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ChatGPT分析數據和提供策略建議,分析準確嗎?實例示範運用ChatGPT解析Excel數據,從購買行為洞察、客群分群,到制定具體銷售策略,以及最關鍵的查核與修正盲點,才能真正發揮AI的輔助價值。本文節錄自《三秒鐘的出其不意!Excel × AI 幫你工作超省力》。
文/Excel 廣播電台|張予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ChatGPT不僅能根據你的指令提供數據摘要,還能根據分析結果給出實用建議!舉例來說,當你看到前一篇的折線圖,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6月的銷售額表現最好?」或者想知道:「如何改善4月和9月銷售下滑的情況?」這時候,善用ChatGPT,它能幫你深入分析數據,提供洞察與策略,讓決策更加精準!
【根據數據提問】
問題示範:為什麼6月的銷售額表現最好?如何改善4月和9月銷售下滑的情況?
用「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來形容ChatGPT給予的協助,無疑是個最佳比喻。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資料分析師,也可能會因為盲點而忽略關鍵資訊。但ChatGPT就像是一個全方位的數據顧問,能夠從多個角度切入,提供你可能沒想到的分析觀點,甚至具體的行動建議,幫助你從資料中挖掘出隱藏的黃金資訊。如果你能提供更完整的背景資料,它的建議將會更加貼近實際需求,甚至能針對你的分析需求量身打造具體的策略。
除了根據分析結果提供見解,你還可以直接告訴ChatGPT你的目標,請它根據目標設計行動策略。舉例來說,假設你希望以今年的用戶購買行為為基礎,制定隔年的銷售策略,ChatGPT就能根據數據表現,幫助你制定具體方案。現在,就來看看ChatGPT如何發揮數據分析的實力吧!
指令:「協助分析用戶的購買行為,並制定隔年的用戶銷售策略」
由於ChatGPT的回覆較長,以下將分為三部分介紹:
ChatGPT根據我提供的Excel資料表,快速整理出用戶購買行為分析結果,包含購買次數、平均消費額、地區等關鍵資訊。接著,它透過購買次數與平均消費額的關係,將用戶分群,識別出高價值客戶和忠誠客戶,並清楚定義分類標準。最後,它還深入分析北、中、南地區的消費行為差異。這一切,只需短短幾秒鐘!
想像一下,如果要手動完成這項分析……你需要先整理資料表,再用肉眼觀察購買次數與平均消費額的關係。或許可以透過數據視覺化來加速分析,但問題來了――該選擇哪種類型的圖表?講了一堆,是不是很複雜?那麼下次不妨交給ChatGPT,讓它幫你快速整理、分析,省時又高效!
在完成用戶行為分析後,ChatGPT進一步推導出2024年的銷售策略,針對高價值客戶、忠誠客戶、不同區域用戶,以及不同註冊時間的客群,提供個別的行動建議。這些策略不是憑空想像,而是根據Excel資料表中的實際數據,所推論出的具體建議,讓決策更有依據,提升執行效率與成功機率!
最後,ChatGPT收斂並整理出2024年的短、中、長期銷售策略,確保這份分析報告能立即轉化為可執行的行動方案。如果你希望獲得更詳細的策略細節,或需要更多具體的行動建議,只需輸入指令,ChatGPT就能提供進一步分析,讓數據真正為決策帶來價值!
你可能會好奇~AI進行數據分析的準確度如何?會不會出錯?
其實,ChatGPT並非完美,這點從聊天室下方的提示「ChatGPT可能會發生錯誤,請查核重要資訊」便可看出。
如果對結果有疑問,你可以直接詢問ChatGPT它的推論依據。舉例來說,在分析區域消費差異時,ChatGPT提出:「台北與高雄的用戶消費較高,而台南用戶的消費額相對較低」。若你想知道它是根據哪些數據推論的,只需請它提供數據支持,結果如下:
ChatGPT已經整理出各地區的消費表現表格,從總消費來看,台南的消費力確實較台北和高雄弱,這證明AI並非憑空猜測,而是基於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然而,再重申一次~AI並不完美,你是否注意到「台中」的數據被忽略了?從表格來看,台中的總消費額其實是四個地區中最低,理論上應該比台南更值得關注,但ChatGPT並未主動提及這點。
當你發現這類問題時,可以直接指正,並要求ChatGPT修正。例如:請它補充台中的數據分析,確保結果更加完整。
AI工具雖然強大,但仍有其不足。最理想的方式是將AI視為協作助手,而非完全取代人的判斷。透過人機互補,不僅能提升分析的精準度,也能確保結果更加全面。掌握這樣的心態,你將能更高效地運用AI進行數據分析,讓決策更加精準。
節錄自:旗標出版《三秒鐘的出其不意!Excel × AI 幫你工作超省力》/Excel 廣播電台|張予 著
更多【AI工作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