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會比你想像中活得更久,那麼退休金夠用嗎?《簡單致富的21條理財金律》提醒:長壽風險將成為現代退休理財最大挑戰。從通膨、股市波動到年金選擇,本篇帶你掌握打造可長久支撐的退休收入流核心策略,確保你在活得久的同時,也能過得好。
文/喬納森‧克雷蒙、圖片/Nataliya Vaitkevich
編輯整理 /104高年級
靠著從投資組合裡提款過退休日子,可能是人的一生中最難以捉摸的財務難題之一。我們不知道通貨膨脹會怎麼走,會不會有意想不到的花費突然出現,我們也不知道能賺到什麼樣的長期報酬,更不知道下一個「熊市」何時會降臨。
再加上還有另一個很大的不確定性:我們不知道自己會活多久─這就著意味著我們很難估量,自己每年可以從儲蓄中安心的提領多少錢過日子。提領的太多,可能人還活著,錢就已經用光了。提領的太少,又會讓你的退休生活過得沒必要的太寒酸。
那麼該怎麼辦呢?歡迎來到長壽風險世界。
你很可能活得比平均壽命還長
人的預期壽命是一件有點讓人困惑的事。有些人的觀念裡,預期壽命是從出生時起算。但這個平均值會被還未到退休年齡就死去的人拉低。所以如果你準備在退休之後靠著從投資組合裡提錢過日子,你就應該以65 歲為起算基準點。以現今來說,一位年齡65 歲的男子,應該可以活到83 歲。65 歲的女子,則可以活到85 歲。
但就算是這些數字都可能會產生誤導作用,因為它們只能算是平均值,實際上有過半數的退休人士會活過那個年紀,而且這個平均值的本身都還存在著很多變數。有些人會死於60 歲晚期或70 歲早期,還有可觀的少數能夠活到90 歲。尤有甚者,如果你是已婚者,你將面對的是兩個預期壽命─意味著你們之間至少有一人很有機會活得超過預期壽命。另外,你也別忘記這個平均值反映的是一般美國大眾,還有那些受過高等教育、保持運動習慣的有錢人,不吸菸的人,喝酒有節制的人,以及那些經常閱讀個人理財書籍的人,都是你不能忽略的,他們都可能比一般人活得更長。重點在於:除非你退休的時候身體的健康狀況已經很糟,否則你就該小心謹慎一些,為自己做一個可能會活到、甚至超過90 歲的退休計畫。
但通貨膨脹卻會使得事情變得複雜。如果通貨膨脹率是每年3%,23 年之後,一塊錢的購買力就等於只剩下五毛錢。那就意味著原本在65 歲所能領到的養老金,等你到達88 歲時,就只剩下一半了。而這還是輕忽了真正的問題。因為生活水準的上升並不是跟著通貨膨脹,而是直接受到人均經濟成長的影響,其每年成長的速率通常都高過通貨膨脹2%。
這就是為什麼退休者的收入雖然還能跟得上通貨膨脹的腳步,卻還是會覺得手頭愈來愈緊的緣故。同樣的,這也是為什麼很難讓家庭財富不受影響的原因。當家庭財富分攤給家庭成員而付出稅金之後,就很難再期待可以有長期的成長,更別說是跟上人均經濟成長,當然也就無法讓家庭成員能夠維持一般的生活水準了。
延長投資組合的壽命
那麼,你該如何去安排一個可以隨著時間而上升,而且可以長久支撐的退休收入流?在制訂這個策略的時候,你得考慮幾個因素,包括了你能接受什麼樣的(以及多少)風險?你是否已經有養老金可領?你現在已經存了多少錢?你是否已婚?你的健康狀態以及可能會活多久?以及你是否想要留下一定金額的遺產?除了上述這些因素之外,你還需要具有一些重要的概念。
首先,別理那些一般退休者愛用的方法,也就是去買債券,然後靠其所產生的收入度日。這樣做的話,會讓你太容易受到通貨膨脹左右,這是因為你的本金和所產生利息的購買力,都會隨著時間遞減。想要抵銷通貨膨脹的影響,在退休的前幾年,你必須要把投資所得做再投資。如此一來,你的投資組合才有足夠的成長來抵銷通貨膨脹。
但現在問題來了。如果你的投資都是債券、定期存單、或其他的保守型投資,前述的再投資就有可能讓你沒有太多的錢可以花用。這就是為什麼你必須嚴肅考慮將一些資本放進股市基金,你才有機會賺取可以對付通貨膨脹的報酬。沒錯,這樣做是有風險,但你可以利用前一章所介紹的現金緩衝策略來加以處理。
手上持有股票確實會讓退休者神經緊張,但他們有的是時間來熬過低迷的市場。退休並不像買屋子或付子女教育費一樣有個固定的截止日期,你可以用30 年時間慢慢花用你的投資組合─你的投資期限甚至於還可以超過你的一生。假定你現在是65歲,如果你計畫把投資組合的一部分留給你的孩子或者孫子,那麼你的投資期限就可能得訂為50 年或80 年。如果是那麼長的一段時間,很難想像會賺不到可觀的報酬。
想要能夠應付通貨膨脹同時又可以有可觀的收入,你也應該考慮延後領取社會安全福利金。按照規定,你最早62 歲時就可以開始領,最遲可以等到70 歲,愈晚領,每個月可以領到的就愈多。事實上,如果社會安全福利金一直保持現在這個狀態,而且以後也不會削減的話,那就將是你所擁有最有價值的退休資產。畢竟,這是有政府在後面掛保證、跟通貨膨脹掛勾、至少有部分是免稅、而且是你可以領一輩子的收入來源。此外,社會福利還帶有配偶福利及遺屬福利配套。
假定你是家庭裡負擔家計的人,就算你的健康狀況不是很好,你也應該考慮盡量延遲申請領取社會安全福利金,以便每個月可以領取更多。這是因為你的配偶很可能可以在你身後繼續領取你所享受的福利。所以從實際效益來說,你的社會安全福利的預期壽命,其實比你自己的預期壽命還要長。
如果你有養老金可領,這就讓你有另一個終身的收入。但如果沒有呢?為了能補充社會安全福利金可能的不足,你也許應該考慮把一部分資金放進即期固定年金保險(Immediate Fixed Annuity),這樣的話,你就可以馬上有另一個終身的收入。即期固定年金險並無本金的價值,但卻會在你有生之年提供你固定的收入。現在讓我們回頭看看第12 章中所討論過的策略。讓我們假定你把資金的25% 做成現金緩衝,另外50% 放進股市基金,這樣的話就還剩下25%。根據第12 章中所提供的建議,你可以把這25% 放進高利息的美國及外國債券─或者另一個作法是,你可以把它投資進可以提供終身收入的年金。
年金可以提供的收入有可能比債券還要高,更重要的是,年金提供的是終身收入。許多人不喜歡即期年金,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可能會在退休生活的初期就已死亡,這樣一來,他們投入年金的錢就等於浪費了。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你的退休儲備金不是很充足的話,即期年金可能就會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它可以為你提供一個還不錯的收入。
如果你並不想買年金保險,你也許可以考慮在65 歲時挪出退休基金的20%,把它放在一邊成長直到你85 歲,做為你意想不到長壽時的經濟支撐。與此同時,你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在85歲以前慢慢花用其他的80%。如果你在85 歲之前過世,這20%和你所遺下的其他儲蓄,就會留給你的繼承者。那麼,你如果真的活到85 歲呢?你在那個當頭可以有一個選擇,如果你的健康情況不好,你就可以慢慢花用這筆錢。如果你的健康情況很好,你可以用這筆錢去購買即期年金保險,然後開始領取終身收入。因為你的年齡已經很大,每月可領取的應該也相當可觀。如果你還需要額外的收入,你也可以利用房子來做反向抵押貸款。
理財小撇步
節錄自:樂金文化《簡單致富的21條理財金律》,作者:喬納森‧克雷蒙,譯者:梁東屏
關於【第二人生】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