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颱準備」是每年的全民必修課,只要提早部署防颱措施,就能有效降低災損風險。本篇整理「防颱準備QA大全」,從居家物資、低窪地區安全到山區與沿海居民應變、避難規劃一次搞懂,幫助大家平安度過颱風天。
文/《104職場力》整理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台灣每年因為天災造成的損失超過百億元,其中7成都跟颱風有關,但其實颱風是少數可以提前預測的災害,一旦中央氣象局發布海上或陸上颱風警報,政府就會啟動應變機制,聯合各單位執行防災工作,各地方政府也會成立地方災害中心進行預備,但個人的生命財產還是得靠民眾事先準備,只要提早做好以下防颱措施,就能大大減少災害損失。
A:建議備妥3-4天份的食物、水、蔬果、乾糧,以及蠟燭、手電筒、電池、行動電源、簡易急救藥品與收音機,以備停電與外出困難之需。
A:請檢查屋頂、門窗是否牢固,如有破損應立即修復,必要時可加釘木板。清理排水溝與陽台水道,保持溝渠暢通,避免積水淹屋。
A:記得修剪樹枝並加支架固定,防止強風吹斷樹木壓毀房屋、車輛或行人。
A:怕雨水浸濕的可移動物件(如花盆),應事先移動到適當場所存放;若是大型、不可移動的物件(如招牌、大型旗幟等),應檢查是否牢固,避免被風吹落造成人身傷害。
A:請先安裝防水閘門、堆疊沙包;清理家中與社區排水溝渠;地下室請加裝自動抽水機,避免積水倒灌;將重要文件、電器產品、衣服移往2樓或高處。
延伸閱讀:聽說「玻璃窗貼X字膠帶」沒用,真的嗎?沙包怎麼疊才能防淹水?居家防颱準備這樣做
A:避免停放在低窪地、橋下、樹下或堤防外,最好移至高處或室內停車場。
延伸閱讀:颱風、超大豪雨要移車!北市車輛違停水門內最重罰4800元!|堤外防汛「提醒簡訊」設定教學
A:絕對不可以!地下室易積水導致觸電,應立即撤離並斷電防止危險。
A:留意並配合政府「預防性疏散撤離」公告,儘早移動至安全地點,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可攜帶避難包、重要證件與通訊設備。
A:注意潮汐變化,防範海水倒灌;遠離海岸、河口、溪邊等風浪強區,不可觀浪、捕魚、釣魚、戲水。
A:加固牛欄、豬舍、雞舍,或將動物轉移至高處安全地點,避免水患造成損失。
A:請立即返家並向主辦單位(如學校、旅行社)及家人報平安;尚未出發者,請務必取消行程。
A:當開始有風雨後,請勿冒險搶收或靠近海岸、溪流、河岸等地區,以免被洪水圍困或捲走。
A:工地應加強圍籬、鷹架等設施固定,確保工人與周邊行人安全。
A:可向地方政府查詢,也可上內政部防災資訊平台或使用手機App查詢。
延伸閱讀:離我家最近的「防災避難所」在哪?「簡易疏散避難地圖」電腦、APP都能查!
A:可透過中央氣象局官網、電視新聞、收音機、氣象App,或撥打「166」「167」氣象錄音電話,隨時收聽/看颱風消息,了解最新颱風動向,注意是否宣布停班停課。若確定放颱風假,請盡量待在室內,不要外出以免發生意外。
延伸閱讀:【颱風假懶人包】9個常見颱風假QA:居住地/上班地(含行經地區)停班停課,可不出勤!|颱風停班規定
A:建議放入口罩、酒精、個人藥品、重要證件、簡易食物、水、小手電筒等物品。
延伸閱讀:緊急避難包放什麼?多久要更新?防災包內容、注意事項精華篇
A:將飼養於戶外的寵物移至室內,並事先查詢哪些收容所允許攜帶寵物,或可安置的地點。
延伸閱讀:【帶寵物搭車返鄉】高鐵、台鐵寵物能上車嗎?│雙鐵、捷運、客運寵物乘車規範一覽表
A:防颱準備包含事先確認避難交通工具的油量是否充足,並事先熟悉可行的替代道路與交通資訊,以免屆時因強風豪雨而陷入車潮或積水區域。
颱風的威力雖無法控制,但我們可以掌握的是提前做好每一項防颱準備,無論是住在都市高樓、鄉間農村,還是山區、海邊,對應的防颱措施都不盡相同,事先了解以上防颱措施,不要等警報響起才手忙腳亂,便能讓自己與家人多一分保障、少一分災損。
延伸閱讀:
在科技產業人才競爭激烈的時代,Moxa 四零四科技靠的不是話術與口號,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說真話文化」。這家工業通訊領域的隱形冠軍,鼓勵工程師坦率表達想法、跨部門溝通無需修飾,讓每位技術人才能在團隊中發揮真正的影響力。對研發價值的高度重視,讓Moxa成為能吸引、也真正留得住科技人才的公司。本文帶你認識這家企業如何從文化出發,打造工程師也想待下去的職場。
想藉由獵人頭/獵頭服務 (Headhunter) 提升企業競爭力,在台灣半導體與AI科技產業中找到關鍵人才?與其依賴獵人頭/獵頭公司排名,不如學會如何挑選合適的獵人頭/獵頭公司!面對人才短缺、勞動法規與少子化帶來的挑戰,企業需要更具策略性的招募方法。如何挑選優質的獵人頭/獵頭公司?企業該如何應對人才短缺與高離職率問題?AI科技如何提升獵才媒合效率? 本文提供五大技巧,教您如何透過專業獵頭/獵才顧問提升人才招募成效,在競爭激烈的台灣人才市場脫穎而出。
提離職卻收到公司的Counter Offer,為什麼突然「對你好」?本文揭開企業的留人招式與背後的真實盤算,將公司的思考邏輯一併納入評估,幫助大家更好判斷下一步該不該留!
這一集,先聽AI語音摘要,再聽歡慶五百集真人live talk,教您面對職場牢騷王。統一超商招募team經理林宸碩與職場教練Simon分享多元共處與軟中帶硬,先劃出正負能量的界限,一旦超限,可採取必要行動。「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但這好像是你個人看法,我現在有點忙,需要專心處理事情,也許我們下次再聊。」有時,嫌貨才知買貨人,會抱怨的人可能是最愛公司的人,試著從對方的抱怨裡,找到有利的資訊。
這一集,完全的虛實整合!先聽AI語音摘要,再聽歡慶五百集真人live talk,現場討論當工作五到十年,該轉職嗎?如果轉職,該在同一個領域或公司直線深耕專業,還是跨域增加多元的斜槓能力?林宸碩,統一超商招募team經理,他在統一集團工作超過20年、歷經儲備幹部、客服、網管、經營企劃、新商機、人資至少六類職務,「找開心,基礎打底,工作才能長久!」職場教練Simon提醒,工作上,適合不一定喜歡,如果「環境不能讓我更好,或是,我不能讓環境更好」,代表可以考慮轉職。
【急徵】百大知名企業齊聚台南現場徵才,免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