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矽谷大裁員、全球科技巨頭縮編風暴下,哪16種領域最容易倖存?|職場熱議

104職場力
2022.11.17
4820次觀看

2022年的11月、全球COVID-19疫情燒歇,豈料挺過疫情的美國矽谷圈卻籠罩著大風暴——「裁員」。許多科技業財報不如預期,面對艱困現況而醞釀組織、人員編制的調整計畫。比如馬斯克買下推特後大舉裁員一半員工,Facebook母公司Meta也裁撤超過1萬名員工,更傳Amzaon也將進行裁員。全球科技業前景究竟如何?《104職場力》小編整理近期外電,與您一同了解。

文/《104職場力》小編

Meta大刀闊斧11,000人、馬斯克Twitter再裁4,400名約聘人員

矽谷科技人才薪水屢創新高、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值也不斷飆升,科技類股與加密貨幣等新興投資標的給予工作、投資者信心,景氣一片榮景。

但過去幾個星期,矽谷科技業面臨的困境難以想像,不乏全球知名、前景看好的大企業,仍無法抵禦大環境劇烈變化,而展開這波裁員潮。

一個自COVID-19疫情開始以來即紀錄全球企業裁員數據的網站「Layoffs.fyi」,從數據了解到11月單月超過25,000名科技人員、80家企業裁員,其人數規模遠高於今年其他月份。

長期擔任技術分析、投資的Lise Buyer直言有如2000年情況,乘著榮景不斷招聘、再招聘、再招聘更多的工程師,此時卻像一桶冷水往企業臉上潑。

疫情時期的社會、商業、消費模式改變,科技業相關產業產生極大需求。但今日全球社會逐步回歸正常生活,電子商務、消費型態等活動回歸到疫情前常態,各企業執行長也警覺到這幾個月經濟衰退趨勢,必須放緩這幾年的大幅成長,而向員工告知即將面臨嚴峻的工作條件。

Meta 裁員約11,000人

Facebook的母公司,其執行長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大力推動元宇宙的「Meta」,祖克伯給員工的部落格中發文告知一項艱難的改變「決定將團隊規模縮減約 13%,需要資遣 11,000多名優秀員工」。

Meta於10月26日公布第三季營收,卻不如分析師預期,甚至連續兩個季度下滑。營收年減 4% 為 277.1 億美元,而元宇宙部門(Reality Labs)持續虧損,更預期第4季營收將第3次下降。

疫情期間增加了60%的員工,但面對其他社群軟體挑戰、廣告營收放緩,勢必得做出調整。對於被資遣的員工將給予16周薪資補償、依年資1年多2週,以及6個月的健康保險。

Twitter 裁員約3,800位員工、4,400位約聘人員

10月27日,馬斯克(Elon Musk)正式以440億美元收購推特(Twitter),隨即展開一連串改革,開除高階管理階層、解散董事會外,也將裁撤約3,800公司員工,約佔員工總數一半。

裁撤公司一半員工後,接著資遣了至少4,400名約聘人員。有許多承包商、約聘人員是在無法連接公司Slack及電子郵件服務時,才發現自己遭遇解聘。

Microsoft 裁員少於1,000位員工

微軟公布這季度收入的成長是5年來最低表現後,根據Axios一份報告,於10 月解雇不到1000名的員工,佔公司員工比例不到1%。

Netflix 裁員約450位員工

Netflix於5月、6月分別進行兩輪裁員。5月串流媒體服務裁員約150位,6月再裁員300位員工。

早前Netflix報告了用戶首次流失的情況,而光是今年股價已下跌58%。

Lyft 裁員約700位員工

Lyft(美國僅次於Uber的第2大叫車公司)裁員約700位員工,佔員工比例13%。執行長給員工的信中表示明年很可能遭遇衰退情況、共享保險費用成本上升。

而受裁員的員工將獲10週薪資、次年4月底前的醫療保險及股權歸屬、求職招募等協助。

Snap 裁員超過1,000位員工

而Snap是在8月裁員約1000多名員工,佔員工比例20%。CEO表示該季度雖有成長卻遠低於預期,另外也需透過組織重整面對財務上的挑戰。

企業裁員人數
(估計)
裁員比例
Twitter 推特 3,70050%
Twitter 推特(約聘人員)4,40080%
Meta(Facebook 母公司)11,00013%
Microsoft< 1,0001%
Netflix4504%
Lyft70013%
Snap>1,00020%
104職場力》小編綜合外電整理


外傳亞馬遜也計畫萬人裁員計畫,矽谷景氣是否進入寒冬?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據知悉人士的消息,亞馬遜(Amazon)正規劃一項大約10,000人的裁員計畫,最快將於11月的第3周開始進行。如果計畫真的執行,將成為亞馬遜公司史上最大的裁員計畫

此次主要針對公司及技術人員,其中如子公司語音助理Alexa包含其零售、人力資源部門等。而最終的人數仍無法斷定,可能是一個團隊接著另一個團隊陸續裁員,但並不會計畫性一次全部裁撤。10,000人大約是亞馬遜公司員工的 3%,若放大至全球150萬名員工的話比例則不到1%。

報導指出即將進入年底美國聖誕假期,同時也是年末購物旺季,亞馬遜卻選在需要維持企業穩定的時間點進行裁員,可能代表著全球經濟惡化狀況比想像中嚴重,必須透過裁員來降低近年來員工過多、達成率過低的處境。

疫情影響科技業迎來榮景,不久前亞馬遜才透過技術人員的薪酬提升來面對人才市場激烈競爭。但大環境瞬息萬變,商業模式大幅改變,亞馬遜今年成長放緩至20年的最低點,過度投資與擴張產生的高成本,以及疫情後消費者習慣似乎又回歸傳統,更有高通膨影響著銷售額。如此不穩定經濟發展,似乎也讓亞馬遜步上科技業裁員一途。

而進一步想知道的是:這波科技業裁員現象是否也意味美國經濟衰退正迫在眉睫

amazon


未裁員的Google「Alphabet」,也面臨股東「諫言」

這波科技業裁員之際,有一巨頭並未跟進,即為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

但是,持有Google 母公司「Alphabet」價值 60 億美元股份的維權投資者(activist investor)「TCI」,其佔了 Alphabet 流通股的 0.27%,僅次於前20大股東。路透社報導,寫給Google執行長的一封信中「諫言」應當採取積極行動來減少員工數和薪資支出,更該提出明確計畫讓投資者了解。

TCI指出2017年以來Alphabet的員工人數以每年 20% 速度增長,其年均複合成長率(CGAR)已過高;也表示員工薪酬已是矽谷最高標準,儘管有極為優秀、聰明人才,但這些菁英卻也僅是公司員工總數中的一小部分。簡言之「員工太多,員工成本太高」。

不過Alphabet的股份組成共有3類,而創辦人賴利.佩吉(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持有絕大多數B類股份,有著穩固投票控制權。因此維權投資者想掌控、影響的程度並非顯見。

而Alphabet雖未採取裁員,CNBC報導指出一份公司內部備忘錄,事實上Google執行長桑德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先前早已宣布「放緩人員招聘」的相關人才措施。


科技巨頭紛紛裁員,高盛:並非「經濟衰退」的訊號,是人才市場大風吹

想忽視也難的科技業巨頭裁員情況,全球最大投資機構之一「美國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卻反駁經濟衰退的觀點。

這週二(11月15日)高盛首席經濟學家 Jan Hatzius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科技業裁員並非經濟衰退來臨的跡象」("Tech layoffs are not a sign of an impending recession,")。他提出了3個原因:

  1. 科技業並未主導就業面向。
  2. 科技人才也持續招聘。
  3. 以歷史借鏡。

科技業並未主導就業面向

他認為儘管當前面臨科技業裁員狀況,科技業佔總就業比例小,對於整體(美國)勞動力市場產生的影響也小。

科技人才也持續招聘

再者,科技業職缺情況仍維持著疫情前水平,即使遭受裁員,求職者也有許多機會找到新工作職位。

以歷史借鏡

而從過往經驗來看,儘管科技業裁員人數大幅上升,但整體勞動力市場裁員人數並未相對應增加。從歷史上來說並非整體勞動力市場惡化的指標,對於其他行業而言影響也有限。


哪3種領域的人最容易在這波風暴中倖存?人工智慧、網路安全、雲端計算

此外,人才大搬風的現象也可以從美國勞工局的統計數據發現,儘管許多科技巨頭傳出裁員消息,但因此讓很多新創公司躍躍欲試、等著接受這些高階人才的加入。

報導指出,CompTIA對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10月份科技業招聘職位的數量反彈,職位空缺接近317,000個,比9月份增加了10,000多個,其中在3個主要類別中出現大量的新招聘需求:

  • IT服務和訂製軟體開發:+8,800。
  • 其他資訊服務,包括搜尋引擎:+6,800。
  • 計算機和電子產品製造:+5,400。

甚至和去年相比,單是「科技製造業」的就業人數就成長了43%。而在《indeed》的文章〈16 In-Demand Tech Skills To Have For Technology Careers〉中,也列出了當今在美國就業市場當中,最搶手的幾項領域與專業技能,顯示具備這些能力的工作,即便身處裁員風暴,也能安然度過:

  • 人工智慧(AI):持續發展的技術領域,包括機器學習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研究科學家和商業智能開發等等。
  • 網路安全:協助企業保護系統和數據免受網路攻擊。
  • 雲端計算:由於雲端計算的易用性、處理和儲存的可靠性和擴展性,因此在IT領域愈來愈受歡迎。
  • 軟體開發工程:使用編程語言來創建、調整、測試和安裝軟體,包括遊戲開發人員、IT顧問、網路開發人員。
  • 用戶界面(UI)/用戶體驗(UX)設計:有助於提高產品的吸引力。
  • 數據分析:管理、分析數據以獲得相關項目的有價值訊息。
  • 數據科學:結合兩個或多個學科,如數學、統計學、高級計算、數據工程,並融合領域的專業知識。
  • 程式語言:了解一種編程語言能培養批評性的思維能力,從而更容易適應新的編程語言。
  • 數字營銷:指在各平台上投放廣告的能力,涉及範圍包括搜尋引擎、網站、電子郵件、社群媒體來推廣產品。
  • 行動端應用程式開發:當今幾乎所有企業都會因應手機受眾開發更多應用軟體。
  • 網站維護:支持網站運行與故障排除問題,涉及硬體和軟體的安裝與配置,監控與保障網路免受威脅。
  • 量子運算:量子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一環,開發人員希望在未來將信息編碼在更小的量子當中。
  • 機器人技術:結合機械科學和工程研究,設計、建造與操作機器人,為各種技術創新做出貢獻。
  • 遊戲開發:遊戲開發人員包括設計、構建、測試和發布遊戲的人員,如軟體開發、動畫師、遊戲測試員。
  • 區塊鏈開發:區塊鏈技術提高了內部交易的安全性,企業現在也將其運用在文件儲存、身份管理、數字交易等等。
  • 工業設計:工業設計師創造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產品,在製造商品時考慮技術性能、環境、舒適度、便利性。


另外也有其他專家仍看好科技業發展,天下雜誌一文提到《連線》科技專欄作家萊文(Steven Levy)即預測「大型科技公司裁員將推動該產業的未來。」,而Google便是在1998年網路泡沫前成立,現今許多指標性科技巨頭都是在這樣的契機成長茁壯。

科技業巨頭放緩招募、人事凍結,但受裁員、失業之科技人才有了加入小公司、新創公司的選擇。這些工作者、科技人才也非泛泛之輩,此時即成新創產業的機會,可以激盪創意與不一樣的發展。


【票選】您近期是否有「轉職」的規劃呢?

調查》您目前有轉職計畫嗎?

您近期是否有「轉職換工作」的打算呢?

如果考慮轉職,您預計會何時展開行動?

如有轉職機會,哪些「工作要素」會是您優先考量的?(可複選或自由填答)

如有機會,您會考慮「跨領域/職務」挑戰轉職嗎?

您通常會使用哪些求職工具來找工作?(可複選或自由填答)

距離您最近的一次轉職,大概是發生在多久之前呢?

延續前一題,您是在何種情況下選擇轉職?(可選「其他」填寫個人原因)

完成投票後,即可收看即時票選結果唷!


更多有關科技產業的新訊與熱議,都在《104職場力

追蹤【104職場力】粉絲專頁、職場更給力 ★

職場專業情報第一選擇:履歷範本、自傳範例、求職面試、職場溝通、經營管理、工作心法、職涯規劃、中年失業、就業機會等。不只幫你找工作、找方向,更要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新鮮人、上班族、二度就業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