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待室內卻還是曬黑?忽略室內防曬會面臨哪些看不見的肌膚老化危機?本文盤點通勤、上班時的紫外線來源,提供實用的辦公室防曬建議,幫助大家美美、健康、安心工作。
文/《104職場力》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談到紫外線與防曬,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針對豔陽高照外出時的標配:防曬乳、遮陽帽、薄外套、陽傘等。然而,許多上班族即使白天外出的時間很短,某天卻還是會驚覺自己「莫名其妙變黑了」,這才意識到,原來真正被忽略的可能是室內的紫外線風險。
其實,從早上通勤、開車,到辦公、開會,甚至只是在窗邊坐著使用電腦,紫外線都存在我們四周。以下為大家盤點上班族在日常工作中最容易忽視的室內防曬環節,提醒你即使在冷氣房裡,也別輕忽紫外線的威力!
因為紫外線可以穿透玻璃進入室內,加上部分照明設備或電子產品也有微量的紫外線。
紫外線(Ultraviolet, UV)分UVA、UVB、UVC 3種,其中UVA是最常見的種類,佔了大約9成5的比例,而它波長最長,穿透力也最強,能穿透玻璃、直達皮膚真皮層,使膠原蛋白流失與肌膚老化,形成皺紋、色素斑點,過量甚至還會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而許多辦公室常見的照明設備與空間設計,即便光感柔和,其實都可能成為「隱形紫外線來源」,長期接觸之下,對皮膚、眼睛健康仍有可能造成危害。
更多紫外線細節可參考:夏日防曬大作戰!防曬係數怎麼看?如何挑選防曬乳有效對抗紫外線?怎麼擦才正確?
每天搭大眾運輸通勤、坐辦公室、在會議室或座位上奮戰至晚間,明明沒曬到什麼太陽,為什麼膚色還是暗了兩階?其實你的辦公空間早已被紫外線包圍,只是以下這些室內場景太日常,讓人忽略了殺傷力。
雖然車窗玻璃能阻擋大部分UVB(防止曬傷),但穿透力更強的UVA卻能長驅直入,一樣會導致皮膚曬黑、老化。搭公車、捷運或火車的通勤族,只要坐在窗邊的位置,一樣會受到紫外線的「溫柔攻勢」,尤其當陽光斜曬進車廂,整輛就是移動的「日光浴」專車。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開車通勤的上班族,即便清晨黃昏的陽光不似中午那麼毒辣,但若沒做好車內防曬,長時間陽光直射臉部、手臂,不僅會默默曬黑,還可能因為光線角度單一導致膚色不均。
以為坐在冷氣房、靠窗看景的位置是種幸福?其實那片明亮風景的背後,藏著UVA穿透玻璃而來的靜音傷害,日復一日地破壞膠原蛋白,導致鬆弛、色斑與細紋。許多上班族長年坐在窗邊,臉頰或手背默默變黑變乾,都是這道「光圈」造成的後遺症。
辦公桌上的那盞燈,除了和你一起加班,可能也會順道「加曬」你的肌膚。尤其是鹵素燈、日光燈這類產品,例如:融蠟燈、氣氛燈或照明燈、植物燈等,都會釋放微量紫外線,長期近距離照射之下,UVA一樣會悄悄滲透肌膚,造成慢性光老化。
除了提案報告和老闆主管的交代事項,愛美人士還得留心從天花板灑下的紫外線。許多辦公空間採用投射燈、聚光燈、補光燈或老舊日光燈管,如果燈具本身未做UV處理,即使光源不強,累積效應依然不容小覷,尤其是高頻率開會的主管或簡報者,長期站在燈下,就像在開「慢速日曬」模式,眼周、額頭的細紋也可能提早報到。
明亮乾淨的白牆、玻璃隔間或亮面桌板,看起來辦公氛圍一流,但反射光可能讓紫外線來回「補刀」,因為UVA遇到高反射表面會增加照射角度與密度,不只正面照射,側面、下巴、眼周等死角也無所遁形。若長期在「照明完善」的環境中工作,肌膚暗沉與斑點也會不知不覺加重。
為了提升辦公環境的空氣品質,不少企業會配置UVC空氣清淨機或紫外線殺菌燈,但若操作不當,或因為機型老舊導致「漏光」,可能會讓上班族在不知不覺中暴露於UVC波段的高能紫外線中。
看完是不是發現自己默默也中了一兩項?這些藏在日常工作的光線陷阱,雖然不像豔陽那樣炙熱明顯,卻可能在你毫無知覺的情況下,慢慢累積肌膚傷害。別讓「我又沒曬太陽」成為你的防曬盲點,接下來帶大家看看,在辦公室或通勤路上,該怎麼有效做好室內防曬,守住肌膚健康防線。
「室內防曬」其實才是上班族每天面對的主戰場。以下提供通勤與辦公室常見場景的防曬技巧,讓你日常也能安心保「膚」。
搭乘大眾運輸時,盡量避免長時間坐在靠窗位置;可在上車前擦上防曬乳,並選擇具有「UVA防護」(PA+++以上)標示的產品;若需長途通勤,也可準備帽子、薄外套或可折疊的抗UV布擋光。
開車的上班族可安裝抗UV玻璃隔熱紙,並同樣在開車前擦上防曬乳,特別加強臉部與左手臂;車上可放備用袖套,增加遮蔽,避免長時間單側日曬導致膚色不均。
建議靠窗座位的上班族使用「物理性遮蔽」方式,如拉上窗簾、百葉窗,或加裝抗UV窗貼。若窗邊採光強,也應每日早上補擦防曬乳,即使只是在室內也不能大意。
想在桌上擺設桌燈或融蠟燈無妨,可儘量選擇標示「無UV輻射」或「有紫外線過濾功能」的燈具,避免使用鹵素燈。若需長時間近距離照明,可調整光源角度並與皮膚保持適當距離。
已知公司使用老舊燈管,或必須長時間暴露在簡報投影光線中,應主動建議更換為「低UV輸出」的LED照明,或是塗抹具有防曬係數的日常乳霜、底妝產品作為「隱形防護」加成,尤其針對眼周、下巴、手臂等加強塗抹,避免皮膚提前老化。
更動辦公室裝潢設計若難度過高,可在辦公桌加裝霧面隔板、抗UV桌墊,降低反光機率;若長時間坐在面對玻璃牆或白牆的位置,必要時可使用抗藍光+抗UV護目鏡,連眼睛一起保護起來。
選購有紫外線照燈的機器設備時,應確認是否符合安全認證,避免使用無遮蔽、開放式的UV照射設備。
若辦公室配有UVC消毒功能的燈具或機器,應保持距離,並確保運轉時無人直接暴露在光源下,保護健康也不犧牲肌膚。
更多防曬技巧請參考:什麼是「防曬ABC原則」?正確擦防曬的「5大方法」快學起來!
防曬,從來不只是為了美白,更是為了保護肌膚的健康,別等到皮膚曬黑、乾癟了才後悔,從現在開始,將室內防曬的觀念融入你的日常,讓每一天都能「安心保膚」,告別無形的肌膚危機。
延伸閱讀:
在服務業人才流動高的年代,王品集團旗下品牌「石二鍋」以實際行動打造新世代幸福職場!相較於薪資、升遷等傳統吸引力,現代員工更重視工作的體感與生活品質。石二鍋從第一線餐飲人最切身的需求出發,推動「員工休息空間」與「宿舍改造」計畫,攜手IKEA共創真正舒適、實用且溫暖的環境。《104職場力》帶您一探這個由聆聽展開、到落實空間,「不只是工作、更是安心落腳所在」的文化變革。
我最近聽到一段由《中年的選擇》作者/現代長者學院(MEA)創辦人奇普康利訪談《紫牛》作者/行銷大師賽斯高汀的podcast,聊到關於「低潮期」、「第二曲線」、「退休觀念」、「年紀增長的優勢」,聽完特別有感,因為我發現自己過去幾年的轉型歷程,正好也在走這幾個階段(和踩坑)。
全球供應鏈重組與AI應用擴張,推升半導體徵才需求快速攀升,工程、製造、研發等職缺持續擴大缺口。《2025半導體人才報告書》揭示四大人才警訊,解析中小企業如何在人才市場競爭中突圍:包括技術職供需失衡、跨域整合人才興起、雇主品牌吸引力不足,以及穩定任職與職能適配的重要性。本文提供半導體招募趨勢與策略建議,協助企業提升招募成功率、強化職缺吸引力與留才力。
外籍人士如受聘來臺工作,多數情況下須由雇主聘僱並與簽訂聘僱契約,同時準備相關文件以申請「聘僱外國專業人員工作許可」,另外部分身分與職業則可由外國人⾃⾏向勞動部申請⼯作許可。《104職場力》為您簡單整理相關職業身分與申請方式,,也歡迎您參考【外籍人士就業】專區,獲得更完整的資訊!
AI大幅降低了寫程式的門檻,工程師該如何在AI時代中保有競爭力?作者、資深工程師指出,現在市場受到AI衝擊最大的是「新手工程師」,因為較難判斷AI答案的品質與正確性。他也建議,工程師與其害怕被取代,不如開始思考:什麼才是真正不可替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