員工也沒用,關鍵仍在企業聘雇意願。建議應直接修法提高企業進用身心障礙者比率,或找出替代性就業方案。

目前全台庇護工場163,庇護性員工2061人,去年轉銜率3.87%,轉銜93人次,庇護工場轉銜率明顯偏低。為此,勞動部以就業基金編列3千萬預算,推動「庇護性就業者就業力提升試辦計畫」,試辦至今年底。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特組長劉玉儀說,試辦計畫將庇護工場功能轉向職能培訓,設立最長24個月的轉銜輔導期,新增轉銜就服員角色,陪同見習職場訓練、視情況調整見習時數等。

【產業新訊】若您願意提供更多的產業趨勢、業界人才動態、工作機會等資訊至《職場力》 >> 歡迎來函

最新HR新知,【人資充電】上都有!

★ 小編精選專欄,趕快追起來! ▶ 點我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