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種「有毒職場」警訊:這些情況一出現,請勇敢離開!

104職場力
2025.07.01
6103次觀看

一想到工作你就感到痛苦、不快樂,甚至不想面對嗎?你是否也身在公司就覺得全身不自在,羞於向人啟齒自己在哪邊工作上班呢?《104職場力》結合工作者的回饋以及外國媒體的整理資訊,統整出9種「對人身心有害」的工作環境,請記得:辨識出有毒的職場環境並勇於作出改變,才是讓自己的工作與人生更快樂的關鍵。

文/《104職場力

本文目錄(點選連結可快速跳至該章節閱讀)

什麼是「有毒職場」(Toxic Workplace)?

有毒職場(Toxic workplace)是對職場(多半是辦公室)的非正式隱喻,其特徵是職場的成員之間有明顯的人際衝突。

有毒職場環境會減低組織的生產力,
會破壞職場的效率以及員工的福祉,
甚至會影響公司的生存能力。

Wikipedia

一般來說,大家所言的「有毒職場」多半是由「人」的不當行為所產生(當然也包括部分職場由於產業屬性、職務內容讓人容易產生倦怠感,但普遍來說一般所指的「有毒」多半是指人際關係的相處)。

過去根據美國職場霸凌機構(Workplace Bullying Institute)的研究,在2017到2021年間,約有19%的美國人在工作中遭遇過虐待行為。而台灣根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在2022年調查,約有5.8%受僱勞工(換算約42萬8962名勞工)曾遭遇過職場的不當對待。

這些職場不當行為(包括威脅、恐嚇、羞辱、歧視、排擠、霸凌、欺凌、騷擾等心理暴力)常是造成「有毒職場」的主因,而且施暴者不完全一定是上級主管,有時甚至同儕、下屬都有可能成為壓力源。

我們根據外媒的整理資訊,並匯整相關職場人士的說法,《104職場力》整理出以下「9種有毒職場」的樣貌,要特別提醒您:辨識出有毒的職場環境並勇於作出改變,才是讓自己的工作與人生更快樂的關鍵。。

延伸閱讀:離職的背後都藏著委屈!10個「為什麼我們選擇離開」的真正原因

你的同事都超愛「抱怨」

你有遇過那種「什麼都能抱怨」的同事嗎?

舉凡公司決策、專案進程、管理階層、客戶、隔壁團隊、午餐菜色,在工作當中個各方面幾乎都有話能講、任何事都能吹毛求疵的抱怨,而這樣的耳語每天每日的在耳邊放送,久而久之難保自己的判斷、想法不會受其影響,進而也產生「我覺得我每天都過得糟透了」、「上班沒有一件事情讓我舒心的」。

有些抱怨很合理,但在職場上無止境的抱怨,往往無濟於事(而且神奇的是,通常嘴上最多抱怨的人、往往都不是挽起袖子來解決問題的那個人)。

請特別小心,不僅該遠離這些「永遠都在抱怨」的人,千萬別自己也參與那些抱怨、沉溺在那些不快樂、批評聲浪當中,我們能做的應該是明辨那些抱怨是否都屬實?如果真如他們口中那般事事不值得,是否應該果斷轉身離去?

當我們面對這些負面聲浪,是可以遠離這些抱怨病毒的。

延伸閱讀:我的職場有毒嗎?工作遇有毒主管、同事怎麼辦?6招自保不被「傳染」

你的工作本身過於枯燥乏味、缺乏挑戰

有些職場環境的「毒」是因為無聊造成的。

外媒指出,從事一份「缺乏挑戰、枯燥乏味、回報微薄」的工作會逼瘋一個美國人。因為他們無法用「工作表現」來自我滿足,更無法從中獲得成就感、進而投入創造更多職場火花,最後將嚴重阻礙自己的職涯成長與發展。

當然我們不是鼓勵所有人「覺得工作開始無聊、不有趣」時就果斷離職,在尋找其他工作之前,可以先試著做出以下調整嘗試:諮詢公司的人力資源部,詢問是否在公司內有其他發展的機會?或是發展其他的技能、找到自己的斜槓志向,諮詢包括社群大學、成人教育計畫、線上教學等資源,確保自己還擁有挑戰的動力。

延伸閱讀:「無聊比忙碌更痛苦」,錢多事少卻讓職涯停滯,我該離職嗎?

你的頂頭上司讓人難以忍受

我們大家都知道,「老闆」一般不是讓人多喜愛的存在(相信我們,多數老闆自己也知道這件事),但有些老闆則特別讓人難以忍受。

一般所言的糟糕「壞老闆」常有的特徵是:獨裁、無禮、不尊重人、一意孤行、推卸責任、三不管不沾鍋.......等等,但我們首先得先區分出來,你面對的「糟糕上司」是單純不討人喜歡的討厭鬼,還是確實有道德瑕疵、會對公司營運造成損害的那種人。

但辦公室文化說穿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合作」,與其一再忍耐上司與自己的不對盤,或許應該仔細評估停損,若相處的壓力已經形成上班工作最大的壓力源時,轉職另謀更好的工作或許是最佳的解方。

畢竟「壞老闆」通常很少會願意改變的(會改的話,他還會壞嗎?)。

延伸閱讀:遇到控制狂老闆該怎麼辦?6個與微觀管理主管相處的小技巧

你的雇主、企業讓你蒙羞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在商業行為上的舉措讓人觀感不佳,欺瞞客戶、向員工許下的承諾從不兌現,並非以「誠信正直」的精神經營公司,導致你甚至開始「羞於啟齒」告訴別人你在哪邊任職時,通常這就是個該早日離開的「有毒職場」。

外媒指出,會默許用不道德的手法、游走在法律邊緣模式來經營的公司,基本上都很難被改變,即便內部出現一兩名「吹哨者」想要振衰起蔽的調整,也非常有可能遭到「棒打出頭鳥」的待遇,特別是那些由高階主管、公司創辦人一手推動劣質文化的公司,還是早日遠走高飛,尋找具有道德感的公司為妙。

延伸閱讀:不小心進了博弈產業,我會惹上法律麻煩嗎?該如何自保?

公司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跟前述的「不正派經營」的公司不同,有些公司只是暫時經歷困境,只是這個困境有時很快渡過危機,有時卻似乎完全看不到盡頭。

對員工而言,當公司時常面臨週轉不靈、營運壓力,甚至時有倒閉的危機,勢必會隨時擔心自己遭解僱或資遣,久而久之將會磨滅員工的樂觀與熱情,因此若員工發現自己無法得知公司的營運狀況,預算支出等財務表一概不知,甚至薪水時有遲發延誤的狀況,或許就是該趁早打算的時候。

延伸閱讀:2025美國關稅風暴》10題自評:你所關注的公司在關稅戰的風險有多高?

你的任何意見都不受重視

當你很努力做出貢獻,甚至不斷提出改善工作或工作環境的建議,但你的這些想法從未被公司給正視,遑論要被付諸實行,而且這些建議可能多半「有去無回」、從未聽到公司給予的任何回應。

面對員工建議完全默不作聲的工作環境,最終容易讓員工產生「自我質疑」的想法,不但會懷疑自身在職場的價值,也會讓人陷入「我還需要為公司這樣勞心勞力嗎?」的想法,在現代世代當中,願意給予公司「誠實回饋」的員工難尋,如果你也是身陷被漠視的狀態,或許換一個更支持你的工作環境,讓你的想法和分享觀點更受重視,是值得考慮的。

延伸閱讀:職場掀起「大聲離職」潮!如何避免員工爆發?4個領導者必知的寶貴建議

從未有人對你的績效作合理評分

有些職場很盛行「自掃門前雪」的風格,認為只要「管好你自己的事」就好了,因此吝於給工作夥伴意見、回饋,因此員工自己也不曉得自己表現的如何?有哪些方面可以改進?

這種職場內的管理階層多半只在意「時程管理」、「當下的問題是否已被解決」,關於員工的職涯發展、未來的技能培養、接班人計畫都不在他的考量範圍內,屬於「我只在意今天、明天的事再說」風格,久而久之會讓職場環境變成只關心自己的狀態。

一個成熟的工作者必須為自己的職業發展負責,也許你的績效評估、績效回饋從未在組織當中獲得正視,但我們必須自己懂得評估工作的產值、價值、帶來的回報,給予自己合理的評價,至少這麼做能讓自己獲得符合市場身價的評價,藉此評估是否該轉換跑道。

延伸閱讀:履歷不是求職時才更新!你該保持半年更新履歷表的4大理由

你一直在「困境」中工作

有時候工作當中的「困境」不一定是難題,還有可能是員工感到前途渺茫、自己一直停滯不前,或是公司受限於規模、發展空間有限,市場競爭力薄弱,讓員工看不見未來等等。

有時候「困境」也有可能是來自個人,員工自身缺乏專業技能、教育背景、經驗不足,或是錯失了一些晉升機會導致自己在組織當中處於不上不下的狀態。

如果你需要尋求更寬廣的工作空間、額外的職責來逃離現有的「困境」,但是一直處於現職是很難克服的,或許就該讓自己轉換一個環境了。

延伸閱讀:把「離職」說出口不是懦弱的逃避,主動離開有毒的環境,才是真正的勇敢

沒有獲得適當的「報酬」

最後有一種情況也會造成職場呈現「有毒」的狀態,就是工作所獲得的報酬讓人覺得「與付出不符」。

工資不一定是低於最低工資標準,但很有可能讓員工只能維持最低的生活水平,繳完房租、水電費、各式交通支出之後成為「月光族」,無法負擔娛樂休閒的支出,因此長期處於「工作與生活不平衡」的狀態,堪稱低薪悲歌。

追求合理的工作報酬是每位工作者的天性,如果在工作當中希望了解相關職位、薪資,以利自己做出對職涯最有利的決定,或許可以思考這些問題:你認為合理的工作報酬是多少?期望的薪資水平與市場是否有落差?並藉由找出這些問題的解答,就能一窺自己目前的身價是否真的「委屈了」?

104薪資情報
預估你的薪水成長、輕鬆比較更優渥的薪水
薪資報告書

最後,不論我們是否身處「有毒職場」,現在過著滿足的生活、掙扎的生活,都請仔細思考以上的各種情境,有時候「有毒職場」可能是在一個政策、一個人事異動、一個念頭的轉換就突如其來的發生。

當我們發現現況讓人難受、無法滿足自己時,我們是否能勇敢跨出那一步去追求更值得自己付出的生活呢?值得每位工作者思考。

祝大家都遠離「有毒職場」,擁有美好的職涯人生。


遠離【有毒職場】,追求更美好的職涯

職場專業情報第一選擇:履歷範本、自傳範例、求職面試、職場溝通、經營管理、工作心法、職涯規劃、中年失業、就業機會等。不只幫你找工作、找方向,更要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新鮮人、上班族、二度就業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