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退休後給年輕人的6個忠告:職場成功、人生選擇有比薪水更重要的事!

Cheers快樂工作人
2025.06.18
28018次觀看

剛踏入職場,你擔心的是薪水、升遷,還是方向對錯?巴菲特從投資談到人生,退休後留下的不是財富密碼,而是能讓年輕人走得更穩、更遠的選擇指南。從選對工作、挑對夥伴,到勇敢說不與終身投資自己,他的每一句話都像一盞燈,照亮你可能正迷惘的當下。

文/Y Chen 由Cheers授權轉載

本文導覽

股神巴菲特退下 CEO 光環,留下不只投資心法,更有給年輕人的珍貴人生建議。尤其剛入職場,別只看薪水,他點出的「這些事」才是職場成功與人生順遂的關鍵。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這位高齡90多歲的投資傳奇,近期宣布將從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執行長的職位退下,為其數十年來輝煌的職涯劃下句點。

然而巴菲特的影響力,遠不止於在投資市場上締造的無數紀錄,包括面對職場及工作的態度,以及個人成長、生活方式,都能從他身上有所學習,尤其剛踏進職場的年輕族群,更能借鏡巴菲特的人生經驗,少走冤枉路。


不只是一份工作!巴菲特點出職涯起點該有的遠見與選擇

與其在意起薪,不如看見熱情能走多遠

在職涯選擇上,巴菲特給年輕人最核心的建議就是:不要過於擔心起薪的高低。他認為,職涯初期的薪水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Business Insider》引述巴菲特2022年給股東的信件中,提到與大學生交流時,認為他們應該要找到一份真正熱愛的工作,即便這是一項困難的任務,往往會受到各種現實層面的考量所阻擋,但也不要放棄可能性,「一旦找到這樣的工作,那麼他就不會再只是一份工作。」巴菲特在信中寫道。

他以自己為例,早期在祖父的雜貨店打工、後來投身證券業,都不是非常滿足且快樂的體驗。而直到巴菲特來到現在的崗位,才真正投身自己所愛:長期為信任他們的股東而工作,是最有趣而且最能感受到回報的事情。

選對共事的人,比選對產業更關鍵

另一個職涯上的關鍵,《CNBC》則提到是選對為誰、和誰工作,巴菲特建議年輕人要非常謹慎地選擇自己的老闆或共事夥伴。他在2025年的股東會中,被問到有沒有什麼關鍵的職涯早期教訓,「你與誰共事是極其重要的。」巴菲特回答,「不要指望自己在這方面,每次都做出正確的決定,但你的人生確實會大致朝著一起共事、欽佩、並成為朋友的人為方向發展。」

巴菲特與他長期的商業夥伴,同時也是波克夏海瑟威重要掌舵者的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正是這一觀點的最佳例證 。他們不僅是工作上的搭檔,更是能相互啟發、深度信任的知己。他曾經稱讚蒙格是自己遇到過最聰明、評價最高的人,更在蒙格過世後,提到:「波克夏已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我長期如同工班的現場指揮,真正該永遠被讚譽為建築師的則是查理。」

拒絕的勇氣,是成就專注力的起點

最後一個值得謹記於心的職場建議,是練習說不。引述《Inc.》報導,「成功人士和真正成功人士之間的區別在於,真正成功的人幾乎對一切都說不。」這是巴菲特秉持的論點,因為時間是有限的,每一分一秒都價值連城,如果你想要專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就得學會拒絕那些與你無關、不應投入心力的事情。

知名慈善家梅琳達.蓋茲(Melinda French Gates)也收獲過來自巴菲特的相似建言。根據《CNBC》,他曾經告訴蓋茲這段話:「去找出你專注投入的目標與核心,讓其他事情都退開。如果把你的才華都集中到這個目標上,持續努力不懈,你會感覺更棒,也會對於放掉其他事情不那麼內疚。」這段話意味著得替自己設立界線,否則可能會被要求承擔額外工作、一直有其他會導致分心的事情,最終結果是無法完成份內工作,怎麼樣懂得取捨、放下和拒絕,將是影響職涯成功與否的關鍵。


人生不是運氣,是選擇!巴菲特的人生智慧3守則!持續投資自己,尤其溝通能力將是無形資產

與誰來往,決定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場景轉換到生活,巴菲特認為人生的幸福同樣取決於你跟什麼的人相處。《NASDAQ》指出,他相信社交圈對個人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與能夠激勵、提升自己的人在一起,可以營造有利於成長的環境。

有趣的是,蒙格也曾給出一個類似的人際關係建議,《華爾街日報》記錄他曾說過的一段話:「生命中重要的一課是,把那些有毒的人從你的生命中趕出去——而且越快越好。」可見這兩位好夥伴都認同健康人際關係的論點,才是為生活帶來美好的關鍵之一。

投資自己,是永不折舊的資產

巴菲特也很強調「投資自己」的概念:他認為最好的投資就是持續精進自我,且不僅限於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更包括提升溝通能力。無論是書寫或口語表達,如果能有效地與人交流,你的潛力將會大幅提升。這種投資是無法被任何人剝奪的無形資產。

別讓壞習慣悄悄決定你的人生

第三個來自巴菲特的提醒,是小心壞習慣將成為生活中的枷鎖。《Inc.》指出,巴菲特強調壞習慣可以悄無聲息佔據生活的主導地位。起初,它們似乎無害或幾乎不引人注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愈來愈深植於日常,並變得更加難以改變,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會說:「習慣的枷鎖一開始會太輕而難以感覺,直到它們沉重到無法打破。」

總結來說,巴菲特的智慧橫跨了人生的各個面向,要選擇對自己好的人事物,並遠離不好的習慣、可能剝奪自身時間的事物等,都能成為做對決定、邁出穩健步伐的珍貴建議。

(原文標題:巴菲特給年輕人建議:職涯前期別擔心薪水,「這些事」比錢更重要!


延伸閱讀:

打造新世代的幸福職場:王品集團【石二鍋】從休息空間開始改變

打造新世代的幸福職場:王品集團「石二鍋」從休息空間開始改變

在服務業人才流動高的年代,王品集團旗下品牌「石二鍋」以實際行動打造新世代幸福職場!相較於薪資、升遷等傳統吸引力,現代員工更重視工作的體感與生活品質。石二鍋從第一線餐飲人最切身的需求出發,推動「員工休息空間」與「宿舍改造」計畫,攜手IKEA共創真正舒適、實用且溫暖的環境。《104職場力》帶您一探這個由聆聽展開、到落實空間,「不只是工作、更是安心落腳所在」的文化變革。

中年低潮不是終點,而是新曲線的開始:轉型期的四個關鍵提問

我最近聽到一段由《中年的選擇》作者/現代長者學院(MEA)創辦人奇普康利訪談《紫牛》作者/行銷大師賽斯高汀的podcast,聊到關於「低潮期」、「第二曲線」、「退休觀念」、「年紀增長的優勢」,聽完特別有感,因為我發現自己過去幾年的轉型歷程,正好也在走這幾個階段(和踩坑)。 

供需比跌破0.2!《2025半導體業人才報告書》四大警訊搶先揭露|搶先報名報告書專家導讀

每個技術職缺,平均僅 0.2 人應徵!《2025半導體業人才報告書》四大警訊搶先揭露|搶先下載報告書

全球供應鏈重組與AI應用擴張,推升半導體徵才需求快速攀升,工程、製造、研發等職缺持續擴大缺口。《2025半導體人才報告書》揭示四大人才警訊,解析中小企業如何在人才市場競爭中突圍:包括技術職供需失衡、跨域整合人才興起、雇主品牌吸引力不足,以及穩定任職與職能適配的重要性。本文提供半導體招募趨勢與策略建議,協助企業提升招募成功率、強化職缺吸引力與留才力。

外國人來台工作申請方式

外國人來臺工作,哪些工作可以自行申請?哪些必須由雇主申請?|外籍人士就業

外籍人士如受聘來臺工作,多數情況下須由雇主聘僱並與簽訂聘僱契約,同時準備相關文件以申請「聘僱外國專業人員工作許可」,另外部分身分與職業則可由外國人⾃⾏向勞動部申請⼯作許可。《104職場力》為您簡單整理相關職業身分與申請方式,,也歡迎您參考【外籍人士就業】專區,獲得更完整的資訊!

AI會取代工程師嗎?寫程式不再是門檻,如何打造不可替代的能力?

AI會取代工程師嗎?寫程式不再是門檻,如何打造不可替代的能力?

AI大幅降低了寫程式的門檻,工程師該如何在AI時代中保有競爭力?作者、資深工程師指出,現在市場受到AI衝擊最大的是「新手工程師」,因為較難判斷AI答案的品質與正確性。他也建議,工程師與其害怕被取代,不如開始思考:什麼才是真正不可替代的能力?

【急徵】百大知名企業齊聚台南現場徵才,免費報名→

【104人力銀行】百大知名企業齊聚台南現場徵才

台灣最大工作人交流平台,協助新世代透過學習、成長,實踐熱情工作與快樂生活。是對年輕人最具正向影響力的媒體,創造企業與人才間的對話,克服學用落差,推動世代互助與典範傳承。在人生每個重要時刻,給予工作者實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