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懶女孩工作」到「大聲辭職」 盤點12個2023職場現象,你中幾個?|職場熱議

104職場力
2023.08.29
7375次觀看

回顧2023,不難發現疫後經濟、美國科技業裁員潮、全球經濟前景不明,這些大環境變動牽引著「職場」變化。職場出現了大量僅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安靜離職」,今年年初科技業也掀起一波「模仿裁員」潮,此起彼落。《104職場力》小編為您盤點12個2023年熱門職場關鍵詞,你是否也面臨相同處境?

文/《104職場力》小編

趨勢 1:Copycat layoffs 模仿裁員(效仿裁員)

“Copycat layoffs”「模仿裁員」或稱作「效仿裁員」,指的是公司受到裁員潮、其他公司的裁員措施影響,而跟著效仿進行裁員

2023年初美國許多大型科技巨頭如Google、微軟、Zoom及Amazon(亞馬遜)掀起一波裁員潮,這是繼2022年下半年後再一次的大規模裁員。

史丹佛商學院教授 Jeffrey Pfeffer去年12月接受「史丹佛新聞」(Stanford News)採訪,表示這樣的裁員狀況就像是「模仿行為」(copycat behavior)。

Pfeffer過去曾向Insider說明,商業上如果看到一家公司做了某個決定或方式大家就會開始效仿。舉例而言,當其他公司開始應徵人才,公司當然不落人後也跟進開缺徵才;而現在其他公司開始裁員,大夥也就跟著一同裁員。

美國求職平台「The Muse」創辦人兼執行長 Kathryn Minshew也認同這樣的看法,各家公司看起來就像是相互利用( piggyback off )進行裁員。當然也需深入了解每家公司才能真正知道科技巨頭們的裁員原因。但一個產業短時間內做出相同決定,可以肯定的是彼此互相影響著。

延伸閱讀:美國矽谷大裁員、全球科技巨頭縮編風暴下,哪16種領域最容易倖存?|職場熱議

裁員
公司受到裁員潮、其他公司的裁員措施影響,而跟著效仿進行裁員

趨勢 2:Rage applying 怒找工作

“Rage applying”「怒找工作」或說「憤怒申請」,指的是在工作上累積了許多不開心與不滿憤而大量投遞履歷應徵許多工作

Insider一文中舉例一名在洛杉磯音樂產業工作的 Jordan Smith,由於升遷受阻,憤而一週內投遞5份工作並成功找到1份薪水更高的職位

乘著當前的憤怒與不開心,一鼓作氣一次投遞許多工作,也就有著動力在這段求職過程找到更好機會,甚至更敢要求更高的薪資待遇。但提醒,這種方式也可能並不適合每一個人。

104 nabi知識長今年初也透過影片解釋Rage Applying這個職場趨勢,這樣帶著怒意的找工作竟然能得到更高的薪資報酬?其中的關鍵因素是?

趨勢 3:Quiet hiring 安靜招募

裁員潮、對經濟發展不確定性而減少對外招募,“Quiet hiring”「安靜招募」或稱「安靜招聘」指的是運用內部員工來找到合適人才,而非透過對外招募增加員工。它也被高德納顧問公司(Gartner)列為2023年值得關注的9個職場趨勢之一。

透過公司內部發展,提供員工專業技能提升的機會,而員工多數也樂見擁有橫向發展、提高或增加技能的可能,亦滿足公司組織的需求。

進一步,公司未來向外開缺時,這一類內部成長的機會也是許多求職者衡量公司、該職位好壞的因素之一,能了解職缺是否有流動性、發展性。

延伸閱讀:你目前工作是前途無量還是無亮?6招一秒判斷職位是否已到頂

趨勢 4:Resenteeism, Loud quitting, and Grumpy Stayers 職場恨、大聲辭職、暴躁留下的人

“Resenteeism”「職場恨」可能是在大型科技公司裁員潮中孕育而出的職場趨勢。因為沒有過多選擇,即使心中的不愉快不斷累積增長,仍持續留在當前不滿意的工作環境中

104 nabi知識長進一步說明「職場恨」這個現象,雖然會對組織產生負面影響,卻也有它可取之處?

而“Loud quitting”「大聲離職」及“Grumpy Stayers”「暴躁留下的人」也是相類似對工作不滿的職場趨勢。

蓋洛普2023年全球工作場所狀況報告指出,有著五分之一的員工對工作「大聲離職」。相較於「安靜離職」是採取不再投入的離開,「大聲離職」的工作者是主動積極的脫離這份工作。不僅離開該工作,更是毫不諱言的把工作不滿表現出來。

趨勢 5:Bare minimum Monday 極簡化、最低限度的星期一

“Bare minimum Monday”「極簡化或最低限度的星期一」這個詞是由一位 TikToker 抖音網紅Marisa Jo所發散。指的是在「星期一」這一週的開始輕鬆投入、不做過多的事,用以抵擋星期日對星期一開始又得全速工作的恐懼與壓力。

在她的影片中,星期一早上先寫寫日記、保養護膚、做些有趣的事情可以讓自己快樂,而中午過後再開始專注進行工作上的處理、排程與會議。

「這樣消除壓力讓自己享受每一天,也更能做些事務了。」

Marisa Jo

來看104 nabi知識長對 Bare Minimum Monday的分享:

趨勢 6:Chaotic working 渾沌工作(搗亂式辦公)

“Chaotic working”「渾沌工作」或「搗亂式辦公」,指涉工作者利用自己的工作或職位,來幫助客戶或顧客,甚至給予對方好處。

這種行為通常違反了工作規則,例如直接為顧客提供員工折扣、不斷的免費幫餐點升級(薯條加大加到爆)⋯。不僅是基層員工會做出此類行為,亦有管理階層不問理由一律核准所有大大小小請假申請、幫底下員工加薪⋯。而工作者也沒在擔心會因此產生後果因為早已對工作、工作環境或雇主產生厭倦

然而,還是得提醒工作者必須了解這種行爲可能危害自己的工作,也可能帶來不好的影響。

延伸閱讀:工作好累、缺乏成就感、放飛KPI… 你是不是得了一種叫「職業倦怠」的病?

趨勢 7:Malicious compliance 惡意配合

主管寄通知宣布下周開始不准在上班時使用手機,身為員工的我就乾脆把手機放家裡不帶了。

但公司內網需要手機上的軟體認證登入怎麼辦?不能上班怎麼辦?是上面要我們不准上班用手機,我也沒辦法啊!

“Malicious compliance”「惡意配合」指的是員工面對組織、上司或主管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或命令仍乖乖嚴格的遵守並奉命行事但這樣遵守卻可以導致公司組織產生負面效果及影響

企業組織多會要求員工遵守規則、合乎規定行事,然而並非所有規則都是正確的。當一個規定不合理、有缺陷時,員工或許也知道命令的不合理,仍遵照規定進行或故意利用這個缺陷使組織產生不良結果。而員工倒也不用承擔後果,畢竟沒有打破任何規定,反倒是「嚴格遵守」組織命令。

組織發生「惡意配合」現象可能有3個原因:

  1. 領導者堅定的認為他們採取的是正確且能解決問題的方式。
  2. 領導者發布規定或指揮命令時,通常是「要你這樣做」而缺乏同理心。
  3. 進一步,領導著也不願意與員工以合理方式探討問題所在。

來看104 nabi知識長對Malicious compliance的分享:

趨勢 8:Shift shock 轉變衝擊(轉職衝擊)

你是否曾以興奮心情期待著新工作的開始卻發現事實並不如自己最初所想像的

美國求職平台「The Muse」2022年做的一份調查,約2500名受訪者中有72%有著相同經歷。「The Muse」創辦人兼執行長 Kathryn Minshew將這種現象稱為「轉變衝擊」或「轉職衝擊」(Shift Shock),過去也有同義詞如「新入職懊悔」(new-hires' remorse)。

其實這現象時有所聞也非新穎之詞,但今日工作者遇到這種情形時,更是傾向辭職、離開這份工作。

過去可能時常聽聞職場前輩提醒如果一份工作待不滿2年,會對履歷產生負面影響。但這個觀念或許正在轉變,Minshew說明同份報告中有80%受訪者表示,若新工作並不如預期,那在6個月內離職是能接受的。

延伸閱讀:「3年不辭職」的職場定律現在還適用嗎?一直換工作一定不好嗎?

趨勢 9:Boomerang employees 迴力鏢員工(回鍋員工)

前面提及大型裁員潮、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怒找工作(Rage applying)等狀況,工作者不論是被動、主動離開現有工作崗位,過一段時間後部分工作者又再度回到原本熟悉的位置、熟悉的辦公室。而這些工作者就被稱之為「迴力鏢員工」或稱「回鍋員工」(Boomerang employees),雖然這個現象也不是今年才有,但2023年裁員潮後即有著加速發展。

一名科技業職涯教練Kyle Elliott告訴Insider,在大辭職潮、裁員潮等情形發生時,這些員工的存在價值與影響受到認可,當取代他的競爭對手工作一段時間後被裁員,他們便又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

延伸閱讀:歐美迎「大回鍋潮」!面對離職員工的回鍋探詢,主管該留意的3件事

員工回鍋
員工回鍋不是今年才有,但2023年裁員潮後有著加速發展

趨勢 10:Career cushioning 職涯緩衝(職涯軟墊)

提前做好準備,面對未來所有任何事情時都能有緩衝

“Career cushioning”「職涯緩衝」或「職涯軟墊」,指的是從事當前工作的同時也做足許多準備,例如培養「個人技能」或建立更多「人際關係」,讓自己面對未來不確定性、突如其來的裁員、意外發生時有所緩衝,讓自己還有選擇餘地。

這個詞在2022年裁員潮、高通膨及經濟衰退預期心理中開始成為趨勢,那麼可以如何採取行動,讓自己在未知的風險下有著充足準備?

「職涯軟墊」的3大考量:擔心突然丟工作?準備「職涯軟墊」(Career Cushioning)成新職場趨勢

趨勢 11:Lazy girl jobs 懶女孩工作

今年5月一名TikToker抖音網紅Gabrielle Judge上傳一部影片建議女生們可以去應徵壓力不大但薪水優渥的工作,也就是找「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使“Lazy girl jobs”「懶女孩工作」這個詞成為當下熱議的選擇偏好。

她認為人們都應該了解自己的時間寶貴應當專注於符合個人的優先事項而不是工作與公司。影片中她說明「懶女孩工作」大多較為彈性、可以遠端工作(WFH)、不屬於技術性的職位,譬如客戶經理(Account Manager, AM)、客戶成功經理(Customer Success Manager, CSM)等工作,如此達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但這樣真的能高枕無憂嗎?

專家們提醒這樣可能讓妳的工作陷入危險。職涯專家同時也是求職平台Ladders創辦人的Marc Cenedella即表示,當經濟發展艱困之時,從事所謂「懶女孩工作」將會是最先被裁員解僱的人。此外,過於輕鬆安逸也可能阻礙未來職涯發展。

延伸閱讀:世界經濟論壇預測 2028 年前被 AI 取代的 10 種職業,七成由女性擔任

趨勢 12:Loud laborers 大聲勞動者

或許你我皆不曾聽過“Loud laborers”「大聲勞動者」這個詞語,但相信你身邊一定有位同事就是這樣的人。

大聲勞動者」(Loud laborers)指的是他們總是花很多時間談論他的工作,而非實際做事。可能向長官或對外炫耀自己的「豐功偉業」,但實際上他們工作起來卻很慢。

這類同事的動機可能是尋求外部獎勵與認可,並非工作本身的內在滿足。透過自我推銷,讓自己可以被看見,進而獲得自己想要的。

然而,這種狀況就容易對其他工作者、辦公室士氣產生負面影響,營造出競爭氛圍而非團隊合作。

延伸閱讀:同事不做事卻頻頻邀功,好氣?職場上容不下你的「溫良恭儉讓」


更多【職場趨勢】推薦閱讀,都在《104職場力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

職場專業情報第一選擇:履歷範本、自傳範例、求職面試、職場溝通、經營管理、工作心法、職涯規劃、中年失業、就業機會等。不只幫你找工作、找方向,更要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新鮮人、上班族、二度就業必看!