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長

2024.04.30 | 1469次觀看

不被升遷失利、找工作不順擊垮…用「靈活的樂觀主義」面對逆境

學習變得更樂觀比你想像得容易許多,作者指出,平衡的樂觀態度就是,將「逆境」視為一次性的短暫事件,而非普遍永久的,這樣的思考模式用在沒有錄取申請的工作、升遷失利時也能幫助你快速重振旗鼓。分享如何運用「塞利格曼ABCDE 機制」,達成靈活的樂觀主義。

文/莎拉.藍恩

嬰兒時期,你的學習方式是透過因果關係,藉由不斷嘗試從錯誤中學習。你會為了測試照顧者的反應,或者為了聽到食物落地的聲音,故意把嬰兒高腳椅上的食物弄到地上。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地心引力,但卻充分運用了這點。

長大後,學習的核心方式並未改變,只是變得更複雜。我們一生中的重要經驗都會被儲存在大腦,以便日後參考。重要性跟大小及聲音不需劃上等號,可以是安靜且細水長流的事物。若你生活在一個媽媽害怕狗的家庭,最好的情況是你的生活中沒有狗,最壞的情況則是你會因生活經驗而對狗有恐懼反應。走在街上或公園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走了不同的路,甚至產生了害怕的情緒。這並不是因為你有不好的個人經驗,只是因為你信任的某個人教導你有狗在周圍時,該有什麼反應。在工作場合與某種類型的人相處時,就跟在公園裡和狗相處一樣。什麼樣的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令你抓狂? 是要警惕辦公室裡的「大男人主義者」,還是小心不要被合作的夥伴惹惱? 注意你習慣性的反應,並且要明白,這些都只是習慣,而它們能夠促成真正的改變,讓你選擇做一些不同的事。

研究證實,人類出生時,藉由測試特定的化學製品,能夠測量你天生是個悲觀主義者還是樂觀主義者。這時你可能會想,噢,我的態度已經無法改變了……但事實不然。隨著越來越多經歷,我們的神經系統會發生變化。我注意到西方社會重視與鼓勵悲觀主義。瞧瞧我們會犯何種不同程度的錯,且將別人的失敗當成自己的快樂似乎是家常便飯。

當我們處在一個充斥著人身危險的世界時,悲觀主義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起點。如果你踏出家門,有可能被一頭動物吃掉或者被攻擊,那麼打開門後,預期這些事情並準備好保護自己和家人是件好事。然而,最近我們很少會遇到人身危險了。大多數的危難都是心理層面的,所以我們的悲觀想法有點不合時宜,需要更新一下。對部分的人來說,悲觀主義實際上就是現實主義。如果我相信自出生起,掙扎和死亡是必然的結果,那麼就沒什麼事能讓我們失望了。聽起來可能沒錯,但要是研究指出,當一個樂觀主義者你會更快樂、更健康以及更成功,那麼為何不當個樂觀的人呢?

說起樂觀主義,我想要澄清一下,我說的不是「快快樂樂小隊」。沒有什麼比那些總是正面陽光、開心得咯咯笑,但卻很少意識到他們對別人影響的人更令人惱怒了。如果人生是座花園,我不是要跟你說「裡頭沒有雜草」。花園如人生,雜草在所難免。其中一個選擇是看向花園說,「天哪,看看那堆雜草,難看且長個不停,永遠不會消失且佔滿了整個空間」,聽起來一樣不激勵人心也沒有成就感。也許想要獲得最佳結果的平衡態度是站在花園裡看,看見雜草還有花朵後穿上雨鞋、抓起鏟子,將雜草挖出……或者是去找一位附近的園丁,帶一些花回來妝點你家。這些方法都沒有錯,而我知道我比較喜歡哪一種。

若你贊同自己適合樂觀的生活,那麼有一點很重要,切記平衡的樂觀態度就是,將逆境視為一次性的短暫事件,而非普遍永久的。這關乎你的「解釋風格」,也就是你習慣用來解釋周遭世界的方式,尤其是針對逆境。你可以把事情(好事或壞事)解釋成一次性的或者普遍的,比方說第一次考駕照失敗了。將之視為一次性的事件,並不代表你每次考試都會失敗。「解釋風格」的另一種面向是暫時的或永久性的,以摔斷腿作為例子。你可以選擇把摔斷腿這件事想成暫時的,而非永不痊癒的傷痛。同樣的思考模式用在沒有錄取申請的工作、升遷失利時也能幫助你快速重振旗鼓。不論是在職場或家裡,你向自己解釋事情的方法都會帶來很大的不同。

幾年前我讀到一篇文章,是關於一名記者和一位心理學家拜訪了美國的一座監獄,採訪一名被關在死囚牢房的罪犯的兒子。那名罪犯有兩個兒子,一個因為暴力罪行坐牢,另一個是社區教會的牧師。他們感興趣的是,在同一個家庭由同一個暴力父親養大的兄弟倆怎麼會走上全然不同的道路。翻閱採訪所做的筆記時,記者發現兩兄弟在回答問題時講了同樣的話,「你是怎麼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監獄/教會)?」他們都這麼回答,「這個嘛,有這樣的父親你能指望什麼!」

一切都是態度使然!

靈活的樂觀主義,ABCDE機制

學習變得更樂觀比你想像得容易許多。我發現很快就能成為習慣的一個技巧是「靈活樂觀主義」的「塞利格曼ABCDE 機制」(Seligman ABCDE)

假設我正在前往工作面試的路上,結果我為面試新買的洋裝有很多皺摺(這是逆境)。我沒時間補救情況了,所以必須穿著皺巴巴的衣服參加面試。

此時我的信念是,面試人員看了我一眼,覺得我不重視外表、不夠有條理,也可能認為我對公司或者職員不夠尊重,沒有做出努力(信念)。

這樣的信念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在進入會議室前就抱持一種被擊垮的態度。以這樣的心態我能得到工作嗎? 不會!

現在,是時候質疑這種信念,以及這種面對逆境的思維方式了。想一想其他正確的方式。也許這能成為一種話題,能變成等候時與其他求職者建立融洽關係的方式。也許他們過去也有相同的穿衣失利經驗。也許類似亞麻布的材質能讓他們想起上一段假期,讓他們保有正向的心情。很多事情都有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不是,重點是,一旦你開始構思替代方案,你的活力指數就會增加。藉由更有活力地影響逆境的後果,你更有可能得到正面的結果。

擁有良好的態度,任何事你都能做

如果讀了「任何事你都能的做」這句話之後,你腦海中浮現一個思想開明、過度熱情的X音素(X factor) 備註:在英國開始舉辦的歌唱真人選秀節目,在世界各地皆有自己的版本。參賽者的父母,那麼請再好好想像一次。你正處在一個思想廣泛、能擴大機會,而非封閉自我的空間……但不要欺騙自己或旁人以為自己是專家或是下一個惠妮.休斯頓! 所有曾經或是正在從事銷售業的人在上培訓課程時,幾乎都被分享過亨利.福特的名言,若沒有聽過這位勤奮小伙子所說的話,現在可以看看:「若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又或者你相信自己辦不到──你都是對的。」將大規模生產的概念融入一輛黑色汽車,讓「普通人」都能享受創新的熱忱,這需要貨真價實的信念。而這改變了世界!

要想實現任何目標,都需要靈活的方法和100%的責任感。接受自己生活的所有權和結果是一件非常強大的事。

小故事Story

你可以從各地汲取靈感和榜樣,例如二戰集中營倖存者維克多.弗蘭克爾、在中東被當作人質的泰瑞.維特,或者是我的大姑婆海倫。

我們大多數人都很幸運,沒有經歷像維克多.弗蘭克爾和泰瑞.維特那樣極度黑暗的人生事件,然而我們能從他們的經歷學到很多關於態度如何影響生活的故事。維克多.弗蘭克爾相信他比捉拿者擁有更多選擇。他知道無論捉拿者對他做什麼,他都能以自己選擇的方式作出回應。他接受自己無法控制對方的行為,但他明白自己能選擇如何反應。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日子,在那些不被當人對待的日子,他都選擇回應每一個獄卒,彷彿每個人都是擁有希望、恐懼、喜好和厭惡的個體。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他的決定和態度幫助他存活,成為一名鼓舞人心的作家和老師。泰瑞.維特是被狹持到中東的人質,他選擇在腦海中撰寫一本有關個人經歷的書以示回應。

現在來說說大姑婆海倫,她的故事沒有那麼戲劇性,但可能也有關聯。小時候去位於康瓦爾的平房探望她時,我們都會聚集在廚房裡,因為和姑婆一起洗碗真是太好玩了。幫忙的時候,可以聽到很多家族的故事,也能學到智慧。現在我明白,姑婆可能並不喜歡洗碗。她替這項任務帶來的感染力讓所有人都覺得很有趣。多年來,當我面對一件原本很平凡的任務時,這個經歷時刻伴隨著我,幫助我激勵團隊。

節錄自:高寶書版《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在困惑混亂中找到清晰的方向,為自己選一個有利的生活/莎拉.藍恩 著 》

104人力銀行【2024職涯博覽會】,知名企業現場搶才!報名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