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在職涯期間維持其「保險年資」的長短,其實攸關屆退申領「老年年金」的金額高低,很多勞工不明所以,如不細究到職後雇主加退保的時機且未及時通知補救,後果就是「保險年資」大幅落後(且無法追究補回)。專家提出警語提醒:勞工務必確認自己職涯與「老年年金」息息相關的各項因子,才能確保晚年申領時,符合自己的期待。
文/許朝茂
中信金旗下台灣人壽與政治大學商學院發布2025「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在退休後的生活開銷方面,還沒有退休的族群期望每月能有近4萬元生活費(39,901元),且受調者預估最終只能存到32,778元。甚至有超過3成(34.7%)的人悲觀地預估,未來可以自由支配的退休金可能連2萬元都不到。
惟勞保局最新「勞保老年年金統計資料」顯示:825,599人(53.7%退休勞工月領不到2萬元)、月領2~3萬元728,153人(47.36%)、月領3~4萬元129,974人(46.36%)、月領4萬元以上8,269人(0.5%)。
比對勞保局實際統計,期待月領4晚元以上,比「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更加嚴格,且期望機率甚低。
延伸閱讀:活到90歲不怕沒錢花:打造能撐一輩子的退休收入計畫
「老年年金」金額高低,相關因子含「月投保薪資」、「保險年資」,因此,規劃「老年年金」務必留意前述二個因子,其職涯保險期間可能方式,分述於下:
「保險年資」不與勞工年齡成正比,因勞工走進職場時間不一,且報到後雇主加保時間各有先後,致勞工「保險年資」產生不同差距。若勞工不知且未通知雇主補救加保,恐其「保險年資」大幅落後,且無法追究補回。
勞工保險屬在職保險,勞工受僱依法雇主於報到當日,為勞工辦理勞工保險。若勞工有下列暫時離開崗位後有下列情形,得向勞工保險局申請繼續加勞保:
勞工既然有受僱事實,應維護勞工「保險年資」長度,即使遇到前述五種情況,應盡力維持加保,以累積「保險年資」長度。
企業不論年度或勞工表現優異而調薪,勞工調薪如在當年二月至七月調整時,企業(投保單位)應於當年八月底前將調整後之月投保薪資通知勞工(保險人);如在當年八月至次年一月調整時,應於次年二月底前通知勞工。其調整均自通知之次月一日生效。勞工應自行注意調薪月份,而留意其「月投保薪資」是否依上述期限調整。
計算「老年年金給付」之「平均月投保薪資」:按被勞工加保期間最高60個月「月投保薪資」予以平均計算。因此,勞工加保期間,應留意「月投保薪資」適時調整,愈快累積60個最高「月投保薪資」,則「平均月投保薪資」隨之提高,未來勞工申領「老年年金」同步提高。
近期傳聞議論調高現行勞工保險「勞工保被保險人月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級金額,頗令勞工深深期許。觀察主管機關昔日針對勞保最高「月投保薪資」約每十年會有動作,勞工宜保持警覺,尤其近期有意申領者。
勞工於職涯期間,或就業或短暫失業,甚且因疾病養病期間,此時只能停止勞工保險,轉進國民保險;然部分勞工可能基於國保不值得加保、無力繳交國保而中斷、改投商業保險等理由,放棄加入國保。
但勞工晚年申領勞工保險老年年金時,勞工保險年資得合併國民保險年計算,且勞工「保險年資」計算「老年年金」,而國民年資仍得計算請領「國民年金」。
換言之,職涯期間若因不得已因素離開勞保,不要忽視國保年資,對勞工保險給付條件具有關鍵協助,合併計算二種保險有利提高合併計算之「老年年金」金額。
延伸閱讀:國民年金不繳會怎樣?配偶會被罰款?可補繳嗎?怎麼繳?|國保懶人包
職涯期間,勞工維持其「保險年資」長短,攸關屆退申領「老年年金」金額高低。
台灣人壽與政治大學商學院發布2025調查及勞保統計已領「老年年金」平均金額,在在顯示勞工退休所領平均「老年年金」金額偏低。身為勞工保險當事人(指未申領勞工「老年年金」者),在現行勞工保險制度勿疏忽「保險年資」、「月投保薪資」金額,若保險期間努力維持前述二因子強勢,則勞工晚年申領「老年年金」金額會接近期待金額。
(原文標題:早日規劃勞工保險相關因子,提高老年年金給付,以減少退後晚年財務風險)
作者介紹:
● 岩熊仕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勞工法規事務 首席顧問
● 文化、元智、健行大學推廣中心(部)等就業服務技術士班 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